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弧度的接触网预埋槽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5095发布日期:2018-12-14 23:11阅读:8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弧度的接触网预埋槽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交通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变弧度的接触网预埋槽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接触网张力体系增大、短路电流增大,对系统整体性、安全性要求提高;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时风洞效应引起的疲劳震动荷载巨增;风动力对隧道内安装设备的强度要求增加,对接触网基础的预留精度要求提升;隧道安全法规对隧道重点防范火灾要求提高。传统以化学锚栓施工工法已无法满足于目前的铁路施工系统中。而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技术,以其在衬砌表层内形成加强整体线形结构,不是单点受力,受力均匀、不破坏隧道衬砌、有利于控制施工误差、有利于构成综合接地系统的可靠连接、有利于接触网的精确安装、调整,施工方便简单无灰尘、火灾高温时承载变化小,等级高、精确的预留有利于控制新建线路的总工期等特点,逐渐的替代传统施工工艺。

现有的隧道接触网预埋槽道技术中所使用槽道的直形和弧形,由于在铁路隧道中下锚洞断面是基于普通断面之外单独开挖的断面,两断面弧度所对应的圆心不同,所以两个断面的连接处会产生交点,故此在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中,预埋槽道很难契合两断面弧度,模板在定制弧度及拼装支撑加固时,由于支撑点或加固方式不到位,使之不能与槽道弧度相匹配,会产生预埋误差,造成变化的断面普通弧形直形槽道无法准确安装。

综上,如何设计一种能与衬砌模板弧度契合,使燕尾槽道准确安装的接触网预埋槽道结构,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弧度的接触网预埋槽道结构,其采用两种不同弧度构成的燕尾槽道,配合紧固机构,能很好的贴合衬砌模板弧度,使燕尾槽道准确安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变弧度的接触网预埋槽道结构,包括设置于衬砌模板之上的燕尾槽道,焊接于燕尾槽道背部的若干锚钉,以及若干紧固机构;所述燕尾槽道的燕尾槽内填充有聚苯乙烯泡沫,所述衬砌模板设置有与紧固机构一一对应、且对应燕尾槽道的燕尾槽的若干螺栓孔,所述紧固机构包括T型螺栓和与T型螺栓匹配的螺母和垫圈;所述T型螺栓的螺杆穿设在螺栓孔内、且T型头部位于燕尾槽道的燕尾槽内,所述T型螺栓的T型头部与燕尾槽道的燕尾槽垂直,所述螺母和垫圈套设在T型螺栓上、并用于使燕尾槽道紧密的贴合衬砌模板,所述燕尾槽道设置有两种不同的弧度、且该两种弧度与衬砌模板的弧度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锚钉为工字型锚钉、且等间距焊接于燕尾槽道背部。

进一步的,所述锚钉间距不大于25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燕尾槽道采用两种不同弧度构成,燕尾槽道的变弧度交接点的位置与衬砌模板弧度交接点位置保持一致,T型螺栓穿过衬砌模板预留螺栓孔,与燕尾槽道相连接,通过垫圈及螺母的扭紧力迫使燕尾槽道与衬砌模板紧密贴合,使之固定贴合,能很好的贴合衬砌模板弧度,使燕尾槽道准确安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性强、定位位置精确,能够确保预埋的燕尾槽道与衬砌模板表面的平齐,另外,本实用新型变弧度燕尾槽道采用一体成型,避免了现场不同弧度槽道之间的拼接和组合,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燕尾槽道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机构安装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衬砌模板,2-燕尾槽道,3-锚钉,4-紧固机构,5-聚苯乙烯泡沫,6-螺栓孔,7-T型螺栓,8-螺母,9-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变弧度的接触网预埋槽道结构,包括设置于衬砌模板1之上的燕尾槽道2,焊接于燕尾槽道2背部的若干锚钉3,以及若干紧固机构4;一根燕尾槽道2至少配置两组紧固机构4,锚钉3为工字型锚钉,锚钉3等间距焊接于燕尾槽道2背部,锚钉3间距≤250mm,位于两端的锚钉3距燕尾槽道2端部距离≤35mm,≥25mm,燕尾槽道2的燕尾槽内填充有聚苯乙烯泡沫5,衬砌模板1设置有与紧固机构一一对应、且对应燕尾槽道2的燕尾槽的若干螺栓孔6,紧固机构4包括T型螺栓7和与T型螺栓7匹配的螺母8和垫圈9;螺母8采用六角双螺母,T型螺栓7的螺杆穿设在螺栓孔6内、且T型头部位于燕尾槽道2的燕尾槽内,T型螺栓7的T型头部与燕尾槽道2的燕尾槽垂直,螺母8和垫圈9套设在T型螺栓7上、并用于使燕尾槽道2紧密的贴合衬砌模板1,燕尾槽道2设置有两种不同弧度、且该两种弧度与衬砌模板1的弧度匹配。具体为在一整根燕尾槽道2上加工出两种不同的弧度,燕尾槽道2的变弧度交接点的位置与衬砌模板1弧度交接点位置保持一致。衬砌模板1采用金属制模板,预留的螺栓孔6的最大宽度应小于燕尾槽道2截面的宽度,且不大于螺母8和垫圈9的直径,以T型螺栓7刚好通过为准。T型螺栓7通过预留螺栓孔6进入燕尾槽道2的燕尾槽内,燕尾槽道2的燕尾槽内对应位置地聚苯乙烯泡沫5应当去除,T型螺栓7顺时针旋转90度,螺杆底部标记线与燕尾槽道垂直后,通过垫圈9和螺母8将其固定在衬砌模板1之上。二次衬砌浇筑完成脱模前摘除固定的T型螺栓7、垫圈9及螺母8,完成脱模,燕尾槽道2通过工字型锚钉3紧固在二次衬砌内,预埋工作完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种不同弧度构成的燕尾槽道,配合紧固机构,能很好的贴合衬砌模板弧度,使燕尾槽道准确安装。另外,本实用新型变弧度燕尾槽道采用一体成型,避免了现场不同弧度槽道之间的拼接和组合,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产品质量。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