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断面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184877发布日期:2023-02-04 06: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大断面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考察铁路隧道围岩地质情况,确定隧道土体的性质,利用土体强度设备检测隧道内的强度;步骤s2、将土体强度低于预定阈值的破碎区域划分出来并标记为低强度区域,且根据每个低强度区域的强度参数由高往低按顺序标记,将土体强度高于预定阈值的区域划分出来并标记为高强度区域;步骤s3、根据每个低强度区域的强度参数不同,计算出要想达到同样的强度需要向每个低强度区域灌注的灌浆材料的量,并向每个低强度区域注入相应量的灌浆材料;步骤s4、待灌浆材料硬化至第一预设强度,在低强度区域表面覆盖玻璃纤维布,且利用锚钉固定玻璃纤维布,且对于每块低强度区域,玻璃纤维布在覆盖该低强度区域的同时,还部分覆盖与该低强度区域相邻的高强度区域;步骤s5、待灌浆材料完全硬化后,在所有的低强度区域和高强度区域表面涂覆一层混凝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向低强度区域注入灌浆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利用钻孔设备在每个低强度区域钻设多个灌浆孔,再通过该灌浆孔灌输灌浆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断面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其中某一低强度区域的强度参数低于预设值时,在利用钻进设备在该低强度区域钻设灌浆孔之前,首先需在低强度区域表面喷涂一层混凝土薄层,待该混凝土薄层硬化至一定硬度,再用钻孔设备进行钻孔操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低强度区域,强度参数越高,其相应需要钻设的灌浆孔的数量越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且在其中某个低强度区域蓄热灌注的灌浆材料的量高于设置阈值时,在灌注过程中,往该低强度区域插入锚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断面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之后,向每个低强度区域注入相应量的灌浆材料之后,待灌浆材料硬化至第二预设阈值时,利用土体强度设备检测每个低强度区域的强度,若其中某个低强度区域的强度低于平均值且超过预设范围,则继续注入灌浆材料,待灌浆材料硬化至第二预设阈值时,利用土体强度设备检测该低强度区域的强度,循环上述操作,直至每个低强度区域的强度都处于平均值范围内。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断面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在所有的低强度区域和高强度区域表面涂覆一层混凝土层中,具体包括以下操作:在所有的低强度区域和高强度区域表面涂覆第一层混凝土层,之后在第一层混凝土层硬化之前,在其表面铺设多个钢丝网片,且相邻两个钢丝网片之间部分堆叠,二者堆叠处采用刚性弹簧实现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断面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断面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4中,铺设多个玻璃纤维布,且相邻两个玻璃纤维布之间部分堆叠,二者堆叠处采用柔性弹簧实现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断面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布厚度为3-5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断面铁路隧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利用土体强度设备检测隧道内的强度;步骤S2、将土体强度低于预定阈值的破碎区域划分出来并标记为低强度区域,土体强度高于预定阈值的区域划分出来并标记为高强度区域;步骤S3、根据每个低强度区域的强度参数不同,计算出要想达到同样的强度需要向每个低强度区域灌注的灌浆材料的量,并向每个低强度区域注入相应量的灌浆材料;步骤S4、在低强度区域表面覆盖玻璃纤维布;步骤S5、涂覆一层混凝土层,本发明根据不同破碎区域的强度不同进行针对性的灌浆,从而达到不同强度的破碎区域经过加固处理后,可以达到比较一致的强度,最终达到均匀强化隧道的目的。的。


技术研发人员:祁子鹏 袁义华 武进广 郭炜欣 邹明 向凯 高凯恒 陈强 廖理阳 李玉强 李济辰 陆鑫 孙浩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七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1
技术公布日:2023/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