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封后可移动座封位置的封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128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油田油水井用封隔器,是一种验封后可移动座封位置的封隔器。



背景技术:

油水井老套管在进行增产措施、修井、完井等作业时,需要下入封隔器对一些层位进行分隔或封隔,有的油水井套管由于时间长有损伤、结垢、变形等问题,或作业工人操作不平稳,封隔器在下井过程中容易被损坏,或封隔器下到了套管有损伤、结垢、变形处,使下入的封隔器座封后与套管之间不密封,地面又无法验证所下入的封隔器是否密封,造成下完封隔器生产时达不到施工目的,还会造成误判,给油水井的开发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技术人员研制了自验土封封隔器,这种封隔器在下到设计位置后通过对封隔器正打压到预定压力,可以判定封隔器是否密封,但这种封隔器的胶筒压缩和锚定是同时进行的,通过试压即使发现此段套管不密封,不适合封隔器座封,但封隔器已经打开座封,发现试不住压后只能将封隔器从数千米的井下解封后提出换一套封隔器再下到井内的另一段套管处座封。这种方法需要起下多趟管柱,施工工序多,施工时间长,油水井的修井费用投入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一种验封后可移动座封位置的封隔器,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使其下井后因套管损坏造成封隔器不密封时,可以更换封隔器的座封位置,保证下入一趟管柱就能密封套管,减少施工时间,节省修井费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上接头、上芯管、上胶筒、验封套、密封圈、定压阀、下胶筒、上密封圈、下密封圈、验封剪钉、上活塞、下芯管、连接套、锁环压套、座封剪钉、锁环、下活塞、内密封圈、外密封圈、轴向挡圈、锥体、密封环、卡瓦、卡瓦托、解封剪钉,上接头的下部与上芯管的上部连接,上芯管的中上部有验封孔,上芯管的下部有上传压孔,上传压孔在上芯管的下部螺纹之上,验封套上有定压阀,在验封套的内壁上安装密封圈,密封圈处于定压阀之上,上密封圈安装在上活塞的上部内壁上,上胶筒、验封套、密封圈、下胶筒、上密封圈、上活塞依次套装在上芯管上,验封套覆盖所述的验封孔,密封圈处于验封孔之下,密封圈密封上芯管与验封套之间的间隙,上密封圈处于上传压孔之上,上密封圈密封上芯管与上活塞之间的间隙,下芯管的上部外壁上安装下密封圈,下芯管的上部与上芯管的下部连接,使上活塞的下部套装在下芯管的上部外,下密封圈密封下芯管与上活塞之间的间隙,下芯管的上端面与上活塞的内部之间形成上空腔,上传压孔将上芯管内部与上空腔联通,验封剪钉将上活塞连接在下芯管上,下活塞上有锁扣,在下活塞上安装锁环,锁环的内锁扣与所述的锁扣配合,使锁环在所述的锁扣上只能下行不能上行,锁环压套套装在下活塞上,锁环压套处于下活塞上部螺纹之下锁环之上,锁环压套由座封剪钉连接在下活塞上,连接套套装在下芯管的上部,连接套处于上活塞之下,下活塞的下部内壁安装内密封圈,下活塞的下部外壁安装外密封圈,下活塞套装在下芯管上,下活塞上部与连接套的下部连接,下芯管上有下传压孔,所述的下传压孔处于下活塞之下,在下芯管的凹槽里安装轴向挡圈,轴向挡圈处于下活塞之下,轴向挡圈使下活塞不下行,密封环安装在锥体的下部内壁上,锥体套装在下芯管、下活塞上,锥体的上部与锁环压套的下部连接,锁环坐在锥体的上部内台肩上,锥体的下部内台肩被轴向挡圈限位,使锥体不能上行,内密封圈密封下芯管与下活塞之间的间隙,外密封圈密封下活塞与锥体之间的间隙,密封环密封下芯管与锥体之间的间隙,下活塞的下端面与锥体的内部形成下空腔,下芯管与下空腔之间由下传压孔联通,卡瓦托套装在下芯管上,在锥体与卡瓦托之间安装卡瓦,卡瓦托由解封剪钉连接在下芯管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注入14MPa时,封隔器可以验封,如压力稳定,说明胶筒与套管密封,再升压至18MPa,卡瓦锚定在套管上,实现座封,如注入14MPa时压力不稳定,说明此处套管没有被封住,需要更换座封位置,此时座封机构没有工作,卡瓦没有锚定在套管上,可将其移动到套管内壁较好的位置座封,因此,