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反循环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3940发布日期:2019-01-22 23:03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通道反循环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通道反循环水龙头。



背景技术:

在矿石开采过程中,通常需要利用双通道反循环水龙头与工业钻机的双壁钻杆系统的中心孔一起构成岩芯反循环排出的通道,从而实现双通道反循环的工作系统。

经检索,公开号为CN105888588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双通道反循环水龙头,该水龙头由排渣管、后法兰、后端盖及进风套构成水龙头的非旋转部分;由主轴、内管、旋转轴封、深沟球轴承构成水龙头的旋转部分;排渣管的一端与后法兰相接,排渣管和后法兰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螺钉通过位于排渣管上的锁紧螺母固定,后端盖通过内六角螺钉安装于旋转轴封上,内管与主轴的之间设有循环通道,进风套与主轴之间由一对布置在进风套两侧的YX密封圈进行密封,旋转轴封和深沟球轴承与主轴相接,深沟球轴承通过卡键定位,内管的与排渣管相通,主轴上设有若干径向孔;内管上安装有节水开关,该双通道反循环水龙头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性好,旋转部分转动灵活等优点,但在实际使用中,其排渣管通过法兰与多个螺丝与外接管道连接,在安装时较为麻烦,费事费力,且当排渣管堵塞时,不便于拆卸外接管道进行清理,因此,提出一种双通道反循环水龙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通道反循环水龙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通道反循环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所述水龙头本体的一侧设有排渣管,排渣管远离水龙头本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排渣管远离水龙头本体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孔内,连接孔内滑动安装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孔外,连接孔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槽,连接管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梯形块,两个梯形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定位槽内,两个定位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杆,滑杆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槽内,且转动安装有转动轮,两个转动轮分别与两个梯形块相互远离的一侧相接触,滑杆远离转动轮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内设有螺杆,螺纹槽内设有内螺纹,螺杆上设有外螺纹,螺杆通过螺纹槽的内螺纹与滑杆螺纹连接,螺杆的一端延伸至螺纹槽外,且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连接座上开设有位于连接孔一侧的腔体,腔体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对称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齿轮,腔体靠近连接孔的一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转动孔,两个转动孔分别与两个滑槽相连通,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滑槽与腔体内,且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两个第一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三齿轮啮合,两个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第四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排渣管位于连接孔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为橡胶材质,连接管与密封圈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滑杆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转动套设在螺杆上,转动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分别转动套设在两个第二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腔体内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转动套设在第一转轴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与腔体相连通,第一转轴的一端贯穿通孔,且固定安装有把手,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转动套设在第一转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水龙头本体、排渣管、连接座、连接孔、连接管、定位槽、梯形块、滑槽、滑杆、转动轮、螺纹槽、螺杆、第一齿轮、腔体、第一转轴、第二齿轮、转动孔、第二转轴、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相配合,将连接管卡进连接孔内,使两个梯形块分别卡进两个定位槽内,再转动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带动两个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第四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通过第三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在螺纹槽内转动将推动滑杆,滑杆再推动转动轮,转动轮与梯形块接触后将推动梯形块,两个梯形块再推动连接管向排渣管一侧移动,从而使连接管压紧在密封圈上,即可将连接管与排渣管连接,反向转动把手,即可轻易拆卸连接管,便于清理排渣管与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只需通过转动把手即可轻易的将连接管与排渣管稳定连接,同时能够方便快速的拆卸连接管,便于清理排渣管与连接管,为工作人员使用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座侧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梯形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龙头本体;2、排渣管;3、连接座;4、连接孔;5、连接管;6、定位槽;7、梯形块;8、滑槽;9、滑杆;10、转动轮;11、螺纹槽;12、螺杆;13、第一齿轮;14、腔体;15、第一转轴;16、第二齿轮;17、转动孔;18、第二转轴;19、第三齿轮;20、第四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通道反循环水龙头,包括水龙头本体1,水龙头本体1的一侧设有排渣管2,排渣管2远离水龙头本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座3,连接座3的一侧开设有连接孔4,排渣管2远离水龙头本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孔4内,连接孔4内滑动安装有连接管5,连接管5的一端延伸至连接孔4外,连接孔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槽6,连接管5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梯形块7,两个梯形块7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滑动安装在两个定位槽6内,两个定位槽6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滑槽8,滑槽8内滑动安装有滑杆9,滑杆9的一端延伸至定位槽6内,且转动安装有转动轮10,两个转动轮10分别与两个梯形块7相互远离的一侧相接触,滑杆9远离转动轮10的一端开设有螺纹槽11,螺纹槽11内设有螺杆12,螺纹槽11内设有内螺纹,螺杆12上设有外螺纹,螺杆12通过螺纹槽11的内螺纹与滑杆9螺纹连接,螺杆12的一端延伸至螺纹槽11外,且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3,连接座3上开设有位于连接孔4一侧的腔体14,腔体14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15,第一转轴15上对称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齿轮16,腔体14靠近连接孔4的一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转动孔17,两个转动孔17分别与两个滑槽8相连通,转动孔17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18,第二转轴18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滑槽8与腔体14内,且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三齿轮19与第四齿轮20,两个第一齿轮13分别与两个第三齿轮19啮合,两个第二齿轮16分别与两个第四齿轮20啮合;

