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80847发布日期:2021-03-30 20:1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



背景技术:

国内外已建成大量地铁、隧道,逐步形成了较成熟的结构设计计算理论与工程实践体系,但是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防水方面认识则相对落后。地铁不可避免地要经过含水量较高的地层(如某地铁所处地层大多为饱和含水软粘土层),所以必将受到地下水的有害作用。如果没有可靠的防水、堵漏措施,地下水就会侵入隧道,影响其内部结构与附属管线,乃至危害到地铁的运营和降低隧道使用寿命。盾构隧道渗漏水的位置是管片的接缝、管片自身小裂缝、注浆孔和手孔等。其中以管片接缝处为防水重点。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管片上设置预埋式管片密封垫对管片间的接缝处进行防水,现有的预埋式管片密封垫上通长设置的有锚固于管片中的锚脚以增加管片密封垫与管片间的连接强度,但是这样锚脚的设置在管片的角部处却造成了新的问题,管片的角部处通常是采用两段管片密封垫拼接固定连接而成,受力性能有限,管片拼装后,在管片间的挤压作用力下,使得两段管片密封垫的连接处的应力集中,容易造成该连接处的管片密封垫发生形变,并带动锚脚发生形变,进而使锚固于管片中的锚脚带动锚脚周围管片混凝土造成管片的破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以解决现有管片角部处的管片密封垫容易造成管片破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设于所述管片的角部,所述角部结构包括:

第一垫体,沿其长度方向通长设有第一埋固部,所述第一埋固部形成有沿着所述第一垫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锚脚;以及

第二垫体,端部与所述第一垫体的端部垂直连为一体,所述第二垫体沿其长度方向通长设有第二埋固部,所述第二埋固部形成有沿着所述第二垫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锚脚;

其中,所述第一锚脚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的连接处之间具有一段距离;

所述第二锚脚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的连接处之间也具有一段距离,位于所述第一锚脚的端部和所述第二锚脚的端部之间的第一埋固部和所述第二埋固部贴设于所述管片对应的部分,所述第一锚脚、所述第二锚脚、所述第一埋固部上与所述第一锚脚对应的部分以及所述第二埋固部与所述第二锚脚对应的部分均埋固于所述管片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第一锚脚的端部和第二锚脚的端部之间的第一埋固部和第二埋固部贴设于管片对应的部分,第一锚脚、第二锚脚、第一埋固部上与第一锚脚对应的部分以及第二埋固部上与第二锚脚对应的部分均埋固于管片内,使得位于管片角部的密封垫形变时不会带动混凝土管片而造成管片混凝土破裂的问题。相邻两个管片角部密封垫在管片间挤压作用下形变紧贴,管片角部密封垫仅为位于管片角部的部分不锚固于管片中,因而不影响管片角部密封垫的防渗效果。

本实用新型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锚脚与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的连接处之间的间距范围为8-12cm。

本实用新型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锚脚距与所述第一垫体和所述第二垫体的连接处之间的间距范围为8-12cm。

本实用新型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垫体还包括沿其长度方向通长设置且凸伸于所述管片外的第一凸伸部,所述第一凸伸部与所述第一埋固部一体成型;

所述第二垫体还包括沿其长度方向通长设置且凸伸于所述管片外的第二凸伸部,所述第二凸伸部与所述第二埋固部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埋固部与所述第一凸伸部的连接处形成有呈尖状的第一止浆部,所述第一止浆部部分埋固于所述管片内且所述第一止浆部的尖端与所述管片的表面相平齐;

所述第二埋固部与所述第二凸伸部的连接处形成有呈尖状的第二止浆部,所述第二止浆部部分埋固于所述管片内且所述第二止浆部的尖端与所述管片的表面相平齐;

所述第一止浆部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止浆部垂直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埋固部远离所述第一凸伸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一锚脚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面的顶端和底端;

所述第二埋固部远离所述第二凸伸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二锚脚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面的顶端和底端;

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二连接面垂直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凸伸部远离所述第一埋固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安装面;

所述第二凸伸部远离所述第二埋固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安装面;

所述第一安装面与所述第二安装面垂直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面的顶端和底端形成有向外凸伸的第一凸边;

所述第二安装面的顶端和底端形成有向外凸伸的第二凸边;

所述第一凸边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凸边垂直连为一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垫体-1,第一埋固部-11,第一锚脚-111,第一连接面-112,第一凸伸部-12,第一安装面-121,第一凸边-122,第一止浆部-13,第二垫体-2,第二埋固部-21,第二锚脚-211,第二连接面-212,第二凸伸部-22,第二安装面221,第二凸边-222,第二止浆部-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对管片角部的接缝处起到防水作用。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垫体、第二垫体、第一锚脚以及第二锚脚,位于第一锚脚的端部和第二锚脚的端部之间的第一埋固部和第二埋固部贴设于管片对应的部分,第一锚脚、第二锚脚、第一埋固部上与第一锚脚对应的部分以及第二埋固部上与第二锚脚对应的部分均埋固于管片内,使得位于管片角部的密封垫形变时不会带动混凝土管片而造成管片混凝土破裂的问题。相邻两个管片角部密封垫在管片间挤压作用下形变紧贴,管片角部密封垫仅为位于管片角部的部分不锚固于管片中,因而不影响管片角部密封垫的防渗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进行说明。

