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杆用终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6252发布日期:2018-08-10 19:20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杆用终端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油杆用终端器。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由于原油较为粘稠并且容易在油管内壁结蜡,从而降低原油的流动性使得加大原油开采难度,现有的一种处理办法是通过在空心杆的内孔下入整体电缆,经终端器使电缆和空心杆内壁构成回路,利用交流电的集肤效应原理,使杆内壁发热,以加热油管内原油,达到防止油管内壁结蜡,以增加原油的流动性,在这过程中终端器一个传递和承载电流的作用,使得电缆与空心管形成回路,但是现有的整体电缆与终端器安装时,一般将整体电缆下方至终端器上的电缆插孔内,在空心杆传动实心杆带动抽油泵泵送原油时,由于空心杆做往复上下运动,长时间工作后往往会出现接头处接触不良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抽油杆用终端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抽油杆用终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抽油杆用终端器,包括终端器本体,终端器本体的顶端设有螺纹接头,终端器本体的顶端通过螺纹接头螺纹连接有中空抽油杆,中空抽油杆的内部设有整体电缆,整体电缆的底端设有电缆接头,终端器本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电缆接头滑动连接在第一通孔内,且第一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终端器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电缆接头的金属头延伸进空腔内,终端器本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安装盒,第一安装盒的内部固定有第二微型电机,第二微型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进空腔内,空腔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电块,且第二螺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导电块的底端,导电块的顶端开设有插孔,且电缆接头的金属头与插孔滑动连接,所述终端器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安装盒,第一安装盒内固定有第一微型电机,第一微型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另一端延伸进凹槽内并转动连接有紧固板,且紧固板滑动连接在凹槽内并于电缆接头接触。

优选的,所述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且第一密封塞和第二密封塞的侧壁上均设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底端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空腔相连通,电缆接头的金属头滑动连接在第四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与第三通孔相连通,第一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顶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且第二螺纹孔与空腔的相连通,第二螺杆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内。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整体电缆5的电缆接头下放至指定位置,使得电缆接头插入指定的导电块上,通过调节第一微型电机驱动第一螺杆使得紧固板将电缆接头夹持固定,使得在中空抽油杆工作过程中电缆接头不会松动,保证电缆接头与导电块的紧密接触,有效的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

2、通过第二微型电机驱动第二螺杆可推动导电块上移,使得电缆插头完全插入插孔内,防止设备长时间使用后,电缆插头松动而导致的接触不良现象,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电缆与终端器的安装,实现有效固定,防止长时间使用后易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抽油杆用终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抽油杆用终端器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抽油杆用终端器的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抽油杆用终端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终端器本体、2空腔、3电缆接头、4螺纹接头、5整体电缆、6中空抽油杆、7紧固板、8第一密封塞、9第一螺杆、10导电块、11第二密封塞、12第二螺杆、13第一微型电机、14第二微型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抽油杆用终端器,包括终端器本体1,终端器本体1的顶端设有螺纹接头4,终端器本体1的顶端通过螺纹接头4螺纹连接有中空抽油杆6,中空抽油杆6的内部设有整体电缆5,整体电缆5的底端设有电缆接头3,终端器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电缆接头3滑动连接在第一通孔内,且第一通孔的侧壁上开设有凹槽,终端器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2,且电缆接头3的金属头延伸进空腔2内,终端器本体1的底端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安装盒,第一安装盒的内部固定有第二微型电机14,第二微型电机14的输出轴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螺杆12,第二螺杆12的另一端延伸进空腔2内,空腔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导电块10,且第二螺杆1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导电块10的底端,导电块10的顶端开设有插孔,且电缆接头3的金属头与插孔滑动连接,终端器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一安装盒,第一安装盒内固定有第一微型电机13,第一微型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螺杆9,第一螺杆9的另一端延伸进凹槽内并转动连接有紧固板7,且紧固板7滑动连接在凹槽内并于电缆接头3接触,第三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塞8和第二密封塞11,且第一密封塞8和第二密封塞11的侧壁上均设有拉环,第一通孔的底端开设有第四通孔,第四通孔与空腔2相连通,电缆接头3的金属头滑动连接在第四通孔内,凹槽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与第三通孔相连通,第一螺杆9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内,第二通孔的顶端开设有第二螺纹孔,且第二螺纹孔与空腔2的相连通,第二螺杆12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内。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整体电缆5首先下放至中空抽油杆6内,使得电缆接头3插入导电块10顶端的插孔内,完成初步安装后,这时通过终端器本体1内设有的控制器接受外部信号,控制器采用STM32F101VCT6TR型单片机,单片机控制第一微型电机13驱动第一螺杆9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螺杆9缓慢移动并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紧固板7将整体电缆5压紧,紧固板7的侧壁上设有防滑纹,有效的防止了中空抽油杆6工作时产生的剧烈晃动而使得电缆接头3松动的情况,然后控制器接受外部信号,单片机控制第二微型电机14驱动第二螺杆12转动,从而使得第二螺杆12缓慢上升将与其转动连接的导电块10慢慢上推,进而使得电缆接头3完全插入导电块10顶端的插孔内,保证了导电质量,且不易发生松动而导致的接触不良的现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电缆与终端器的安装,实现有效固定,防止长时间使用后易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