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用防火墙

文档序号:32618615发布日期:2022-12-20 22: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煤矿用防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煤矿用防火墙包括:隔断墙(1),所述隔断墙(1)下部内设置有第一滑槽(101),所述隔断墙(1)上部内设置有第二卡槽(102)和第三传动槽(103),所述隔断墙(1)上部的左端与右端均设置有气流槽(104);所述第一滑槽(101)、第二卡槽(102)和第三传动槽(103)内安装有火势隔断机构(2),两个所述气流槽(104)内均安装有变速流气机构(3);其中,所述火势隔断机构(2)用于隔离隔断墙(1)前方与后方的空间,防止隔断墙(1)前方与后方的火势蔓延;其中,所述变速流气机构(3)用于控制隔离隔断墙(1)前方与后方气流流动的速度;所述火势隔断机构(2)包括动力电机(201)、两根转轴(202)、两个链轮(203)、链条(204)、两根卡销(205)、两个折叠推架(206)、两根联动柱(207)、两个支座(208)以及两扇折叠门(209),所述动力电机(20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传动槽(103)右部,两根所述转轴(202)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三传动槽(103)左部和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电机(201)输出端,两个所述链轮(20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所述转轴(202)前端,所述链条(204)传动安装在两个所述链轮(203)外壁,两根所述卡销(205)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链条(204)的两端,两个所述折叠推架(206)分别转动安装在两根所述卡销(205)外壁,两根所述联动柱(207)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折叠推架(206)的外端,两个所述支座(208)分别转动安装在两根所述联动柱(207)后部外壁,且两个所述支座(208)均与所述第二卡槽(102)滑动连接,两扇所述折叠门(209)分别固定安装在个所述支座(208)下壁,且两扇所述折叠门(209)均与所述第一滑槽(101)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防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流气机构(3)包括双输出马达(301)、第一输出筒(302)、安装罩(303)、四个转动圆槽(304)、四个转连座(305)、四个扇叶(306)、四个从动锥齿轮(307)、第二输出轴(308)以及主动锥齿轮(309),所述双输出马达(301)固定安装在所述气流槽(104)后部,所述第一输出筒(302)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输出马达(301)外输出端,所述安装罩(30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输出筒(302)前壁,四个所述转动圆槽(304)等距设置在所述安装罩(303)外壁,四个所述转连座(305)分别转动安装在四个所述转动圆槽(304)内,四个所述扇叶(306)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转连座(305)外壁,四个所述从动锥齿轮(307)分别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转连座(305)内壁,所述第二输出轴(308)固定安装在所述双输出马达(301)内输出端,所述主动锥齿轮(309)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输出轴(308)前部外壁,且所述主动锥齿轮(309)与四个所述从动锥齿轮(307)啮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防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墙(1)中部设置有滑门槽,且滑门槽与第一滑槽(101)高度相同又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防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推架(206)为外形呈侧放的阿拉伯数字七的连杆架与倾斜杆固定连接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防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208)由竖杆和方块固定连接而成,且竖杆上端与所述联动柱(207)外壁转动安装,方块与第二卡槽(102)滑动安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防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门(209)由钢架内
部填充珍珠岩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用防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输出马达(301)的外输出端呈圆筒状,内输出端呈轴状,外输出端和内输出端可各自独立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用防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罩(303)转动连接在所述气流槽(104)前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用防火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槽(104)贯穿隔断墙(1)。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用防火墙,其特征在于:两扇所述折叠门(209)与所述隔断墙(1)的滑门槽滑动密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用防火墙,具体涉及煤矿灭火技术领域,包括隔断墙,所述内安装有火势隔断机构和变速流气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火势隔断机构的安装,可拉动两扇折叠门沿第一滑槽向其内端滑动闭合,与隔断墙中部的滑门槽完全密封,在煤矿开采工作暂停时,减少矿井内空气流通,防止残煤自燃发火,在人们需要使用隔绝法灭火时,可减少空气流通,有利于火源因缺氧而熄灭,隔绝火势的效果好,实用性强;通过在气流槽内安装变速流气机构,可根据火情控制空气的流通量,以便将隧道内火烟和水蒸汽顺利地排出,灭火效果好,防止隧道内一氧化碳浓度过高造成的人员中毒、火情复燃和爆炸,安全性高。全性高。全性高。


技术研发人员:郝宇 秦江涛 余士才 程兴友 曾月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01.10
技术公布日:2022/12/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