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油井多叶刮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0807发布日期:2019-03-30 09:0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油井多叶刮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井多叶刮蜡装置。



背景技术:

采油行业的采油井自井底向上随着井深变浅,油井温度会降低,油井井筒的筒壁会结蜡。从而导致油井井筒内径变小,影响油井出油和正常生产。此时就需要对油井筒壁上的蜡使用刮蜡装置进行刮除。现有的刮蜡装置的结构是,主杆上焊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焊接有一个环型刮蜡片,悬绳凸台上有钢丝绳。这种结构的刮蜡装置放入采油井井筒,通过不断上提和下放主杆来对油井井筒壁上蜡进行刮除。但由于此刮蜡装置的环型刮蜡片的底部是一个环型平面,与蜡接触面积大,油井结蜡严重时, 进行刮蜡就变得困难,不但工作效率低下,且刮除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上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采油井多叶刮蜡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刮蜡装置刮蜡困难,刮除效果差及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主杆和支撑杆,主杆的上端装有悬绳凸台,悬绳凸台的侧壁上有通孔,主杆的侧壁上自上向下均布有多排支撑杆,每相邻两排支撑杆相互呈上下交错状,支撑杆的外端竖向装有两侧边竖直、上下边向外弯曲呈弧形的刮蜡片。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无须增重,易操作,还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图1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杆和支撑杆,主杆1的上端装有悬绳凸台2,悬绳凸台的侧壁上有通孔3,主杆的侧壁上自上向下均布有多排支撑杆4,每相邻两排支撑杆相互呈上下交错状,支撑杆的外端竖向装有两侧边竖直、上下边向外弯曲呈弧形的刮蜡片5。

所述的主杆1和支撑杆相互垂直连接。

所述的多排支撑杆4中的每排支撑杆至少有沿主杆侧壁周向均布的2个支撑杆构成。

所述的多排支撑杆4中处于同一排的每个支撑杆的长度相同。

所述的多排支撑杆4中的支撑杆的长度自上向下呈递减状态,即每一排支撑杆中的每个支撑杆的长度均大于下排支撑杆中的每个支撑杆的长度。

所述的每相邻两排支撑杆上的刮蜡片相互呈上下交错状。

所述的支撑杆和刮蜡片相互垂直连接,刮蜡片的内弧面和支撑杆相连接。

所述的多排支撑杆中处于同一排支撑杆上的多个刮蜡片均以各自相连接的支撑杆为直径、主杆的轴心为的圆心均布排列呈圆环形。

所述的每排支撑杆上的每个刮蜡片的弧度均小于120度,支撑杆和刮蜡片的数量相同,每排支撑杆上的刮蜡片的数量越少时,刮蜡片的弧度越大;每排支撑杆上的刮蜡片的数量越多时,刮蜡片的弧度越小(也就是说,每排支撑杆上的刮蜡片数量为2个时的刮蜡片弧度大于每排支撑杆上的刮蜡片数量为3个时的刮蜡片弧度,每排支撑杆上的刮蜡片数量为3个时的刮蜡片弧度大于每排支撑杆上的刮蜡片数量为4个时的刮蜡片弧度,以此类推设计刮蜡片的数量和刮蜡片的弧度,以保证每一排的刮蜡片相互呈间隔状分布,且和下一排的刮蜡片呈交错状分布)。

所述的多排支撑杆中每排刮蜡片自上向下依次排列成直径由大到小的圆环形构成渐缩状结构。

使用时,将钢丝绳穿装在本实用新型的悬绳凸台侧壁上的通孔内,钢丝绳和油井上的悬绳器相连接,由于每一排的刮蜡片之间均是呈相互间隔状分布于主杆的外周,因此,通过不断的上提或下放本实用新型,每一排刮蜡片随着主杆的自重及自然转动与油井井筒内壁上的结蜡不会呈环型接触,而由于相邻的两排刮蜡片相互呈上下交错状,且多排支撑杆中的多个支撑杆的长度自上向下呈递减状态,随着本实用新型的不断下放,必然是先对油井井筒内壁上结蜡最厚处开始清除,使油井井筒内壁上的结蜡由油井中心向油井井筒内壁被层层刮除,既能将油井井筒内壁上结蜡严重、厚重的蜡层清除彻底,又无须增重主杆,且节省材料,操作简单,轻松快捷,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了现有刮蜡装置在进行刮蜡作业时对于结蜡严重、厚重的蜡层刮不动,刮除不掉,刮蜡困难,刮除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容易操作,使用效果好,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