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钻杆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5442发布日期:2019-01-08 21:31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钻杆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钻杆接头。



背景技术:

钻机在钻进的过程中,受到地质层变化的影响,其受力一直在变化,例如当突然遇到较硬的岩石时钻头会受到沿钻杆方向很大的压力,当遇到摩擦力较大的岩层时,钻杆就需要更大的扭矩输出,扭矩变得更大,而当压力和扭矩不断变化时钻杆就会产生振动,若采用刚性的连接方式,例如钻杆之间直接采用螺纹连接,钻杆上某一点的受力变化就会传递到整个钻杆上,不仅影响正常的钻进作业,而且还会对钻杆造成很大的损伤。虽然现在也有很多的柔性钻杆,但是柔性钻杆需要重新采购,耗资巨大,假如能够将原来的刚性钻杆采用柔性连接方式便可以解决刚性钻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柔性连接的钻杆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柔性钻杆接头,包括公接头和母接头,所述公接头和母接头通过法兰盘连接,所述法兰盘的连接孔内均套有橡胶圈,在法兰盘之间加装有缓冲垫;所述法兰盘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公接头和母接头内均设有水气通道。

进一步的,公接头和母接头均为螺纹连接,所述公接头表面开有外螺纹,所述母接头内开有内螺纹。

进一步的,外螺纹末端设有外密封面,所述内螺纹前端设有内密封面。

进一步的,缓冲垫与法兰盘的直径相同,其上开有用于通过紧固螺栓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实用新型用法兰盘连接公接头和母接头,在法兰盘的连接孔内套有橡胶圈,因此紧固螺栓在连接孔内可以做一定量的微小横向位移,而在两个法兰盘之间还加设了缓冲垫,使得相互连接的接头承压时可以产生一定量的纵向位移,同时当接头内设有水气通道时缓冲垫还充当了密封的作用,因此两个相连的接头并不是刚性的连接,他们之间允许微小的位移存在,所以当他们分别与钻杆连接后,钻杆某个部位或者钻头受到交叉变换的扭矩或者阻力变换产生振动时不会将振动传递到整个钻杆组,无论是横向振动或者纵向振动都会在接头的法兰盘连接处由橡胶圈和缓冲垫缓冲和消减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法兰盘俯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缓冲垫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公接头,11-外螺纹,12-外密封面,2-母接头,21-内螺纹,22-内密封面,3- 法兰盘,31-连接孔,4-橡胶圈,5-缓冲垫,51-通孔,6-紧固螺栓,7-水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3所示:

一种柔性钻杆接头,包括公接头1和母接头2,所述公接头1和母接头2通过法兰盘3 连接,所述法兰盘3的连接孔31内均套有橡胶圈4,在法兰盘3之间加装有缓冲垫5;所述法兰盘3通过紧固螺栓6连接。

具体的,为了适用于需要输送钻井液或者泥浆、高压气体等的钻杆,公接头1和母接头 2内均设有水气通道7。

具体的,公接头1和母接头2均为螺纹连接,所述公接头1表面开有外螺纹11,所述母接头2内开有内螺纹21,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使用的钻杆的连接方式来设置公接头1和母接头2的连接方式,例如有些钻杆采用的是销钉连接,那么公接头1和母接头2的形式就可以相应变成销钉连接的方式。

具体的,为了取得更好的密封效果,外螺纹11末端设有外密封面12,所述内螺纹21前端设有内密封面22,然后在钻杆相应的位置加工出密封面与之配合即可。

具体的,为了实现全面密封的效果,缓冲垫5与法兰盘3的直径相同,其上开有用于通过紧固螺栓6的通孔51,使用时将缓冲垫5置于法兰盘3之间,然后紧固螺栓穿过连接孔31 和通孔51固定即可。

本实用新型用法兰盘3连接公接头1和母接头2,在法兰盘3的连接孔31内套有橡胶圈 4,因此紧固螺栓6在连接孔31内可以做一定量的微小横向位移,而在两个法兰盘3之间还加设了缓冲垫5,使得相互连接的接头承压时可以产生一定量的纵向位移,同时当接头内设有水气通道7时缓冲垫5还充当了密封的作用,因此两个相连的接头并不是刚性的连接,他们之间允许微小的位移存在,所以当他们分别与钻杆连接后,钻杆某个部位或者钻头受到交叉变换的扭矩或者阻力变换产生振动时不会将振动传递到整个钻杆组,无论是横向振动或者纵向振动都会在接头的法兰盘3连接处由橡胶圈4和缓冲垫5缓冲和消减掉。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