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井开式伴热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2643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井开式伴热循环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凝油、稠油油藏抽油机井、电泵井连续隔热管开式伴热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高凝油、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需要井下伴热开采,就是利用热水井下循环伴热开采原油。现有技术中井下掺水伴热为双重套管独立闭式循环,未能与井下产出液混合到一起进入地面回油集输系统。主要是因为井下多重管柱无法进行定向穿越管壁且不倒流,致使该生产工艺地面设备多样繁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同时也制约了目前油田节电发展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油井开式伴热循环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井开式伴热循环系统,包括循环伴热开采系统和回油集输系统,循环伴热开采系统与回油集输系统两端并连,循环伴热开采系统包括隔热管道、分水器和油水混合液出口,分水器与隔热管道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隔热管道为隔热内套管或者隔热空心杆;

其中,隔热内套管为空心杆内放置带有隔热层的内管,

隔热空心杆为外表面带有隔热层且内部为空心的长管。

所述分水器为单向密封结构,由壳体、外套筒、分水短接和自动复位压环组成;其中,壳体与外套筒并接,之间形成环形空间,

分水短接设置在壳体内通过自动复位压环与壳体外相通,分水短接上设有若干个分水口,外套筒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口。

所述回油集输系统依次由掺水加热炉、掺水罐、三相分离器、外输罐和外输加热炉连接组成,

其中,隔热管道与掺水加热炉通过增压泵连接,油水混合液出口与三相分离器直接连接。

所述加热炉与掺水罐之间设有掺水泵,外输罐与外输加热炉之间设有外输泵。

所述掺水加热炉和外输加热炉内部均为盘管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油井开式伴热循环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高凝油、稠油油藏掺水伴热开采生产工艺中去,可节约大量目前电伴热开采成本。该系统可以实现循环热水在井下与地层产出液混合在一起,被一同举升到地面进入集输系统,然后再次脱水并加热(70-95℃)循环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示意图;

图2为分水器结构示意图;

1、增压泵; 2、隔热管道;3、分水器;4、加热炉;5、掺水罐;6、三相分离器;7、外输罐;8、外输加热炉;9、掺水泵;10、外输泵;11、油水混合液出口;31、壳体;32、外套筒;33、分水短接;34、自动复位压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

一种油井开式伴热循环系统,包括循环伴热开采系统和回油集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伴热开采系统与回油集输系统两端并连,循环伴热开采系统包括隔热管道2、分水器3和油水混合液出口11,分水器3与隔热管道2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隔热管道2为隔热内套管或者隔热空心杆;

其中,隔热内套管为空心杆内放置带有隔热层的内管,

隔热空心杆为外表面带有隔热层且内部为空心的长管。

所述分水器3为单向密封结构,由壳体31、外套筒32、分水短接33和自动复位压环34组成;其中,壳体31与外套筒32并接,之间形成环形空间,

分水短接33设置在壳体31内通过自动复位压环34与壳体31外相通,分水短接33上设有若干个分水口,外套筒32上设有若干个出水口。

所述回油集输系统依次由掺水加热炉4、掺水罐5、三相分离器6、外输罐7和外输加热炉8连接组成,

其中,隔热管道2与掺水加热炉4通过增压泵1连接,油水混合液出口11与三相分离器6直接连接。

加热炉4与掺水罐5之间设有掺水泵9,外输罐7与外输加热炉8之间设有外输泵10。

所述掺水加热炉和外输加热炉内部均为盘管结构。

油井开式伴热循环系统运行方法,先将低压掺水经加热炉4加热至75-85度,通过增压泵1打入隔热管道2,通过井下分水器3传送到油管内,水油混合后通过隔热管道2两侧的油水通道进入油水混合液出口11,进入三相分离器6,经三相分离器6将水油进行分离,水相形成低压水进入掺水罐5,经掺水泵9增压后进入掺水加热炉4盘管加热,形成水循环,油相进入外输罐7中,其中的气相部分从外输罐7上端气口排放至气体回收装置,油相通过外输泵10打入外输加热炉8,再经加热(因为是高凝油、稠油凝固点高50℃左右,必须加热才能流动,否则原油就会凝固无法输送)处理,再输送至集输联合站储油大罐装置。

所述隔热管道2为隔热内套管或者隔热空心杆;

其中,隔热内套管为空心杆内放置带有隔热层的内管,热水经隔热内套管进入井下后,(内管与空心杆环形空间的存水不流动)经分水器进入油管实现井下原油开式混合伴热;

隔热空心杆为外表面带有隔热层且内部为空心的长管,热水经隔热空心杆进入井下时,直接通过分水器进入油管;对井下原油进行开式混合伴热。

其中采用的隔热内套管为:外径25mm,内径19mm,外壁有隔热层的内管;放入外径42mm,内径31mm的空心杆内;热水经隔热内管进入井下,通过分水器的单向密封作用进入油管,实现井下原油伴热;

隔热空心杆:外径36mm,内径26mm;外表面有隔热层;内部不需要放入内套管;热水经隔热空心杆进入井下,通过分水器的单向密封作用进入油管;对井下原油进行开式混合伴热。

分水器工作原理:分水器实际上起到单流阀的作用。它由壳体31、外套筒32、分水短接33、自动复位压环34组成。使用中,将分水器通过螺纹连接到隔热管上,隔热管内的热水通过分水器的入水口进入分水短接33内,通过分水短接33内的环形空间进入各个分水口(以22.5度角交错排列上下两排8个φ5圆孔),在热水压力的作用下将自动复位压环34顶开进入外套筒32与壳体31环形空间内,通过外套筒32出水口(8个φ10圆孔)进入空心杆与油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并与产出液一起进入回油系统中去。当热水突然停止供应时自动复位压环34在重力及系统回压作用下回落到分水短接33上的密封沟槽上,由自动复位压环34下端楔面形成密封,实现空杆热水穿越管壁单向密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