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锚固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6678发布日期:2018-06-05 22:4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尘锚固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锚固钻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吸尘锚固钻机。



背景技术:

锚固钻机,主要应用与水电钻、铁路、公路边坡各类地质灾害防治中的滑坡及危岩体锚固工程,特别适合高边坡岩体锚固工程,还适用于施工城市深基坑支护、抗浮锚杆及地基灌浆加固工程孔、爆破工程的爆破孔、高压旋喷桩、隧道管棚支护孔等。将锚固钻机的动力头略微变动,即可方便地全方位施工。锚固钻机的各种不同钻进方法可适用于各类地层复杂的造孔施工,具有优于的造孔性能。

但是现有技术中,锚固钻机使用时常采用干法成孔进行造孔,这种造孔的方法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字钻杆与钻套的间隙泄露到工作环境中,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且严重危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吸尘锚固钻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传统的锚固钻机造孔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人体造成伤害且污染环境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吸尘锚固钻机,其中,所述吸尘锚固钻机包括:履带式的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平台,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变幅机构,与所述变幅机构铰接的推进机构;

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桅杆,依次设置在桅杆上的胶管托链、夹持器、卸杆器、动力头支座以及推动马达,所述胶管托链在桅杆上滑动并与所述动力头支座连接;

所述动力头支座上设置有动力头;所述推进机构的桅杆上还设置有用于吸收粉尘的吸尘装置以及用于在钻机工作时喷出水柱的喷头;所述吸尘装置与用于将吸收的粉尘排出的排渣管道连接。

所述的吸尘锚固钻机,其中,所述吸尘装置设置有2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桅杆末端的左右两侧。

所述的吸尘锚固钻机,其中,所述排渣管道的排渣口设置离地面的距离为5-10cm。

所述的吸尘锚固钻机,其中,所述喷头设置在所述桅杆末端的一侧。

所述的吸尘锚固钻机,其中,所述平台上还设置有储水箱,以及用于将所述储水箱中的水输送至所述喷头的泵。

所述的吸尘锚固钻机,其中,所述平台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锚固钻机实现工作的液压动力装置和主控机构。

所述的吸尘锚固钻机,其中,所述液压动力装置通过若干液压导管与动力头相连,并通过液压导管控制所述动力头实现不同角度的工作。

所述的吸尘锚固钻机,其中,所述液压动力装置中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排风扇,并且所述液压动力装置外框上设置有条形网格。

所述的吸尘锚固钻机,其中,所述吸尘锚固钻机还包括用于对钻机进行控制的操作平台,且所述操作平台铰接在所述平台的侧边上。

所述的吸尘锚固钻机,其中,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控制动力头及桅杆实现不同动作的操作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锚固钻机的桅杆上设置吸尘装置,有效去除钻机造孔时产生的粉尘,避免粉尘污染环境,并且桅杆上设置的喷头可以在钻机工作的时候喷出水柱,使得粉尘转换成泥浆,进一步防止粉尘污染环境,同时也防止了施工人员吸入粉尘,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锚固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尘锚固钻机的推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见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吸尘锚固钻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尘锚固钻机,其中,所述吸尘锚固钻机包括:履带式的底盘10,设置在所述底盘10上的平台20,设置在所述平台20上的变幅机构30,与所述变幅机构30铰接的推进机构40;所述推进机构40包括桅杆410,依次设置在桅杆410上的胶管托链420、夹持器430、卸杆器440、动力头支座450以及推动马达460,所述胶管托链420在桅杆410上滑动并与所述动力头支座450连接;所述动力头支座450上设置有动力头451;所述推进机构40的桅杆410上还设置有用于吸收粉尘的吸尘装置470以及用于在钻机工作时喷出水柱的喷头480;所述吸尘装置470与用于将吸收的粉尘排出的排渣管道490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吸尘锚固钻机的主要优势在于设置的吸尘装置470以及喷水的喷头480。由于锚固钻机在使用时常采用干法成孔进行造孔,这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扬起扩散到空气中,对环境产生污染,并且造成了恶劣的施工环境,施工人员很容易吸入大量的粉尘,给施工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这一缺陷,在锚固钻机上设置所述吸尘装置470以及喷水的喷头480,所述吸尘装置470能够有效去除钻机造孔时产生的粉尘,避免粉尘污染环境,并且桅杆410上设置的喷头480可以在钻机工作的时候喷出水柱,使得粉尘不会扬起,进一步防止粉尘污染环境,同时也防止了施工人员吸入粉尘,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

