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超压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1715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油田井口的井口超压保护器。



背景技术:

油田井口在生产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压裂作业时,压裂泵通过井口会向井内压入大量的压裂液,增大地层缝隙来增加产量。为防止井口内压力突然增加,井口承受不了。当井口达到危险压力时,都是采用人工进行放喷作业。增加了工人劳动强度,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工定期检测的麻烦、工作量大的弊端,提供一种能够合理控制井口压力、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井口超压保护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井口超压保护器,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三通结构的阀体竖直安装在井口上,阀体上设有阀杆通道、泄压通道和井口通道,带手轮的阀杆竖直向下插入阀杆通道内且阀杆的下部嵌置有竖直设置的阀针,阀针的正下方设有与其相配合并位于井口通道上部的阀座,所述的阀针上套置有蝶形弹簧,旋转手轮转动阀杆,使碟形弹簧向下移动压紧阀针,从而使阀针向下移动与阀座产生密封,当井内压力超出设定的安全压力时,则井内压力会顶开阀针通过泄压通道进行泄压。

所述阀针的顶部和阀座的上部皆设有弹性部件使得阀针在阀杆的作用下能够向下运动嵌入阀座的上部。

所述阀座的上沿不高于泄压通道的水平下沿。

所述的阀座通过螺纹固定在井口通道的上部。

所述阀针的上部固定嵌置在阀杆的嵌置槽内、或者阀针的上部活动嵌置在阀杆的嵌置槽内。

所述的阀杆下部外壁与阀杆通道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阀杆通道的顶部设有限制阀杆的阀盖,阀盖的内壁与阀杆通道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阀杆通道的上部与阀杆之间设有限位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井口超压保护器通过旋转手轮转动阀杆,使碟形弹簧向下移动压紧阀针,从而使阀针向下移动与阀座产生密封,当井内压力超出设定的安全压力时,则井内压力会顶开阀针通过泄压通道进行泄压;该保护器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操作简单,能够合理地控制井口压力,达到了保护井口目的的同时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增加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井口超压保护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阀体;2—阀杆通道;3—泄压通道;4—井口通道;5—手轮;6—阀杆;7—阀针;8—阀座;9—碟形弹簧;10—阀盖;11—限位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井口超压保护器,包括阀体1,三通结构的阀体1竖直安装在井口上,阀体1上设有阀杆通道2、泄压通道3和井口通道4,带手轮5的阀杆6竖直向下插入阀杆通道2内且阀杆6的下部嵌置有竖直设置的阀针7,阀针7的上部固定嵌置在阀杆6的嵌置槽内、或者阀针7的上部活动嵌置在阀杆6的嵌置槽内,阀针7的正下方设有与其相配合并位于井口通道4上部的阀座8,阀座8通过螺纹固定在井口通道4的上部且阀座8的上沿不高于泄压通道3的水平下沿,阀针7的顶部和阀座8的上部皆设有弹性部件使得阀针7在阀杆6的作用下能够向下运动嵌入阀座8的上部,在阀针7上套置有蝶形弹簧9,旋转手轮5转动阀杆6,使碟形弹簧9向下移动压紧阀针7,从而使阀针7向下移动与阀座8产生密封,当井内压力超出设定的安全压力时,则井内压力会顶开阀针7通过泄压通道3进行泄压。

在上述的井口超压保护器中,阀杆6下部外壁与阀杆通道2的内壁通过螺纹连接;在阀杆通道2的顶部设有限制阀杆6的阀盖10,阀盖10的内壁与阀杆通道2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且阀杆通道2的上部与阀杆6之间设有限位密封件11。

本实用新型的井口超压保护器使用时,通过旋转手轮5来调节阀杆6,使用一定的力让碟形弹簧9压紧阀针7,使得阀针7密封阀座8;当井口的压力大于预定的合理压力时,阀针7上移使得泄压通道3被打开进行泄压,从而使得井口压力减小。

本实用新型的井口超压保护器通过旋转手轮5转动阀杆6,使碟形弹簧9向下移动压紧阀针7,从而使阀针7向下移动与阀座8产生密封,当井内压力超出设定的安全压力时,则井内压力会顶开阀针7通过泄压通道3进行泄压,从而有效地保护井口;该保护器结构紧凑,安装方便且操作简单,能够合理地控制井口压力,达到了保护井口目的的同时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有效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并增加了经济效益。

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