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含沙石土壤中高效钻孔的地钻机钻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9058发布日期:2018-09-04 20:32阅读:6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在含沙石土壤中高效钻孔的地钻机钻杆。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地钻机钻杆只能用在土壤中钻孔,若遇到土壤中含有沙石的地块,则非常容易损坏或无法进行钻孔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在含沙石土壤中作业钻孔时,对沙石能起到有效的破碎且不易使钻头发生损坏的地钻机钻杆。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在含沙石土壤中高效钻孔的地钻机钻杆,包括芯轴和破碎头,所述芯轴的一端与所述破碎头连接,所述破碎头设有“U”形槽,所述破碎头远离所述芯轴的端部设有钻头,所述钻头设为圆柱体,所述钻头的底端沿所述圆柱体的中心线贯穿且纵向设有“U”形槽,所述钻头由所述“U”形槽分割成左钻头和右钻头;所述左钻头和右钻头沿外圆周向内侧径向设有第一斜刀刃,所述“U”形槽的内侧面沿圆周向外侧径向设有第二斜刀刃,所述第一斜刀刃和第二斜刀刃之间构成钝角。

优选的,所述芯轴的径向设有底座,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破碎头的一侧设有切削刀片,所述切削刀片垂直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对称分布于所述芯轴的左右两侧,所述切削刀片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芯轴远离所述破碎头的一端设有连接轴套。

优选的,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切削刀片的另一侧设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盘绕所述芯轴至顶端,所述两条螺旋叶片的旋向设为相同。

优选的,所述破碎头靠近所述芯轴的一端设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所述圆锥台设为螺旋轴,所述螺旋轴的旋向与所述两条螺旋叶片的旋向设为相同,所述左钻头和右钻头在旋转前进方向设有凹陷的弧形平面,所述弧形平面设为螺旋状且与所述螺旋轴的旋向设为相同。

优选的,所述切削刀片左右两侧的宽度B大于所述两条螺旋叶片的外径D。

优选的,所述切削刀片的刀刃沿长度方向设为钝角。

优选的,所述破碎头的底端纵向贯穿设有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斜刀刃和第二斜刀刃之间构成的钝角设为110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在含沙石土壤中高效钻孔的地钻机钻杆,对沙石能起到有效的破碎且不易使钻头发生损坏,而且有利于排放破碎后的沙石。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在含沙石土壤中高效钻孔的地钻机钻杆,双条螺旋叶片的设计有利于土壤和沙石的排放,提高了成孔效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在含沙石土壤中高效钻孔的地钻机钻杆,将双翼钻头、双翼切削刀片和双条螺旋叶片以芯轴旋转挖掘土壤和沙石相结合的方式,结构简单、实用可靠,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提高了钻杆的耐用性,为用户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在含沙石土壤中高效钻孔的地钻机钻杆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向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Ⅰ处局部放大视图;

11-芯轴;12-破碎头;121-“U”形槽;13-切削刀片;14-底座;151-左钻头;152-右钻头;16-连接轴套;17-螺旋叶片;18-圆锥台;19-弧形平面;20-第一斜刀刃;21-第二斜刀刃;22-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能在含沙石土壤中高效钻孔的地钻机钻杆,如图1所示,包括芯轴11和破碎头12,所述芯轴11的一端与所述破碎头12连接,所述破碎头12设有“U”形槽121,所述破碎头12远离所述芯轴11的端部设有钻头,所述钻头设为圆柱体,所述钻头的底端沿所述圆柱体的中心线贯穿且纵向设有“U”形槽121,所述钻头由所述“U”形槽121分割成左钻头151和右钻头152;所述左钻头151和右钻头152沿外圆周向内侧径向设有第一斜刀刃20,所述“U”形槽121的内侧面沿圆周向外侧径向设有第二斜刀刃21,所述第一斜刀刃20和第二斜刀刃21之间构成钝角。左钻头151和右钻头152采用硬质合金制作,第一斜刀刃20和第二斜刀刃21略高于钻头的底面或底面可设为斜面,这样增大了第一斜刀刃20和第二斜刀刃21的强度,这样在含沙石土壤中作业钻孔时,对沙石能起到有效的破碎且不易使第一斜刀刃20和第二斜刀刃21发生损坏,“U”形槽121的设计,有利于向两侧排放破碎后的沙石。

