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注胶组合式地面直角弯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69769发布日期:2019-11-29 18:1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非注胶组合式地面直角弯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电缆穿越器主体配合使用的非注胶组合式地面直角弯插头,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事业的发展,油井开发力度越来越大,与之配套使用的电潜泵综合采油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而电缆穿越器是一种用于在电潜泵采油井口上贯穿油管挂和上法兰,并连接井下电潜泵和井上电源的装置,它改变了传统的电缆穿越方式,具有安全性好、密封性高、操作方便等特点,电缆穿越器包括电缆穿越器主体与插头。

但是,现有结构的插头在耐温及密封性上并不理想,特别是在井喷发生时,面对瞬间高压往往会使插头密封失效,对于高温油井来说至今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因此,有必要对插头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插头的耐温及密封性,保证井喷发生时插头的密封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温及密封性能优良的非注胶组合式地面直角弯插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注胶组合式地面直角弯插头,包括前接头成型,电缆剥线头,所述前接头成型包括前接头本体、设置在前接头本体内的导电筒及设置在前接头本体外的前接头壳体,所述导电筒与电缆剥线头连接,在前接头壳体外设置有弯插头连接螺盖、直角弯头,在直角弯头尾部设置有尾外壳,在所述直角弯头及尾外壳与电缆剥线头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层,在所述导电筒插孔端面及孔内均设置有绝缘密封垫,在所述直角弯头与前接头壳体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a,在前接头本体与弯插头连接螺盖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b。

作为优选,所述尾外壳与直角弯头通过连接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筒内设置有电极弹性圈。

作为优选,在所述电缆剥线头上设置有绝缘加强层。

作为优选,在所述连接套处设置有接地线,所述接地线与电缆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弯插头连接螺盖与直角弯头通过螺栓与前接头壳体连接。

作为优选,在所述尾外壳末端与环氧树脂层之间设置有尾封头。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采用了全新的密封设计方案,密封性能好,提高插头耐及密封性能,适宜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前接头成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前接头成型,101-前接头本体,102-导电筒,103-前接头壳体,2-电缆剥线头,3-弯插头连接螺盖,4-直角弯头,5-尾外壳,6-环氧树脂层,7-绝缘密封垫,8-“o”型密封圈a,9-“o”型密封圈b,10-连接套,11-绝缘加强层,12-接地线,13-尾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如图1及图2所示的非注胶组合式地面直角弯插头,包括前接头成型1,电缆剥线头2,所述前接头成型1包括前接头本体101、设置在前接头本体101内的导电筒102及设置在前接头本体101外的前接头壳体103,所述导电筒102与电缆剥线头2连接,在前接头壳体103外设置有弯插头连接螺盖3、直角弯头4,在直角弯头4尾部设置有尾外壳5,在所述直角弯头4及尾外壳5与电缆剥线头2之间填充有环氧树脂层6,在所述导电筒102插孔端面及孔内均设置有绝缘密封垫7,在所述直角弯头4与前接头壳体103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a8,在前接头本体101与弯插头连接螺盖3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b9。

进一步地,所述尾外壳5与直角弯头4通过连接套10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筒102内设置有电极弹性圈。

进一步地,在所述电缆剥线头2上设置有绝缘加强层11。

进一步地,在所述连接套10处设置有接地线12,所述接地线12与电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弯插头连接螺盖3与直角弯头4通过螺栓与前接头壳体103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尾外壳5末端与环氧树脂层6之间设置有尾封头13。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