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除尘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76897阅读:4806来源:国知局
隧道除尘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除尘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雾霾”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对环境粉尘对生活的影响有了深刻的认知,特别是身处一线城市的民众。因此,如何控制施工点的粉尘的扩散也成为人们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特别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地点往往会产生较多粉尘,粉尘从隧道入口和出口外溢,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也会危害人体的健康。现有技术中并未有合理的除尘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粉尘从隧道入口和出口外溢的问题,提供一种合理的隧道除尘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隧道除尘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在隧道中的一个或多个粉尘释放源处分别设置一喷雾式除尘机,喷雾式除尘机在粉尘释放源进行喷雾;

在隧道中,每隔预定距离设置一组除尘设备,除尘设备包含一静电除尘装置和一抽风装置,抽风装置将空气抽送到静电除尘装置以过滤空气;

在隧道的入口及出口处分别设置一水帘式喷雾器,水帘式喷雾器形成雾帘遮挡住入口和出口。

优选地,预定距离为100米-200米。

优选地,预定距离为150米。

优选地,除尘设备为除尘射流风机,除尘射流风机包含:抽风筒,抽风筒用于将空气从前方向后方抽送;静电除尘单元,静电除尘单元连接于抽风筒的后方,静电除尘单元的后部设有出风口;和底座,抽风筒和静电除尘单元安放于底座的上方。

优选地,粉尘释放源为隧道内连续的一片区域,喷雾式除尘机为一水帘喷雾装置,水帘喷雾装置能够在一片区域内来回移动并且能够形成一片或多片雾帘。

优选地,水帘喷雾装置包含:

支撑架,支撑架包含一个上层支架和两个侧支架,两个侧支架分别连接于上层支架的两端并且用于支撑上层支架;

主机,主机设于侧支架的一侧;

多个雾化喷头,多个雾化喷头设置于支撑架;和

两个底座,两个底座分别与两个侧支架连接,两个主机分别设置于两个底座上,每个底座的下方均设置有滚轮;

其中,支撑架的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多个管道,主机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头连通。

优选地,粉尘释放源为隧道内的点状区域,喷雾式除尘机为雾炮机。

优选地,水帘式喷雾器包含:

支撑架,支撑架包含一个上层支架和两个侧支架,两个侧支架分别连接于上层支架的两端并且用于支撑上层支架;

主机,主机设于侧支架的一侧;和

多个雾化喷头,多个雾化喷头设置于支撑架;

其中,支撑架的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多个管道,主机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头连通。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合理安排除尘装置,使得不同的除尘装置放置在粉尘扩散的不同区域,从而有效地防止隧道内的粉尘外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水帘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除尘射流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隧道除尘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00:在隧道中的一个或多个粉尘释放源处分别设置一喷雾式除尘机,喷雾式除尘机在粉尘源进行喷雾。

喷雾式除尘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现有的任意喷雾设备。

在粉尘释放源为隧道内连续的一片区域的情况下,比如,隧道的施工距离较长且连续,那么在隧道中的连续的一片区域都会持续释放粉尘,这时,喷雾式除尘机优选为一水帘喷雾装置10,水帘喷雾装置10能够在一片区域内来回移动并且能够形成一片或多片雾帘。

如图2所示,水帘喷雾装置10包含:

支撑架11,支撑架11包含一个上层支架12和两个侧支架13,两个侧支架13分别连接于上层支架12的两端并且用于支撑上层支架12;

主机14,主机14设于侧支架13的一侧;

多个雾化喷头15,多个雾化喷头15设置于支撑架11;和

两个底座16,两个底座16分别与两个侧支架13连接,两个主机14分别设置于两个底座16上,每个底座16的下方均设置有滚轮17;

其中,支撑架11的内部设有相互连通的多个管道,主机14通过管道与雾化喷头15连通。

主机14用于将水泵送入多个雾化喷头15。

上层支架12可以由并列的多根长杆组成,每根长杆上设置多个雾化喷头15,这样,水帘喷雾装置10即可形成多个雾帘。

施工时,水帘喷雾装置10通过滚轮17在连续的一片区域内来回移动以阻止粉尘扩散。

在粉尘释放源为隧道内的点状区域的情况下,比如,隧道中的施工地点只在隧道的某个或某些具体位置,产生粉尘的地点是不连续的,这时,喷雾式除尘机优选为雾炮机,该雾炮机可以采用市售的雾炮机。雾炮机对准粉尘释放源喷雾。

步骤200:在隧道中,每隔预定距离设置一组除尘设备,除尘设备包含一静电除尘装置和一抽风装置,抽风装置将空气抽送到静电除尘装置以过滤空气。

间隔预定距离设置这样的一组除尘设备可以在净化隧道内部作业环境的同时,为隧道施工作业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

预定距离优选为100米-200米,更优选为150米。150米的预定距离是根据测定选取的最佳间隔距离,以这个间隔设置除尘设备,粉尘净化率较佳。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除尘设备为除尘射流风机20,除尘射流风机20包含:抽风筒21,抽风筒21用于将空气从前方向后方抽送;静电除尘单元22,静电除尘单元22连接于抽风筒21的后方,静电除尘单元22的后部设有出风口;和底座23,抽风筒21和静电除尘单元22安放于底座23的上方。

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市售的具有静电除尘功能的静电除尘装置和具有抽气功能的抽风装置组合起来作为除尘设备。

步骤300:在隧道的入口及出口处分别设置一水帘喷雾装置10,水帘喷雾装置10形成雾帘遮挡住入口和出口。该水帘喷雾装置10也可以不移动,因此可以不必设置底座16和滚轮17。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任意可形成雾帘的替代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均采用喷雾设备进行除尘,这样不但除尘效果较好,并且节省了水资源,非常环保。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100、步骤200和步骤300的先后顺序可以任意调换,步骤100、步骤200和步骤300的序号仅是标注,并不限定它们的先后顺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作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