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1825发布日期:2019-11-27 19:15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泄油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油田油井井下装置,是联通抽油管柱与套管的工具,具体是一种泄油器。



背景技术:

已有的泄油器种类很多,大多数是借用井内抽油杆打开泄油或地面投入工具打开泄油。这些类型的泄油器如果抽油杆断脱后,抽油杆提不出来,无法实现泄油。如专利号为556238554.55一种分体式提油管泄油器,它的支撑式解锁总成在上提油管时就会与泄油总成接触而泄油,当作业工人操作失误或下井过程中碰到新情况需要上提油管时就会造成泄油器打开泄油,使作业不成功。又如专利号00247456.5提油管泄油器,也存在上述专利(556238554.55一种分体式提油管泄油器)的问题。作业工人操作失误是因为下油管过程中本身需要有上提油管的操作以及多年养成的难以改变的习惯,都有可能造成此类泄油器的打开泄油。中国专利200419395501.5《油管锚》,可以锚定抽油管柱,也可以泄油,是一种泄油器,但它在泄油时靠旋转管柱使,使内管和锥体的举升螺纹产生旋合,锥体带着密封筒上行,当密封筒上行一定高度后,密封筒下内部离开下接头,使内管与套管联通,从而实现泄油,由于它处于井液中,井液的矿化度较高,内管和锥体的举升螺纹容易腐蚀和结垢,造成锥体卡死,内管和锥体之间不能相对旋转,达不到泄油管解锚的设计目的,在现场有很多井出现了卡管柱的问题,发生了工程事故,产生重大经济损失。

还有一种泄油器为了防止下井时不产生中途动作,将启动装置用销钉锁住,下井后需要向油管内打压使销钉剪断,才能启动它的动作机构,这种泄油器需要打压设备,要增加施工费用和施工时间,增加施工程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泄油器,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其泄油不需要打压设备向油管柱内升压,减施工费用和施工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上接头、滑套上密封圈、剪钉、滑套、滑套下密封圈、卡瓦套、挡套、隔压上密封圈、隔压下密封圈、锥体、卡瓦、挡接头、内管,上接头的上部有油管内螺纹,内管的下部有油管外螺纹,内管的上部有外凸台,在所述的外凸台上安装隔压上密封圈,内管的所述外凸台之下设置传压孔,锥体的上部内径等于内管的上部的外凸台的外径,锥体的下部内径等于内管的下部外径,锥体的内部形成承压面,锥体的上内部设置内凸台,所述的内凸台处于所述的承压面之上,锥体的下部内安装隔压下密封圈,锥体套装在内管上,隔压下密封圈处于所述的传压孔之下,所述的内凸台处于所述的外凸台之下,锥体的上部安装挡套,挡套的内径小于所述的外凸台的外径,使锥体下行一定行程后能悬挂在内管的上部的外凸台的上端面上,内管的上部有泄油孔,滑套套装在内管的所述的泄油孔段,滑套与内管之间有滑套上密封圈、滑套下密封圈,滑套上密封圈处于所述的泄油孔之上,滑套下密封圈处于所述的泄油孔之下,卡瓦套的上部悬挂在滑套的下部,卡瓦套处于锥体外,在卡瓦套下部的窗口里安装卡瓦,卡瓦的内锥面与锥体的外锥面配合,卡瓦的燕尾齿插入锥体的燕尾槽里,锥体下行时能使卡瓦径向移动,挡接头连接在卡瓦套的下部,挡接头的上端面托住卡瓦,使卡瓦不能脱离锥体,上接头的下螺纹与内管的上部连接,连接处保持密封,上接头的下部套装在滑套外,上接头与滑套由剪钉连接在一起,挡套的下端面到内管的上部外凸台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锥体工作时的下行程距离,经所述的传压孔铸入蜡质物,铸入的蜡质物充满所述传压孔和内管与锥体之间的环形空腔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铸入的蜡质物充满所述传压孔和内管与锥体之间的环形空腔里,使内管的压力不能传入锥体内,下井时锥体不会动作,不会中途锚定,下井后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之下的抽油泵工作时,井温高于蜡质物的温度,蜡质物融化,抽油时内管压力高于锥体外压力,压差作用在锥体的内凸台上,锥体下行撑开卡瓦锚定在套管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启动它的动作机构时不需要打压设备,能减少施工费用和施工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装配半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述。

