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开采用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7925发布日期:2018-10-26 18:5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石油开采用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石油开采用测量仪。



背景技术:

震勘探就是利用人工方法引起地壳振动,如利用炸药爆炸产生人工地震,再用精密仪器记录下爆炸后地面上各点的震动情况。利用记录下来的资料,推断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那么人工地震为什么能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呢。我们知道,当投一块石头到平静的水池里,平静的水面就会出现一圈圈的波纹,向四面八方传播,形成了"水波"。"水波"传到水池边或遇到障碍物时还会返回来,发生所谓的"波的反射"。地震勘探的原理与此十分类似,在地面上某点打井放炮后,爆炸产生的地震波向下传播。地震波遇到地层(速度与密度的乘积有差异)的分界面时,通常会发生反射;同时另一部分地震波还会继续向下传播,碰到相似的地层界面后还会产生反射和透射,即一部分地震波的能量反射回地面,另一部分继续向下传播。与此同时,地面上精密的仪器把来自各个地层分界面的反射波引起地面振动的情况记录下来。然后根据地震波从地面开始向下传播的时刻和地层分界面反射波到达地面的时刻,得出地震波从地面向下传播到达地层分界面,又反射回地面的总时间,再用别的方法测定出地震波在岩层中传播的速度,最后就可得到地层分界面的埋藏深度了。

沿着地面上的一条测线,一段一段地进行观测,对观测结果进行处理后,就可得到形象地反映地下岩层分界面埋藏深度起伏变化的资料-地震剖面图。在一个可能有油气的地区(称为工区)内,布置多条测线,形成测线网,并在多条测线上进行这种观测之后,可得到地下地层起伏的完整概念,再综合其它物探方法和地质、钻井等各方面的资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就能查明可能储存油气的地质构造,最后确定钻探的井位。

概括地说,所谓的地震勘探,就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情况,查明地下地质构造,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标的一种物探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石油开采用测量仪,具有使用方便的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油开采用测量仪,包括测量仪本体,所述测量仪本体上通过分线器连接有3个连接插头;所述连接插头包括插头本体、插片和夹头螺母;其中,所述插头本体的前端具有凹槽;所述插片嵌在插头本体的中间,且插片的端头位于该凹槽内;所述夹头螺母螺纹连接于插头本体的后端,用于将分线器与插头本体夹紧;所述插头本体相对于插片的侧壁上嵌设有感应器,所述插片朝向感应器的一侧固定有可触发感应器的感应片;所述插头本体的内部安装有提示电路和电源模块,所述提示电路具有一提示灯,所述提示灯安装于插头本体的外壁上;所述提示电路的输入端与感应器电连接,以响应于感应器的输出信号控制提示灯亮灭。

优选地,所述插头本体的一侧开设有电池槽,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

优选地,所述感应器包括串联连接的干簧管和第一电阻,所述干簧管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感应片为磁铁。

优选地,所述提示电路包括第二电阻、第一NPN三极管和提示灯,所述第一NPN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电连接于干簧管和第一电阻的连接点,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提示灯串联后电连接于VCC电压。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通过在连接插头内安装检测装置,来检测是否夹持到位,以提醒使用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石油开采用测量仪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连接插头的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中感应器的电路图;

图4为实施例中提示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1、测量仪本体;2、分线器;3、连接插头;31、插头本体;32、插片;33、夹头螺母;4、感应器;5、提示灯;6、电池槽;7、提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油开采用测量仪,包括测量仪本体1,测量仪本体1上通过分线器2连接有3个连接插头3;连接插头3包括插头本体31、插片32和夹头螺母33。

参照图2,插头本体31的前端具有凹槽;插片32嵌在插头本体31的中间,且插片32的端头位于该凹槽内;夹头螺母33螺纹连接于插头本体31的后端,用于将分线器2与插头本体31夹紧;插头本体31相对于插片32的侧壁上嵌设有感应器4,插片32朝向感应器4的一侧固定有可触发感应器4的感应片(未示出)。

插头本体31的内部安装有提示电路7和电源模块,提示电路7具有一提示灯5,提示灯5安装于插头本体31的外壁上;提示电路7的输入端与感应器4电连接,以响应于感应器4的输出信号控制提示灯5亮灭。

插头本体31的一侧开设有电池槽6,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

参照图3,感应器4包括串联连接的干簧管SW和第一电阻R1,干簧管SW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电源模块,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感应片为磁铁。

参照图3、 图4,提示电路7包括第二电阻R2、第一NPN三极管Q1和提示灯5,第一NPN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电连接于干簧管和第一电阻R1的连接点,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提示灯5串联后电连接于VCC电压。

因此,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当连接插头3与其它仪器连接到位后,插片32靠近感应器4,进而感应器4上的感应片能够触发感应器4;感应器4被触发后,干簧管SW导通,输出高电平信号Vg,使得第一NPN三极管Q1导通,提示灯5通电。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