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以更换封隔器的座封位置,保证下入一趟管柱就能密封套管,减少施工时间,节省修井费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半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上接头1、上芯管2、上胶筒3、验封套5、密封圈7、定压阀8、下胶筒9、上密封圈10、下密封圈13、验封剪钉14、上活塞15、下芯管16、连接套17、锁环压套18、座封剪钉19、锁环20、下活塞22、内密封圈23、外密封圈24、轴向挡圈27、锥体28、密封环29、卡瓦30、卡瓦托31、解封剪钉32,上接头1的下部与上芯管2的上部连接,上芯管2的中上部有验封孔6,上芯管2的下部有上传压孔11,上传压孔11在上芯管2的下部螺纹之上,验封套5上有定压阀8,在验封套5的内壁上安装密封圈7,密封圈7处于定压阀8之上,上密封圈10安装在上活塞15的上部内壁上,上胶筒3、验封套5、密封圈7、下胶筒9、上密封圈10、上活塞15依次套装在上芯管2上,验封套5覆盖所述的验封孔6,密封圈7处于验封孔6之下,密封圈7密封上芯管2与验封套5之间的间隙,上密封圈10处于上传压孔11之上,上密封圈10密封上芯管2与上活塞15之间的间隙,下芯管16的上部外壁上安装下密封圈13,下芯管16的上部与上芯管2的下部连接,使上活塞15的下部套装在下芯管16的上部外,下密封圈13密封下芯管16与上活塞15之间的间隙,下芯管16的上端面与上活塞15的内部之间形成上空腔12,上传压孔11将上芯管2内部与上空腔12联通,验封剪钉14将上活塞15连接在下芯管16上,下活塞22上有锁扣21,在下活塞22上安装锁环20,锁环20的内锁扣与所述的锁扣21配合,使锁环20在所述的锁扣21上只能下行不能上行,锁环压套18套装在下活塞22上,锁环压套18处于下活塞22上部螺纹之下锁环20之上,锁环压套18由座封剪钉19连接在下活塞22上,连接套17套装在下芯管16的上部,连接套17处于上活塞15之下,下活塞22的下部内壁安装内密封圈23,下活塞22的下部外壁安装外密封圈24,下活塞22套装在下芯管16上,下活塞22上部与连接套17的下部连接,下芯管16上有下传压孔25,所述的下传压孔25处于下活塞22之下,在下芯管16的凹槽里安装轴向挡圈27(轴向挡圈27为开口的有弹性的零件),轴向挡圈27处于下活塞22之下,轴向挡圈27使下活塞22不下行,密封环29安装在锥体28的下部内壁上,锥体28套装在下芯管16、下活塞22上,锥体28的上部与锁环压套18的下部连接,锁环20坐在锥体28的上部内台肩上,锥体28的下部内台肩被轴向挡圈27限位,使锥体28不能上行,内密封圈23密封下芯管16与下活塞22之间的间隙,外密封圈24密封下活塞22与锥体28之间的间隙,密封环29密封下芯管16与锥体28之间的间隙,下活塞22的下端面与锥体28的内部形成下空腔26,下芯管16与下空腔26之间由下传压孔25联通,卡瓦托31套装在下芯管16上,在锥体28与卡瓦托31之间安装卡瓦30,卡瓦托31由解封剪钉32连接在下芯管16上。锥体28、卡瓦托31上有卡瓦槽,卡瓦30在锥体28、卡瓦托31上只能径向扩张和收缩,不能从锥体28、卡瓦托31上脱落下来。

采用轴向挡圈27限位可以简化结构,如不采用轴向挡圈27,就得将下芯管16设计成两件。如采用将下芯管16设计成两件与本实用新型为同等的作用。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下入井内,管柱的下部密闭,打压3-5MPa,压力经上传压孔11传至上空腔12里,验封剪钉14被剪断,压力推动验封套5、下胶筒9、上活塞15上行,上下胶筒被压缩,验封孔6与定压阀8沟通,升压至14MPa,胶筒压缩与套管形成密封,压力传至上下胶筒之间,封隔器开始验封,如压力稳定,说明胶筒与套管密封,再升压至18MPa,压力经下传压孔传至下空腔26,使座封剪钉19被剪断,锥体28下行,下活塞22上行,锁环20在所述的锁扣21上下行,卡瓦30被撑开锚定在套管上,封隔器被牢固的座封在套管上。如注入14MPa时压力不稳定,说明此处套管没有被封住,需要更换座封位置,此时座封剪钉19没有被剪断,座封机构没有工作,卡瓦30没有锚定在套管上,可将其移动到套管内壁较好的位置座封。作业解封时上提管柱,解封剪钉32被剪断,卡瓦托31与锥体28之间的距离增大,卡瓦30收回实现解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