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险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4474阅读:11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险杆,属于矿山机械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矿道爆破后,工作人员需要手持几十公斤重的铅杆戳动墙壁,松动的石块在戳动下下落,从而排除矿石下落的危险。此种排险方式的缺陷在于:(1)人员劳动强度大,戳动几分钟后即需要休息,效率低下;(2)铅杆较重,戳动方向难以把握,戳动点不准确,排险效果差;(3)受重量的影响,铅杆长度有限,矿石掉落位置距离工作人员较近,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排险杆,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降低排险的劳动强度;(2)提高排险效率;(3)提高排险的准确性和排险效果;(4)提高排险工作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排险杆,包括管体和安装于管体上端的气动震动铲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气动震动铲头相连接、用于控制气动震动铲头的阀门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气管;

所述气动震动铲头具有气源输入口;

所述阀门开关安装于管体内腔的中部,所述阀门开关具有位于阀门开关顶部的输出口和位于阀门开关底部的输入口,所述阀门开关还具有露出于管体外侧的按钮;

所述阀门开关与管体的内壁相配合以将管体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位于气动震动铲头与阀门开关之间的管体内腔为通气腔;

所述气动震动铲头的气源输入口与通气腔相连通以实现与阀门开关输出口之间的连通;

所述管体上还设置有气源接口;

所述气管设置于管体的内腔中、一端与阀门开关的输入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气源接口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下端还连接有加长杆。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使用气动震动铲头戳动墙壁,无需人工持较重的工具往复戳动,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排险效率;(2)气动震动铲头在压缩气源的驱动下即可产生较为理想的戳动力,排险杆在保证基本刚性和强度的前提下无需具有较大的重量和惯性,故而排险杆重量较传统的排险铅杆较轻,一方面能够保证戳动目标点的准确性,提升了排险效果,另一方面进一步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排险效率;(3)操作人员可通过阀门开关控制气动震动铲头的开关,操作方便;(4)管体下端根据需要还可以连接有加长杆,能够适应不同高度的矿道的排险,并且可保证矿石掉落的地点远离工作人员,具有安全性高、灵活性强和适用性广的优点;(5)本实用新型使用阀门开关将管体内腔分为上下两部分,并利用上半部分作为连通阀门开关与气动震动铲头的通气腔,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排险杆,包括钢制的管体1、气动震动铲头2、阀门开关4和气管5;

所述气动震动铲头2安装于管体1的上端,所述气动震动铲头2具有气源输入口;

所述阀门开关4安装于管体1内腔的中部,所述阀门开关4具有位于阀门开关4顶部的输出口和位于阀门开关4底部的输入口,所述阀门开关4还具有露出于管体1外侧的按钮;

所述阀门开关4与管体1的内壁相配合以将管体1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位于气动震动铲头2与阀门开关4之间的管体1内腔部分为通气腔3;

所述气动震动铲头2的气源输入口与通气腔3相连通以实现与阀门开关4输出口之间的连通;同时,阀门开关4与管体1的内壁相配合处设有密封装置,气动震动铲头2与管体1相连接处亦设有密封装置,保证通气腔3的密封性;

所述管体1上还设置有气源接口6,所述气源接口6位于阀门开关4下方;

所述气管5设置于管体1下半部分的内腔中、一端与阀门开关4的输入口相连接、另一端与气源接口6相连接。

排险时,先将压缩空气通过气源接口6接到排险杆上,然后工作人员手持排险杆,使气动震动铲头2前端与待排险的墙壁部分相接触,然后按下阀门开关4的按钮,压缩空气沿气管5和通气腔3进入气动震动铲头2、驱动气动震动铲头2震动,墙壁上的矿石若有松动即会在气动震动铲头2的震动下掉落,松开按钮气动震动铲头2即停止震动。

对于一些位置较高的排险位置,可以在管体1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方式或卡扣方式连接加长杆7,扩大排险杆的排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