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脉冲螺杆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6370阅读:666来源:国知局
水力脉冲螺杆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钻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平井、大位移井作业中的水力脉冲螺杆钻具。



背景技术:

螺杆钻具是一种以钻井液为动力,把液体压力能转为机械能的容积式井下动力钻具。

常规的螺杆钻具由旁通阀组件、马达组件、万向轴组件、传动轴组件四大组件构成。当泥浆泵泵出的高压泥浆流经旁通阀组件进入马达组件,在马达的进、出口形成一定的压力差,推动转子绕定子的轴线旋转,并将转速和扭矩通过万向轴组件传递给钻头,从而实现钻井作业。但在一些水平井、大位移井段时,由于钻柱自重和岩屑床等引起的托压、黏卡,加大了对螺杆钻具的磨损,增加了螺杆钻具动力部分的负载,极大地降低了其使用寿命,另外,由于其机械钻速低,钻头传递的破岩扭矩也相对较小,破岩效率较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钻井的进度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力脉冲螺杆钻具,该螺杆钻具在工作时同时具有震击、冲击和水力脉冲加压三种功能,变单一的破岩方式为复合破岩方式,有效提高了钻头的冲击力,提高了破岩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力脉冲螺杆钻具,包括震荡接头、外接头、马达组件、万向轴组件和传动轴组件,所述震荡接头通过螺纹连接外接头,外接头的另一端螺纹连接马达组件,马达组件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轴组件,万向轴组件的另一端连接传动轴组件,传动轴组件另一端与钻头连接;所述外接头内设有上阀组,上阀组上设有供钻井液流过的阀孔,所述马达组件的转子为中空结构,在马达组件的转子的一端设有下阀座,下阀座上设有下阀,下阀上设有供钻井液流过的阀孔,下阀上的阀孔与上阀组上的阀孔位置相对。当泥浆泵泵出的高压钻井液流经震荡接头、外接头进入马达组件时,推动转子绕定子的轴线旋转,并将转速和扭矩通过万向轴组件传递给传动轴组件进而传递给钻头。当马达组件中的转子旋转时带动安装在其上的下阀座旋转,下阀上的阀孔与上阀组上的阀孔不断相错或重合,使得流经螺杆钻具的钻井液的过流面积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进而产生水力脉冲。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对现有旁通阀组件和马达组件的结构进行改进,将旁通阀组件改为片阀震荡结构,将马达组件转子改为中空结构,泥浆泵泵出的高压泥浆流经片阀震荡结构进入马达组件,推动转子绕定子的轴线旋转,并将转速和扭矩通过万向轴组件传递给钻头,转子旋转带动片阀旋转同时,使得两阀片的阀孔不断地相错与重合,使得流经螺杆钻具的钻井液的过流面积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产生水力脉冲现象,在工作时同时具有震击、冲击和水力脉冲加压三种功能,变单一的破岩方式为复合破岩方式,有效提高了钻头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钻速和破岩效率,可广泛应用在水平井、大位移井等作业环境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震荡接头;2-外接头;3-上阀组;4-下阀;5-下阀座;6-马达组件;7-万向轴组件;8-传动轴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力脉冲螺杆钻具,如图1、图2所示,包括震荡接头1、外接头2、马达组件6、万向轴组件7和传动轴组件8,所述震荡接头1通过螺纹连接外接头2,外接头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马达组件6,马达组件6的另一端通过万向轴组件7,万向轴组件7的另一端连接传动轴组件8, 传动轴组件8另一端与钻头连接。所述外接头2内设有上阀组3,上阀组3上设有供钻井液流过的阀孔,所述马达组件6的转子为中空结构,在马达组件的转子的一端设有下阀座5,下阀座上设有下阀4,下阀4上设有供钻井液流过的阀孔,下阀4上的阀孔与上阀组3上的阀孔位置相对。当泥浆泵泵出的高压钻井液流经震荡接头1、外接头2进入马达组件6时,推动转子绕定子的轴线旋转,并将转速和扭矩通过万向轴组件7传递给传动轴组件8进而传递给钻头。当马达组件6中的转子旋转时,带动安装在其上的下阀座5旋转,下阀4上的阀孔与上阀组3上的阀孔不断相错或重合,使得流经螺杆钻具的钻井液的过流面积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进而产生水力脉冲。该种螺杆钻具在工作时同时具有震击、冲击和水力脉冲加压三种功能,变单一的破岩方式为复合破岩方式,有效提高了钻头的冲击力,进而提高了钻速和破岩效率,可广泛应用在水平井、大位移井等作业环境中。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是对其进行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或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