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张式封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5448发布日期:2018-06-02 01:5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扩张式封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扩张式封隔器。



背景技术:

扩张式封隔器应用于油田的分层注水、分层酸化、分层挤堵、分层压裂等施工工艺,使用过程中一般是在封隔器下到预定位置时,从油管加液压;当内、外压差达0.5-0.7Mpa时,胶筒胀大,密封油套环形空间;放掉油管内的压力,胶筒即收回解封。

但常规的扩张式封隔器在应用中存在着当压力波动及停注时封隔器解封、造成各层之间窜通的问题,同时存在加压时间长、解封时胶筒恢复慢等问题。为充分发挥扩张式封隔器解封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需要对扩张式封隔器进行技术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扩张式封隔器,克服现有扩张式封隔器易在停注时解封、造成窜层的技术缺陷;改进现有扩张式封隔器的结构,减少坐封和解封的消耗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同时保证其坐封效果,提高油藏的采收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扩张式封隔器,包括下接头、中心管、上筒套、下筒套和扩张胶筒;所述下接头固定在中心管的下端,所述下筒套固定在下接头上,所述上筒套固定在中心管上,所述扩张胶筒的两端分别嵌入上套筒和下套筒内部;所述扩张胶筒的内表面与中心管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3mm~2.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下筒套与下接头之间设有限位螺套,该限位螺套设有阶梯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中心管的中部设有油液通孔,该油液通孔均匀分布在中心管的外圆面上;所述油液通孔为长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中心管的一端设有锥形内螺纹,另一端设有圆柱外螺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克服现有扩张式封隔器易在停注时解封、造成窜层的技术缺陷;改进现有扩张式封隔器的结构,减少坐封和解封的消耗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同时保证其坐封效果,提高油藏的采收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的中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新型中心管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限位螺套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心管;2、上套管;3、扩张胶筒;4、下套管;5、限位螺套;6、下接头;7、油液通孔;8、锥形内螺纹;9、外螺纹;10、阶梯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扩张式封隔器,包括下接头6、中心管1、上筒套2、下筒套4和扩张胶筒3;扩张胶筒3与中心管1之间形成一个压力腔,当高压液体经油液通孔7进入上述压力腔时,扩张胶筒3在压力作用下向外膨胀,起到密封效果。

下接头6固定在中心管1的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也可以铆接。下筒套4固定在下接头6上,上筒套2固定在中心管1上,扩张胶筒3的两端分别嵌入上套2筒和下套筒4内部;扩张胶筒3在受力扩张时,其两端被套2筒和下套筒4紧紧卡在中心管1和下接头6上,防止扩张胶筒3变形脱出。

扩张胶筒3的内表面与中心管1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3mm~2.3mm,间隙过小会导致高压油液不容易进入,形成压力不稳定问题;过大会导致封隔器直径尺寸变大,不符合使用要求。

下筒套4与下接头6之间设有限位螺套5,该限位螺套5设有阶梯内孔10,其外侧设有圆柱螺纹9。限位螺套5用来调整下套管4相对与下接头的位置,阶梯内孔10方便限位螺套安装在下接头6上。

中心管1的中部设有油液通孔7,该油液7均匀分布在中心管1的外圆面上,为长圆孔,以增大高压油液的通流面积。

中心管1的一端设有锥形内螺纹8,另一端设有圆柱外螺纹与下接头6连接。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