较佳地,如图2所示,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尘锚固钻机的推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吸尘装置470设置有2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桅杆410末端的左右两侧。这样,当锚固钻机在工作时,桅杆410左右两侧的吸尘装置470可以一起工作,从而实现将四周的粉尘都吸走,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将粉尘吸除。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中的吸尘装置470采用高速转动的风扇进行吸尘,并且,所述吸尘装置470与预设的排渣管道490连接,且排渣管道490的排渣口设置得离地面的距离为5-10cm。这样通过吸尘装置470吸走的粉尘,通过所述排渣管道490排出,且排渣口立离地面的距离很近,可以有效防止粉尘再次扬起飘散。

较佳地,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在桅杆410末端的一侧设置有喷头480,因此,需要设置相应的储水装置,以想喷头进行供水。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平台20上还设置有储水箱,以及用于将所述储水箱中的水输送至所述喷头的泵。当锚固钻机在工作时,泵开始工作,将所述储水箱中的水输送至所述喷头480进行喷出,喷出的水不但可以湿化岩层和土壤,使得造孔更加方便有效,并且喷头480喷出的水,使粉尘转换成泥浆排出,可以进一步防止造孔时产生的粉尘扬起,达到进一步的除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吸尘锚固钻机的变幅机构30与推进机构40进行铰接,所述变幅机构30包括若干回转副,所述变幅机构30及推进机构40相对于所述平台20 ±90°旋转,且所述变幅机构30驱动推进机构40相对于所述变幅机构 360°旋转,从而实现钻机的大角度的工作范围,以适用不同的工作环境,提高锚固钻机的适用性。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吸尘锚固钻机的动力头支座440是设置在桅杆410上,并且动力头支座450与胶管托链420连接,胶管托链420可以在桅杆410上滑动且与动力头支座450连接,所述推动马达450驱动胶管托链420带动所述动力头支座450在桅杆410上作往复运动,实现不同的进程进行造孔。所述桅杆410的最大行程为900mm,可以全方位调节钻孔位置,以满足露天或隧道等各种空间施工;并配有夹持器430和卸杆器440,所述夹持器430和卸杆器440的中心轴线同轴布置,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所使用的动力头451为大扭矩动力头,有两个档位,可以实现多种钻进工艺;并可以选配专用的跟管钻进钻具,钻杆,套管,钻头,使钻机在不稳定的地层采用套管护壁开孔,钻进效率高,成孔质量好。

较佳地,所述的吸尘锚固钻机,其中,所述平台20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锚固钻机实现工作的液压动力装置210和主控机构220。所述液压动力装置210通过若干液压导管与动力头451相连,并通过液压导管控制所述动力头451实现不同角度的工作。由于液压动力装置210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施工现场一般都是你在户外,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户外温度本身就比较高,一旦液压动力装置210的温度太高,会对整个锚固钻机的工作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液压动力装置210中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排风扇,并且所述液压动力装置210外框上设置有条形网格,加快液压动力装置210的散热速度,保证钻机的正常工作。

较佳地,所述吸尘锚固钻机还包括用于对钻机进行控制的操作平台50,且所述操作平台50铰接在所述平台20的侧边上。由于锚固钻机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恶劣,有时会在狭窄的巷道里,有时会在不平坦的地面上,并且操作人员在进行钻机操作时是需要与操作平台50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如果操作平台50是固定不变的话,那对于操作人员是很难进行操作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将所述操作平台50铰接在所述平台20的侧边上,以使操作平台50能够在水平面上进行旋转,以操作人员调整合适的角度进行更好的操作,给操作人员提供了方便。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平台50上设置有控制动力头451实现不同动作的操作杆。每个操作杆都控制动力头451及桅杆410进行不同的动作,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杆,控制钻机的钻孔方向以及钻孔角度,实现不同工作环境的造孔。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吸尘锚固钻机,包括:履带式的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平台,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变幅机构,与所述变幅机构铰接的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桅杆,设置在桅杆上的胶管托链、卸杆器、动力头支座以及推动马达,所述胶管托链与所述动力头支座连接;所述动力头支座上设置有动力头;所述推进机构的桅杆上还设置有用于吸收粉尘的吸尘装置以及用于在钻机工作时喷出水柱的喷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锚固钻机的桅杆上设置吸尘装置,有效去除钻机造孔时产生的粉尘,避免粉尘污染环境,并且桅杆上设置的喷头可以在钻机工作的时候喷出水柱,使得粉尘不会扬起,使得粉尘转换成泥浆,同时也防止了施工人员吸入粉尘,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健康安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