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用喷雾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67114发布日期:2022-12-16 21:39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施工用喷雾降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施工用喷雾降尘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企业对职工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为施工作业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是一项必然要求。隧道施工作业因其作业面狭窄,通风条件差,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不易扩散,对施工作业人员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也是发生尘肺、急慢性有害气体中毒等职业病的重灾区。隧道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环境污染也大。隧道施工面多,单口掘进长,施工粉尘量大,施工爆破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降尘效果明显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好坏,如果施工现场不及时进行降尘,将会严重的危害生产人员的身体健康,影响到施工安全和生产进度。因此会使用到隧道施工用喷雾降尘装置。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隧道施工用喷雾降尘装置,由于存在着用水量大,喷洒水源没有经过雾化,直接影响降尘效果,大量的喷水反而造成地面泥泞,给隧道施工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4.(一)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喷雾降尘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隧道施工用喷雾降尘装置在喷雾降尘时存在着用水量大,喷洒水源没有经过雾化,直接影响降尘效果,大量的喷水反而造成地面泥泞,给隧道施工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的技术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一种隧道施工用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底侧外表面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夹具,所述夹具的下端位置均活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底侧外表面与隧道施工地面相贴合,所述基板的左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左侧外表面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均斜向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尾端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基板的顶侧外表面最左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基座,所述基座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水罐,所述基板的顶侧外表面中偏左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水泵底座,所述水泵底座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左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的中端上部位置旋转安装有开水阀门,所述开水阀门通过左右旋转而控制所述抽水管的开启与闭合,所述基板的顶侧外表面中端后部位置固定安装有蓄电池,抽水泵的右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启动开关,所述第一启动开关通过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而控制所述抽水泵的启动与停止,所述抽水泵的顶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l形输水管道,所述基板的顶侧外表面中偏右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喷雾室,所述l
形输水管道的尾端贯穿至所述喷雾室的顶侧内表面左端中部位置,所述喷雾室的顶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水槽,所述下水槽的底侧外表面分列贯穿固定安装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的排列在一个纵截面上呈1行3列分布,所述喷雾室的左侧内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吹雾窗,所述喷雾室的左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分列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排列在一个纵截面上3行1列分布,所述吹雾窗的内部左右水平向转动安装有吹雾轴,所述吹雾轴的外表面环绕分列固定安装有吹雾扇叶,所述吹雾扇叶的排列在一个纵截面上呈2行1列分布,所述喷雾室的左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位置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喷雾室的右侧外表面斜向上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的右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分雾网。
8.优选地,所述下水管的左端位置、底部中端位置和右端位置均贯穿固定连接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出水孔。
9.优选地,所述固定座的右侧内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与所述连接轴相互插接而控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喷雾室相互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的右端左右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右端与所述吹雾轴的左端固定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电机箱的左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启动开关,所述第二启动开关通过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而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启动与停止。