排渣管2位于连接孔4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密封圈为橡胶材质,连接管5与密封圈相接触,滑槽8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滑杆9的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滑槽8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转动套设在螺杆12上,转动孔17内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分别转动套设在两个第二转轴18上,腔体14内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转动套设在第一转轴15上,连接座3的一侧开设有通孔,通孔与腔体14相连通,第一转轴15的一端贯穿通孔,且固定安装有把手,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第三轴承,第三轴承转动套设在第一转轴15上,通过水龙头本体1、排渣管2、连接座3、连接孔4、连接管5、定位槽6、梯形块7、滑槽8、滑杆9、转动轮10、螺纹槽11、螺杆12、第一齿轮13、腔体14、第一转轴15、第二齿轮16、转动孔17、第二转轴18、第三齿轮19和第四齿轮20相配合,将连接管5卡进连接孔4内,使两个梯形块7分别卡进两个定位槽6内,再转动第一转轴15,第一转轴15带动两个第二齿轮16转动,第二齿轮16通过第四齿轮20带动第二转轴18转动,第二转轴18通过第三齿轮19带动第一齿轮13转动,第一齿轮13转动带动螺杆12转动,螺杆12在螺纹槽11内转动将推动滑杆9,滑杆9再推动转动轮10,转动轮10与梯形块7接触后将推动梯形块7,两个梯形块7再推动连接管5向排渣管2一侧移动,从而使连接管5压紧在密封圈上,即可将连接管5与排渣管2连接,反向转动把手,即可轻易拆卸连接管5,便于清理排渣管2与连接管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只需通过转动把手即可轻易的将连接管5与排渣管2稳定连接,同时能够方便快速的拆卸连接管5,便于清理排渣管2与连接管5,为工作人员使用提供了方便。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齿轮13、第二齿轮16、第三齿轮19和第四齿轮20均采用星型齿轮,在实际使用中,安装连接管5时,只需将连接管5卡进连接孔4内,使两个梯形块7分别卡进两个定位槽6内,当梯形块7卡到一定位置后,再利用把手转动第一转轴15,第一转轴15带动两个第二齿轮16转动,第二齿轮16通过第四齿轮20带动第二转轴18转动,第二转轴18通过第三齿轮19带动第一齿轮13转动,第一齿轮13转动带动螺杆12转动,在限位块与限位槽的作用下,螺杆12在螺纹槽11内转动将推动滑杆9,滑杆9再推动转动轮10,转动轮10与梯形块7接触后将推动梯形块7,两个梯形块7再推动连接管5向排渣管2一侧移动,从而使连接管5压紧在密封圈上,即可将连接管5与排渣管2连接,此时在密封圈的弹性作用下,能够使螺杆12的外螺纹与螺纹槽11的内螺纹咬紧,当需要拆卸连接管5,清理排渣管2与连接管5时,只需反向转动把手即可,本实用新型便于人们使用,大大提高了连接管5的拆装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