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内断脱抽油杆的起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6710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油管内断脱抽油杆的起卸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油井作业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油管内断脱抽油杆的起卸连接器。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油田在油井作业施工过程中,油杆断脱在管内,起油管卸开时由于断脱的抽油杆在油管内,受井架高度限制(常规井架高度18米)不能顺利起出断脱部位的油管和抽油杆。

以往在常规作业施工过程中,抽油杆断脱后,由于断脱的抽油杆在油管内无法起出油管。现场没有专用起卸工具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处理:

①抽油杆直径较小时,用棕绳拉抽油杆、用油管和大钩的重量压抽油杆,使抽油杆被压弯,把抽油杆从油管内抽出后卡上抽油杆卡子或用抽油杆吊卡起出抽油杆。

②当抽油杆直径大时,锯断抽油杆,再把抽油杆从油管内拉出,然后卡上抽油杆卡子起出抽油杆。

该该两种方法在现场操作应用中存在以下不足:

1、操作危险安全隐患大,易发生安全事故。2、起出的抽油杆无法再次使用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3、操作费力且操作不便,员工劳动强度大。4、劳动率低下,影响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管内断脱抽油杆的起卸连接器,操作便捷,工作安全可靠,消除了油管内断脱抽油杆起卸的安全隐患,降低劳动强度,同时避免起出的抽油杆报废。

本发明提供的油管内断脱抽油杆的起卸连接器,包括:设在本体上端的第一连接装置、以及设在所述本体下端的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油管,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用于在油管下放时,自动连接抽油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为孔径可调节的第一连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内壁设有用于抱紧油管的第一卡牙。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与本体连接的第二连接管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壁的自动抱紧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抱紧装置包括多个绕所述第二连接管轴心均匀布置的抱紧件;每个所述抱紧件包括:沿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壁的滑道、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上的滑块、以及与所述滑块连接的复位件,所述滑道从上到下向轴心靠近。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靠近轴心的一端设有用于抱紧抽油杆的第二卡牙。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复位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装置通过螺钉与所述本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起卸连接器整体为管状,包括沿轴心对称设置的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所述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通过法兰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油管内断脱抽油杆的起卸连接器,包括:设在本体上端的第一连接装置、以及设在所述本体下端的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油管,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用于在油管下放时,自动连接抽油杆。本发明提供的油管内断脱抽油杆的起卸连接器工作原理如下: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油管,将油管下放,第二连接装置自动抱紧脱断的抽油杆,上提油管,从而将抽油杆起出。

本发明提供的油管内断脱抽油杆的起卸连接器操作便捷,工作安全可靠、消除了油管内断脱抽油杆起卸的安全隐患,降低劳动强度,同时避免起出的抽油杆报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油管内断脱抽油杆的起卸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二半管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参照图1和图2,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油管内断脱抽油杆的起卸连接器,由轴对称设置的第一半管100和第二半管200组成,且第一半管100和第二半管200通过设置在半管外部的法兰4连接,在半管的上端和下端均设置有法兰4。上述第一半管100和第二半管200组成的起卸连接器包括:设在本体1上端的第一连接装置、以及设在所述本体1下端的第二连接装置,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油管,所述第二连接装置用于在油管下放时,自动连接抽油杆。

本实施例提供的油管内断脱抽油杆的起卸连接器工作原理如下:将油管插入第一连接管2内,锁紧第一半管100和第二半管200法兰4上的螺栓,从而缩小第一连接管2的孔径,将油管抱紧。将油管下放,第二连接装置将自动抱紧脱断的抽油杆,通过上提油管,从而将抽油杆起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为第一连接管2,其内壁设有用于抱紧油管的第一卡牙,从而增加第一连接管2内壁与油管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提升过程中油管与第一连接管2脱开。

为了在第一卡牙损坏后方便更换,第一连接管2与本体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管2套设在形成本体1的管体的内壁,并通过螺钉8与本体1连接。

具体的,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与本体1连接的第二连接管和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壁的自动抱紧装置。所述自动抱紧装置包括多个绕所述第二连接管轴心均匀布置的抱紧件;每个所述抱紧件包括:沿轴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内壁的滑道9、滑动设置在所述滑道9上的滑块3、以及与所述滑块3连接的复位件;所述滑道9从上到下向轴心倾斜靠近,所述复位件包括连接在滑块3上端的复位弹簧7和连接在滑块3下端的限位弹簧6,限位弹簧6的另一端抵靠在弹簧限位片5上。当本实施例提供的油管内断脱抽油杆的起卸连接器向下移动时,抽油杆向上顶起滑块3,同时滑块3沿滑道9远离轴心移动,从而增加多个滑块3形成的卡环的孔径,油管插入卡环中,并在复位件的作用下,滑块3抵靠在抽油杆上。当起卸连接器随油管向上提起时,滑块3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对第二连接管向下滑动,从而向轴心靠近,减小了卡环的孔径,提高了滑块3对抽油杆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了滑块3与抽油杆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将抽油杆提起。

同理,为了增加滑块3与抽油杆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滑块3靠近轴心的一端设有用于抱紧抽油杆的第二卡牙。

本实施了提供的油管内断脱抽油杆的起卸连接器操作便捷,工作安全可靠、消除了油管内断脱抽油杆起卸的安全隐患,降低劳动强度,同时避免起出的抽油杆报废。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