12.优选地,所述喷雾室的底侧外表面中央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l形回水管道,所述l形回水管道的尾端贯穿至所述l形输水管道的右端下部位置。
13.优选地,所述分雾网的内部位置开设有分雾孔和出雾孔,所述分雾孔和出雾孔的排列在一个纵截面上分别呈6行1列和5行1列分布。
14.(三)有益效果
15.该一种隧道施工用喷雾降尘装置,通过设置有喷雾室、下水槽、下水管、分水管、出水孔、吹雾窗、连接轴、吹雾轴、吹雾扇叶、固定座、固定槽、电机箱、驱动电机、驱动轴、第二启动开关、l形回水管道、出雾通道、分雾网、分雾孔和出雾孔的共同配合作用,可以将喷洒水源经过雾化后再进行喷洒,不仅保证了降尘效果,还避免了因喷水量过大而造成地面泥泞给隧道施工带来诸多不利因素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结构放大图。
20.图中:1-基板、2-夹具、3-万向轮、4-固定轴、5-支撑杆、6-把手、7-基座、8-储水罐、9-水泵底座、10-抽水泵、11-抽水管、12-开水阀门、13-蓄电池、14-第一启动开关、15-l形输水管道、16-固定台、17-喷雾室、18-下水槽、1801-下水管、1802-分水管、1803-出水孔、19-吹雾窗、1901-连接轴、20-吹雾轴、21-吹雾扇叶、22-固定座、2201-固定槽、23-电机箱、24-驱动电机、25-驱动轴、26-第二启动开关、27-l形回水管道、28-出雾通道、29-分雾网、2901-分雾孔、2902-出雾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至图3: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施工用喷雾降尘装置,包括基板1,基板1的底侧外表面四角位置均固定安装有夹具2,夹具2的下端位置均活动安装有万向轮3,万向轮3的底侧外表面与隧道施工地面相贴合,基板1的左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轴4,固定轴4的左侧外表面前端位置和后端位置均斜向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5,支撑杆5的尾端位置之间固定安装有把手6,基板1的顶侧外表面最左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基座7,基座7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储水罐8,基板1的顶侧外表面中偏左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水泵底座9,水泵底座9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抽水泵10,抽水泵10的左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抽水管11,抽水管11的中端上部位置旋转安装有开水阀门12,开水阀门12通过左右旋转而控制抽水管11的开启与闭合,基板1的顶侧外表面中端后部位置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3,抽水泵10的右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启动开关14,第一启动开关14通过与蓄电池13电性连接而控制抽水泵10的启动与停止,抽水泵10的顶端中部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l形输水管道15,基板1的顶侧外表面中偏右端中部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台16,固定台16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喷雾室17,l形输水管道15的尾端贯穿至喷雾室17的顶侧内表面左端中部位置,喷雾室17的顶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下水槽18,下水槽18的底侧外表面分列贯穿固定安装有下水管1801,下水管1801的排列在一个纵截面上呈1行3列分布,喷雾室17的左侧内表面贯穿固定安装有吹雾窗19,喷雾室17的左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分列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901,连接轴1901的排列在一个纵截面上3行1列分布,吹雾窗19的内部左右水平向转动安装有吹雾轴20,吹雾轴20的外表面环绕分列固定安装有吹雾扇叶21,吹雾扇叶21的排列在一个纵截面上呈2行1列分布,喷雾室17的左侧外表面下端位置固定安装有固定座22,固定座22的顶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机箱23,电机箱23的内部位置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24,喷雾室17的右侧外表面斜向上位置贯穿固定安装有出雾通道28,出雾通道28的右侧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分雾网29。
24.其中,下水管1801的左端位置、底部中端位置和右端位置均贯穿固定连接有分水管1802,分水管180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出水孔1803。此处的分水管1802和出水孔1803是为方便将清水分流所设置。
25.其中,固定座22的右侧内表面开设有固定槽2201,固定槽2201与连接轴1901相互插接而控制固定座22与喷雾室17相互固定连接,此处的连接轴1901和固定槽2201是为了方便将电机箱23安装而设。
26.其中,驱动电机24的右端左右水平向中央位置转动安装有驱动轴25,驱动轴25的右端与吹雾轴20的左端固定连接,此处的驱动轴25是为了在自身转动后带动吹雾轴20及吹雾扇叶21的转动所设。
27.其中,电机箱23的左侧外表面中央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启动开关26,第二启动开关26通过与蓄电池13电性连接而控制驱动电机24的启动与停止,此处第二启动开关26方便
控制吹雾扇叶21吹雾。
28.其中,喷雾室17的底侧外表面中央位置贯穿固定连通有l形回水管道27,l形回水管道27的尾端贯穿至l形输水管道15的右端下部位置,此l形回水管道方便将多余清水回流避免喷出使地面泥泞。
29.其中,分雾网29的内部位置开设有分雾孔2901和出雾孔2902,分雾孔2901和出雾孔2902的排列在一个纵截面上分别呈6行1列和5行1列分布,此处的分雾孔2901和出雾孔2902进一步雾化了清水。
30.使用时:首先将蓄电池13充满电和将储水罐8装满清水,然后通过抓取把手6施力于支撑杆5借助万向轮3的转动而将基板1移动至隧道施工区域,接着按下第一启动开关14,使抽水泵10开始启动抽水,然后向上旋转开水阀门12以打开抽水管11,接着将储水罐8内的清水依次自抽水管11、抽水泵10和l形输水管道15流至喷雾室17的下水槽18内,然后按下第二启动开关26,使驱动电机24开始驱动,通过驱动轴25的转动带动吹雾轴20及吹雾扇叶21的转动,从而将经下水槽18、下水管1801、分水管1802和出水孔1803流下的清水自左向右吹散雾化至出雾通道28内并最终经分雾网29上额分雾孔2901和出雾孔2902进一步雾化后降尘至隧道施工区域内,其中喷雾室17内多余的清水经l形回水管道27流入至l形输水管道15处后再行回流喷雾,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将隧道内所有需要施工降尘的区域悉数喷雾降尘完毕后,再次按下第二启动开关26停止转动喷雾、按下第一启动开关14停止转动抽水,最后再将基板1移回至取放区域。
3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