利用农作物残根物设置的沙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22496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利用农作物残根物设置的沙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农作物残根物设置的沙障,该沙障为格式或行式沙障,高度为10-15cm;农作物残根长度为15-25cm。本实用新型采用农作物残根物设置成的沙障是对农业种植废弃物的再利用,且植物残根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会变成有机质和腐殖质,能有效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化过程。因此,更加环保,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采用农作物残根物可就地取材,减少了运输成本;操作方法简单,设置简便,用材广泛,成本低廉,效果明显;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设立的沙障,可有效减少风沙危害。
【专利说明】利用农作物残根物设置的沙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沙治沙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农作物残根物设置的沙障。

【背景技术】
[0002]20世纪初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和区域环境恶化的背景下,人口压力的增大诱发了人们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原始植被的砍伐、开垦、放牧以及采挖,这些不合理的利用是沙漠化土地不断扩张,已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以及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治理风沙,减少或防止风沙对人类的影响,是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关心和关注的领域。而机械沙障是目前应用较普遍的一种治沙方式。沙障,又称机械沙障、风障,是用柴草、秸杆、粘土、树枝、板条、卵石等物料在沙面上做成的障蔽物,是消减风速、固定沙表的有效的工程固沙措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用于制作沙障的新型材料,如土工布,聚丙烯薄板,化学纤维,塑料等,这些材料造价低、设置简单、施工方便、可重复使用,但是由于这些材料本身的不可降解性造成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困扰着这些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与应用。与此同时,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作物秸杆通常是通过焚烧处理,在秸杆燃烧过程中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同时影响交通及百姓生活,已成为一大公害。因此,利用绿洲农作物残根物设置沙障不仅是对农业种植废弃物的再利用,而且能有效遏制绿洲边缘风沙危害,减少沙土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利用农作物残根物设置的沙障,材料来源广,实施方便。
[0004]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农作物残根物设置的沙障,该沙障为格式或行式沙障,高度为10-15cm ;农作物残根长度为15-25cm。
[0005]进一步地,格式沙障的尺寸为I X 1-1.5m。
[0006]进一步地,行式沙障的间隔尺寸为1-1.5m。
[0007]进一步地,该农作物残根为自带土壤球的根系。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采用农作物残根物设置成的沙障是对农业种植废弃物的再利用,且植物残根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会变成有机质和腐殖质,能有效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化过程。因此,更加环保,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采用农作物残根物可就地取材,减少了运输成本;操作方法简单,设置简便,用材广泛,成本低廉,效果明显;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法设立的沙障,可有效减少风沙危害。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实用新型沙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实用新型沙障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12]实施例1
[0013]如图1所示的一种利用农作物残根物设置的沙障,选取长度为15-25的自带土壤球的葵花残根物,备用;在常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向的主害风的待防护沙丘或沙地沙障1,将自带土壤球的根系发达和木质化程度较高的农作物残根倒立设置成IXlm的格式沙障2,沙障的高度为10-15cm。
[0014]实施例2
[0015]如图2所示的一种利用农作物残根物设置的沙障,选取长度为15-25cm的自带土壤球的玉米残根物,备用;在常年只有一个方向的主害风的待防护沙丘或沙地1,直接将自带土壤球的根系发达和木质化程度较高的农作物残根倒立设置成间隔Im的行式沙障3,沙障的高度为10-15cm。
[0016]上述的自带土壤球的根系发达和木质化程度较高的农作物残根为玉米残根物或葵花残根物。
[001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农作物残根物设置的沙障,其特征在于:该沙障为格式或行式沙障,高度为10_15cm ;农作物残根长度为15_25c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沙障,其特征在于:格式沙障的尺寸为1X1-1.5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沙障,其特征在于:行式沙障的间隔尺寸为1-1.5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沙障,其特征在于:该农作物残根为自带土壤球的根系。
【文档编号】E02D3/00GK204185840SQ201420635039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唐进年, 徐先英, 金红喜, 汪媛艳, 王开国, 卢小妹 申请人: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