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大流量的注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6573发布日期:2019-05-31 20:48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大流量的注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大流量的注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以及开采条件的不断恶化,在浅部矿井围岩表现为稳定的巷道,在深部矿井往往表现为具有明显的软岩特征,极易发生碎涨和流变,巷道的整体承载能力明显下降,巷道经常发生严重损坏变形,危及矿上的安全生产及人身安全。发生严重变形的巷道,其周边围岩的强度急剧下降,支护阻力明显丧失,支护体系基本完全丧失了抵御围岩变化力,导致支护进一步破坏。因此,如何提高围岩的自身承载力,将周边围岩构建成具有一定初始预应力的圈体,以平衡、抵御深部围岩的复杂应力,即提高围岩的支护阻力,是解决深部矿井软岩巷道变形的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大流量的注浆装置,向周边软弱围岩快速注入高压浆液,在软弱围岩中预存高压浆液,浆液固化后从而使巷道围岩具有很高的预应力,从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大流量的注浆装置,包括有阀体,所述阀体内部装有单向止浆塞,所述单向止浆塞与阀体内表面贴合,所述阀体中部设有保压室,所述阀体左侧内孔设有英制螺纹,且所述英制螺纹旋入英制空心螺杆,所述英制空心螺杆外部套有橡胶套管,所述橡胶套管右侧与阀体左侧锥度结合,所述橡胶套管左侧设有垫圈,所述垫圈左侧设有锁紧螺母,所述阀体右侧内孔设有英制螺纹,且所述英制螺纹与外部注浆管的一端相连。

进一步而言,所述英制空心螺杆与阀体通过阀体左侧内孔的英制螺纹旋合连接。

进一步而言,所述注浆管的一端与阀体通过阀体右侧内孔的英制螺纹旋合连接。

由上述设计方案可以看出,安装时首先将单向止浆塞压入阀体内,再由英制空心螺杆旋入阀体挤紧单向止浆塞,由于采用英制螺纹,密封性明显要好于公制螺纹。再将橡胶套管套在英制空心螺杆外部,左侧套上垫圈,在旋入锁紧螺母,当锁紧螺母旋紧时,推动右侧橡胶套管涨开,以便密封外部围岩钻孔。右侧外部注浆管直接旋入阀体内,即避免了焊接工序,又节约了包装空间,安装及其方便,同时左侧的英制空心螺杆由于也采用螺纹直接连接,便于大批量滚丝生产。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处于深井复杂应力作用下,围岩的强度急剧下降,支护阻力基本丧失的软岩巷道,通过高压、大流量的注浆装置,向破碎、受损围岩快速注入带压浆液,浆液固化后,使巷道周边软弱、破碎围岩变成留有较强的预应力支护圈体,由此来平衡、抵御深部围岩的复杂应力,当巷道周边支护圈体的强度大于或足以平衡深部围岩应力时,应力就会向其他弱面或向围岩深部转移,从而达到保持巷道支护稳定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紧螺母、2-垫圈、3-橡胶套管、4-英制空心螺杆、5-阀体、6-单向止浆塞、7-注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高压、大流量的注浆装置,包括有以下步骤:在使用时,首先将单向止浆塞6压入阀体5内,再由英制空心螺杆4旋入阀体5挤紧单向止浆塞6,由于采用英制螺纹,密封性明显要好于公制螺纹,再将橡胶套管3套在英制空心螺杆4外部,左侧套上垫圈2,再旋入锁紧螺母1,当锁紧螺母1旋紧时,推动右侧橡胶套管3涨开,以便密封外部围岩钻孔。注浆时,由于左侧空心螺杆4内孔直径较大(相对于行业相关标准限定的直径下),故能加大流量,提高注浆速度。当与左侧空心螺杆4连接的注浆泵加压时,在浆液的压力下,自动打开阀体5内安装的单向止浆塞6,注浆通道打开,浆液进入阀体5中间的大空间保压室,由于保压室直径大于右侧的注浆管7内孔,浆液在压力无损失的状况下进入右侧安装的注浆管7,实现高压、大流量注浆。当注浆停止时,单向止浆塞6避免浆液回流,使巷道围岩留有带压浆液,提升围岩的初始预应力,平衡、抵御深部围岩的复杂应力。

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考虑到传统的注浆管(注浆锚杆),流量低、注浆量小的缺点,加大英制空心螺杆的内径,并将其作为单独的零件,既方便安装更换止浆塞,又便于大批量滚丝生产。

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在阀体内设有直径相对于注浆管较大保压室,浆液在压力无损失的状况下进入右侧安装的注浆管,实现高压、大流量注浆,留压固化巷道周边围岩,提升巷道周边围岩的强度(预应力)。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