参见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设于管片的角部,角部结构包括:第一垫体1和第二垫体2,第一垫体1沿其长度方向通长设有第一埋固部11,第一埋固部11形成有沿着第一垫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锚脚111,第二垫体2的端部与第一垫体1的端部垂直连为一体,第二垫体2沿其长度方向通长设有第二埋固部21,第二埋固部21形成有沿着第二垫体2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锚脚211,其中,第一锚脚111的端部与第一垫体1和第二垫体2的连接处之间具有一段距离,第二锚脚211的端部与第一垫体1和第二垫体2的连接处之间也具有一段距离,位于第一锚脚111的端部和第二锚脚211的端部之间的第一埋固部11和第二埋固部21贴设于管片对应的部分,第一锚脚111、第二锚脚211、第一埋固部11上与第一锚脚111对应的部分以及第二埋固部21与第二锚脚211对应的部分均埋固于管片内。

本实施例中角部结构通过位于第一锚脚111的端部和第二锚脚211的端部之间的第一埋固部11和第二埋固部21贴设于管片对应的部分,第一锚脚111、第二锚脚211、第一埋固部11上与第一锚脚111对应的部分以及第二埋固部21上与第二锚脚211对应的部分均埋固于管片内,使得位于管片角部的密封垫形变时不会带动混凝土管片而造成管片混凝土破裂的问题。相邻两个管片角部密封垫在管片间挤压作用下形变紧贴,管片角部密封垫仅为位于管片角部的部分不锚固于管片中,因而不影响管片角部密封垫的防渗效果。

较佳地,第一锚脚111与第一垫体1和第二垫体2的连接处之间的间距范围为8-12cm。

较佳地,第二锚脚211距与第一垫体1和第二垫体2的连接处之间的间距范围为8-12cm。

参见图1,进一步的,第一垫体1还包括沿其长度方向通长设置且凸伸于管片外的第一凸伸部12,第一凸伸部12与第一埋固部11一体成型,第二垫体2还包括沿其长度方向通长设置且凸伸于管片外的第二凸伸部22,第二凸伸部22与第二埋固部21一体成型。

参见图1,更进一步的,第一埋固部11与第一凸伸部12的连接处形成有呈尖状的第一止浆部13,第一止浆部13部分埋固于管片内且第一止浆部13的尖端与管片的表面相平齐,第二埋固部21与第二凸伸部22的连接处形成有呈尖状的第二止浆部23,第二止浆部23部分埋固于管片内且第二止浆部23的尖端与管片的表面相平齐,第一止浆部13与对应的第二止浆部23垂直连为一体。将管片角部密封垫预埋于管片的制作中,需要将第一凸伸部12和第二凸伸部22安装于管片模具的凹槽内,第一止浆部13和第二止浆部23的作用是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渗入凹槽内,影响管片的成型质量以及管片的脱模。

参见图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埋固部11远离第一凸伸部12的一侧形成有第一连接面112,第一锚脚111位于第一连接面112的顶端和底端,第二埋固部21远离第二凸伸部22的一侧形成有第二连接面212,第二锚脚211位于第二连接面212的顶端和底端,第一连接面112与第二连接面212垂直连为一体。

参见图1,进一步的,第一凸伸部12远离第一埋固部11的一侧形成有第一安装面121,第二凸伸部22远离第二埋固部21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安装面221,第一安装面121与第二安装面221垂直连为一体。第一安装面121的顶端和底端形成有向外凸伸的第一凸边122,第二安装面221的顶端和底端形成有向外凸伸的第二凸边222,第一凸边122与对应的第二凸边222垂直连为一体。凹槽的内壁对应第一凸边122凹陷形成有第一卡合槽,凹槽的内壁对应第二凸边222凹陷形成有第二卡合槽,第一凸边122卡合于第一卡合槽内,第二凸边222卡合于第二卡合槽内,使得第一凸伸部12和第二凸伸部22能够更为牢固的安装于凹槽内。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预埋式管片角部密封垫的施工流程进行说明。

将第一凸伸部12和第二凸伸部22安装于管片模具的凹槽中,使得第一止浆部13和第二止浆部23部分位于凹槽内且第一止浆部13和第二止浆部23的尖端位于凹槽的槽口处,使第一埋固部11和第二埋固部21位于管片模具内待浇筑混凝土的空间内,于该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并埋固第一埋固部11和第二埋固部21,在浇筑的管片成型后,从管片模具内吊出成型的管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位于第一锚脚的端部和第二锚脚的端部之间的第一埋固部和第二埋固部贴设于管片对应的部分,第一锚脚、第二锚脚、第一埋固部上与第一锚脚对应的部分以及第二埋固部上与第二锚脚对应的部分均埋固于管片内,使得位于管片角部的密封垫形变时不会带动混凝土管片而造成管片混凝土破裂的问题。相邻两个管片角部密封垫在管片间挤压作用下形变紧贴,管片角部密封垫仅为位于管片角部的部分不锚固于管片中,因而不影响管片角部密封垫的防渗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