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伸缩可调节的油管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2580发布日期:2019-10-19 02:54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伸缩可调节的油管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伸缩可调节的油管挂装置。



背景技术:

油管挂装置是采油树设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的油管挂是坐挂在油管四通内径的台阶上防止掉入井中,油管四通的上部法兰通过顶丝压住油管挂的脖子处防止上窜,油管挂下端连接油管,上端通过油管四通与采油树相连实现采油气。如果在开采的中遇到稠油或寒冷的地区采油气,这时候就需要人为往井里注入350℃左右的高温高压蒸汽到地壳的油藏里软化石油,使稠油变得稀薄利于开采。那么问题也就来了,井下温度这么高,根据热胀冷缩,温度很高时会使油管带着油管挂上窜把设备顶坏,温度降低时油管带着油管挂下降会破坏管挂上的密封,造成油气泄露导致爆炸甚至井喷等严重事故。以前油气井在生产时要实时监控井底温度,根据井底温度来关闭油气井停止采油气,然后靠人去干预更换合适的油管及油管挂再调整上下高低,既浪费财力物力又影响生产,特别是在水下作业更是困难。显然频繁更换油管四通、油管也是不允许的,因为井底压力比较高,带压操作业非常危险在实际生产中是不现实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伸缩可调节的油管挂装置,无论环境、井底温度高低,油管及油管挂都可以上下自由活动,无需人工的干预更不会影响正常生产。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伸缩可调节的油管挂装置,其特点是,包括:

升高管组件,所述的升高管组件包括第一升高管、通过连接法兰与第一升高管相连的第二升高管;

设置于升高管组件内的油管悬挂器,所述的油管悬挂器可在第一升高管和第二升高管中上下运动;

所述油管悬挂器下端连接一油管。

所述的连接法兰内径沟槽内设有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油管悬挂器。

所述的第一升高管上端设有第一上法兰,所述的第一升高管下端设有第一下法兰,所述的第一上法兰与连接法兰下端相连。

所述的第二升高管下端设有第二下法兰,所述的第二下法兰与连接法兰上端相连。

所述第一上法兰与连接法兰下端之间设有密封垫环,所述第二下法兰与连接法兰上端之间设有密封垫环。

该油管挂装置还包括:

楔块,其设置于第一下法兰内;

顶丝,其一端与楔块相连,另一端穿过第一下法兰的径向开口,且位于第一下法兰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无论环境、井底温度高低、压力高低、是否带压作业、往井底注高温高压蒸汽等无需关井停止生产,油管及油管挂都可以自由上下活动正常生产,既提高了效率,又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伸缩可调节的油管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温度上升时油管悬挂器带着油管在升高管中结构示意图;

图4为温度下降时油管悬挂器带着油管在升高管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带伸缩可调节的油管挂装置,包括:升高管组件,所述的升高管组件包括第一升高管1、通过连接法兰8与第一升高管1相连的第二升高管2;设置于升高管组件内的油管悬挂器3,所述的油管悬挂器3可在第一升高管1和第二升高管2中上下运动,在具体实施例中,油管悬挂器3为芯轴式油管悬挂器;所述油管悬挂器下端连接一油管7,上端设有ACME螺纹,通过油管四通与采油树相连实现采油气。

所述的连接法兰内径沟槽内设有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油管悬挂器,具体地,上述的密封组件为防尘圈9、耐磨环10、T密封11、耐磨环12和P密封13。

所述的第一升高管上端设有第一上法兰,所述的第一升高管下端设有第一下法兰,所述的第一上法兰与连接法兰下端相连。所述的第二升高管下端设有第二下法兰,所述的第二下法兰与连接法兰上端相连,通过螺栓、螺母4将第二下法兰、连接法兰和第一上法兰相连。

所述第一上法兰与连接法兰下端之间设有密封垫环15,所述第二下法兰与连接法兰上端之间设有密封垫环14。

螺栓螺母把第一升高管1、密封垫环、连接法兰8、第二升高管2连接成一整体实现密封芯轴式油管悬挂器。

如图3所示,当地壳或水下温度升高时,油管7带动着油管悬挂器3在升高管1与升高管2之间向上运动,如图4所示,当地壳或水下温度降低时,油管7带动着芯轴式油管悬挂器3在升高管1与升高管2之间向下运动。

该油管挂装置还包括:楔块6,其设置于第一下法兰内;顶丝5,其一端与楔块6相连,另一端穿过第一下法兰的径向开口,且位于第一下法兰外,用于固定和密封油管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伸缩可调节的油管挂装置,无论环境、井底温度高低油管及油管挂都可以上下自由活动,无需人工的干预更不会影响正常生产。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