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油井口光杆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7067发布日期:2019-10-28 22:13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油井口光杆润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油井口光杆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油井井口盘根盒内装有盘根,起到密封作用,防止井口刺漏。光杆上下运行中与盘根长期摩擦,油井出液量正常情况下,液体在光杆与盘根接触面起到润滑降温作用,延长了盘根的使用周期,减少了更换盘根的停井时间,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由于油井地层物性差、地层能量低、注采井网不完善、地层堵塞等地质因素,油井出现间隙性出液现象。这样就存在四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光杆与盘根没有液体润滑降温,接触面摩擦力增大,出现“干磨”的现象,导致盘根磨损严重,密封性变差,井口出现刺漏现象;二是光杆温度升高易对检查人员造成伤害或引发火灾。三是井口刺漏后,要及时停井,对盘根进行更换,无形中增加了停井时间,降低了开井时率;四是井口刺漏,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会造成安全环保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采油井口光杆润滑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油井口光杆润滑装置,包括连接体和设置在连接体密封腔内的盘根,光杆穿过盘根中央,盘根通过其上端面的压帽压紧变形后与光杆紧密接触,在压帽上端压设有贮液密封套,所述贮液密封套包括上部的液体腔和下部的螺纹接口,所述螺纹接口通过其内螺纹与连接体螺纹连接,所述液体腔内盛装有润滑液体,液体腔下端面与压帽抵接,液体腔的上端开设有装液口,液体腔的下端中央开设有过杆孔,装液口内设置有压盖,所述压盖的截面为凹字形结构,压盖中央开设有过杆孔,在压盖上端面的中央设置光杆油封,所述光杆油封通过其上端的压片压紧,压片中央开设有过杆孔,压片通过其外螺纹与压盖连接;所述光杆依次穿过盘根、压帽、压盖、光杆油封和压片。

进一步的,在所述压帽与液体腔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间隙出液的油井,利用润滑液体润滑降温的特性,减小了光杆与盘根的摩擦,降低了盘根的温度,延长了盘根的使用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油井的开井时率,减少井口刺漏造成的污染和损失,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消减了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体腔;2、压帽;3、密封圈;4、装液口;5、光杆油封;6、压片;7、压盖;8、密封套;9、光杆;10、盘根;11、连接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原理是:在原有的防喷双级光杆密封器(ZL200620132892.1)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增加光杆润滑装置,应用于间隙出液油井,利用润滑液体起到润滑降温的特性,减小了光杆与盘根的摩擦,降低了盘根的温度,延长了盘根的使用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油井的开井时率,减少井口刺漏造成的污染和损失,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装置采用丝扣连接方式,拆装、检查、保养更加便捷。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采油井口光杆润滑装置,包括连接体11和设置在连接体11密封腔内的盘根10,光杆9穿过盘根10中央,盘根10通过其上端面的压帽2压紧变形后与光杆9紧密接触,在压帽2上端压设有贮液密封套,贮液密封套包括上部的液体腔1和下部的螺纹接口8,螺纹接口8通过其内螺纹与连接体11螺纹连接,液体腔1内盛装有润滑液体,液体腔1下端面与压帽2抵接,液体腔1的上端开设有装液口4,液体腔1的下端中央开设有过杆孔,装液口内设置有压盖7,所述压盖7的截面为凹字形结构,压盖7中央开设有过杆孔,在压盖7上端面的中央设置光杆油封5,光杆油封5通过其上端的压片6压紧,压片5中央开设有过杆孔,压片5通过其外螺纹与压盖7连接;光杆9依次穿过盘根10、压帽2、压盖7、光杆油封5和压片6;在压帽2与液体腔1下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将本实用新型装置安装到间隙出液油井,先卸开压片6,取出光杆油封5,打开压盖7,将润滑液体由装液口4,注入液体腔1内,液体的体积占液体腔的2/3。液体注入完后,先盖上压盖7,放上光杆油封5,调整好光杆油封5的位置,使其与光杆9对中,最后拧上压片6,开抽油井。由于油井间隙出液,光杆9上下运行过程中,没有液体的润滑和降温,光杆9与盘根10会出现“干磨”的现象,长时间的运行,由于摩擦生热产生高温,导致盘根磨损严重,密封性变差,井口出现刺漏发生着火现象。安装上本实用新型装置后,当光杆9上下运行时,液体腔1内的液体就会给光杆9充分的润滑和降温,从而减小了光杆9与盘根10的摩擦,降低了盘根10的温度,延长了盘根10的使用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油井的开井时率,减少井口刺漏造成的污染和损失,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