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上接头1、滑套上密封圈2、剪钉3、滑套4、滑套下密封圈5、卡瓦套6、挡套7、隔压上密封圈8、隔压下密封圈9、锥体10、卡瓦11、挡接头12、内管13,上接头1的上部有油管内螺纹,内管13的下部有油管外螺纹,所述的油管内螺纹与所述的油管外螺纹相配,内管13的上部有外凸台13-2,在所述的外凸台13-2上安装隔压上密封圈8,内管13的所述外凸台13-2之下设置传压孔13-3,锥体10的上部内径等于内管13的上部的外凸台13-2的外径,锥体10的下部内径等于内管13的下部外径,锥体10的内部形成承压面10-2,锥体10的上内部设置内凸台10-1,所述的内凸台10-1处于所述的承压面10-2之上,锥体10的下部内安装隔压下密封圈9,锥体10套装在内管13上,隔压下密封圈9处于所述的传压孔13-3之下,所述的内凸台10-1处于所述的外凸台13-2之下,锥体10的上部安装挡套7,挡套7的内径小于所述的外凸台13-2的外径,使锥体10下行一定行程后能悬挂在内管13的上部的外凸台13-2的上端面上,内管13的上部有泄油孔13-1,滑套4套装在内管13的所述的泄油孔13-1段,滑套4与内管13之间有滑套上密封圈2、滑套下密封圈5,滑套上密封圈2处于所述的泄油孔13-1之上,滑套下密封圈5处于所述的泄油孔13-1之下,卡瓦套6的上部悬挂在滑套4的下部,卡瓦套6处于锥体10外,在卡瓦套6下部的窗口里安装卡瓦11,卡瓦11的内锥面与锥体10的外锥面配合,卡瓦11的燕尾齿插入锥体10的燕尾槽里(与油井里用的y221封隔器上的卡瓦、锥体结构相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知道),锥体10下行时能使卡瓦11径向移动,挡接头12连接在卡瓦套6的下部,挡接头12的上端面托住卡瓦11,在卡瓦11的燕尾齿、锥体10的燕尾槽和挡接头12的作用下,卡瓦11不能脱离锥体10(与y221封隔器相同),上接头1的下螺纹与内管13的上部连接,连接处保持密封,上接头1的下部套装在滑套4外,上接头1与滑套4由剪钉3连接在一起,挡套7的下端面到内管13的上部外凸台13-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锥体10工作时的下行程距离,保证卡瓦11锚定在套管上后挡套7的下端面还不到所述的凸台外凸台13-2的上端面,否则卡瓦11外张的径向量不够锚定在套管上的位移量。经所述的传压孔13-3铸入蜡质物,铸入的蜡质物充满所述传压孔13-3和内管13与锥体10之间的环形空腔里。在锥体10里设置内凸台10-1是为了增大挂接锥体10的牢固性,防止下井途中锥体10下移。

下井时,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抽油泵之上,随抽油管柱下入井内。抽油泵工作时,井温高于蜡质物的温度,蜡质物融化,抽油时内管13内的压力高于锥体10外的压力,压差作用在锥体10的承压面10-2上,锥体10下行撑开卡瓦11锚定在套管上。起管柱需要泄油时,地面上提管柱,由于滑套4与卡瓦11成一体了不能移动,上接头1被上提时拉断剪钉3,滑套4下行,露出泄油孔13-1泄油,同时卡瓦套6、挡接头12相对内管13下行,失去对卡瓦11的承托作用,卡瓦11就可收回解锚,就可将管柱顺利提出。

锥体10下行到挡套7的下端面与所述的外凸台13-2的上端面接触时为止。

卡瓦11的数量为3-6片,均匀分布在卡瓦套6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