所述芯轴11的径向设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靠近所述破碎头12的一侧设有切削刀片13,所述切削刀片13垂直于所述底座14,所述底座14对称分布于所述芯轴11的左右两侧,所述切削刀片13沿所述底座14的长度方向设置。切削刀片13采用硬质合金制作,同样以芯轴11旋转挖掘土体,提高了成孔效率及扩大了成孔尺寸。

所述芯轴11远离所述破碎头12的一端设有连接轴套16。连接轴套16里可设有孔,孔上可设有轴向键槽,与动力源的输出轴相配合,连接轴套16的外壁径上贯穿设有螺栓,可实现与动力源的输出轴良好固定。

所述底座14远离所述切削刀片13的另一侧设有螺旋叶片17,所述螺旋叶片17盘绕所述芯轴11至顶端,所述两条螺旋叶片17的旋向设为相同。所述螺旋叶片17可焊接在芯轴11的外壁,两条螺旋叶片17呈螺旋上升型,螺旋叶片17可设为右旋,一前一后缠绕在芯轴11上,螺旋叶片17的螺旋升角可设为10-30度。当芯轴11顺时针旋转时,则螺旋叶片17向上排放土壤和沙石。本申请中采用两条螺旋叶片17,提高了成孔效率。两条螺旋叶片17的起始端设在底座14上,底座14的下端设有切削刀片13,切削刀片13挤压出来的土壤和沙石可以顺利地经螺旋叶片17向上升起排放。

如图3所示,所述破碎头12靠近所述芯轴11的一端设为上大下小的圆锥台18,所述圆锥台18设为螺旋轴,所述螺旋轴的旋向与所述两条螺旋叶片17的旋向设为相同,所述左钻头151和右钻头152在旋转前进方向设有凹陷的弧形平面19,所述弧形平面19设为螺旋状且与所述螺旋轴的旋向设为相同。芯轴11可设为中空的管件,破碎头12可以插焊在芯轴11上,为了更换方便,破碎头12也可设为螺纹连接等可拆卸形式。弧形平面19和螺旋轴的旋向可同样设为右旋,且与右侧的螺旋叶片17相连接,这样在左钻头151和右钻头152破碎沙石后顺利地经螺旋轴到达螺旋叶片17向上升起排放。

所述切削刀片13左右两侧的宽度B大于所述两条螺旋叶片17的外径D。底座14的底端安装有切削刀片13,切削刀片13以芯轴11旋转挖掘土体,切削刀片13左右两侧的宽度B则为钻孔的大小,宽度B大于两条螺旋叶片17的外径D,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螺旋叶片17,使得螺旋叶片17可以顺利地排放挤压出来的土壤和沙石,以免在钻孔过程中发生卡顿,影响作业。

所述切削刀片13的刀刃沿长度方向设为钝角。该钝角优选设为120度,既能有效地实施旋转挖掘土体,还能保证切削刀片13的强度。

如图2所示,所述破碎头12的底端纵向贯穿设有通气孔21。芯轴11可设为中空管件,通气孔21与芯轴11相通连通大气,当破碎头12高速旋转时,底端的气压稀薄经高速旋转易产生负压,这时通气孔21与芯轴11相通连通大气,将大气抽吸到底部,从而对左钻头151和右钻头152进行冷却降温。

所述第一斜刀刃20和第二斜刀刃21之间构成的钝角设为110度。第一斜刀刃20和第二斜刀刃21可对称设置,扩大了破碎的范围,将钝角设为110度,这样在实施旋转挖掘时既能有效地破碎沙石,还能保证第一斜刀刃20和第二斜刀刃21的强度。

所述左钻头151和右钻头152设为所述圆柱体的四分之一且呈圆周对称分布。左钻头151和右钻头152在旋转前进方向可设有一定厚度的第一斜刀刃20和第二斜刀刃21,圆柱体的底面可设为斜面与第一斜刀刃20和第二斜刀刃21相连通。这样不但提高了第一斜刀刃20和第二斜刀刃21的强度,且易于排放破碎后的沙石,避免了封闭空间造成的不易排放破碎后的沙石导致钻头卡顿,从而影响钻孔作业。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