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用自动化散热风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6136发布日期:2022-12-21 04:4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井下用自动化散热风窗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煤矿井下风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煤矿井下用自动化散热风窗。


背景技术:

2.在煤矿生产中,井下开采方式是最为重要的方式,井下开采指的是煤炭开采中与露天开采相对应的一种开采方式。与露天开采相比,井下开采技术的难度要高得多,但由于大多数煤矿都埋藏在地下,因此必须采用井下开采方式,地下煤矿井为了避免温度过高,通常会安装有散热风窗。
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煤矿井下用自动化散热风窗虽具有防尘网,但不便于对防尘网进行拆卸与安装,由于煤矿井下灰尘较大,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防尘网堵塞影响通风效果,需要定期对防尘网进行拆卸清理或更换使用,不方便对防尘网进行快速拆卸与维护。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不便于对防尘网进行拆卸与安装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用自动化散热风窗。
5.本技术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用自动化散热风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煤矿井下用自动化散热风窗,包括第一窗框,所述第一窗框包括支撑框架和边框,所述支撑框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滑台,所述滑台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窗;
7.所述边框的内壁开设有凹槽,所述边框位于所述凹槽的内壁活动卡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窗框,所述边框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边框位于所述收纳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卡条,所述卡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拨片,所述第二窗框的外壁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二窗框位于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
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将拨片向外侧拉动,带动卡条滑动至收纳槽的内部,便于将连接板从凹槽中拆卸下来,方便对防尘网进行清理或更换使用,利于对防尘网进行拆卸与安装,方便组合安装使用,利于减少防尘网堵塞影响通风效果的问题。
9.可选的,所述轴杆的一端贯穿支撑框架的外壁并延伸至防护窗的外壁,所述防护窗与第一窗框相互平行设置。
1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机和丝杆带动滑台和轴杆进行平移,便于带动防护窗进行开合,便于在需要时关闭进行防护使用。
11.可选的,所述防护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雨条,所述防护窗远离所述挡雨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一端呈向下倾斜设置。
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雨条便于减少雨水等通过防护窗连接处进入到内部,同时导流板便于引导雨水流出,便于起到防雨排水的作用。
13.可选的,所述第二窗框的外壁开设有预留槽,所述第二窗框位于所述预留槽的内壁活动卡接有防尘网板。
14.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防尘网板进行拆卸与安装,便于对防尘网板进行清理与更换。
15.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架的外壁和边框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导流台,所述导流台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结构。
1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流台便于起到引流排水的作用,减少雨水通过支撑框架和边框进入到内部。
17.可选的,所述收纳槽与卡条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固定杆的一端贯穿弹簧的内壁并延伸至卡条的内壁,所述连接板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卡条相匹配的卡槽。
1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利于增强卡条的回弹性,便于卡条自动回弹至初始位置,方便与卡槽卡合连接固定。
19.可选的,所述滑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所述支撑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所述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互为相反磁极。
20.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的磁吸连接,利于增强第二窗框与支撑框架连接的稳定性,便于对第二窗框的一侧进行限位和固定,方便快速固定使用。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2.1.本技术将拨片向外侧拉动,带动卡条滑动至收纳槽的内部,并将滑块向内侧滑动,使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相互分离,便于将连接板从凹槽中拆卸下来,方便将防尘网板从第二窗框中取出进行清理或更换使用,利于对防尘网板和第二窗框进行拆卸与安装,方便组合安装使用,利于减少防尘网堵塞影响通风效果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3.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电机、丝杆、滑台、轴杆和防护窗的相互配合使用,便于带动防护窗进行开合,方便打开进行通风使用或者关闭进行防护使用,方便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调节使用,增墙了装置的防护性和灵活性。
24.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挡雨条、导流板和导流台的相互配合使用,便于起到引流排水的作用,利于增强防护性,减少雨水通过支撑框架、边框和防护窗连接处进入到内部,便于起到防雨排水的作用。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整体的俯剖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支撑框架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整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第一窗框;2、支撑框架;3、边框;4、隔板;5、电机;6、丝杆;7、滑台;8、轴杆;9、防护窗;901、挡雨条;902、导流板;10、导流台; 11、凹槽;12、连接板;13、转轴;14、第二窗框;1401、预留槽;1402、防尘网;15、收纳槽;16、固定杆;17、卡条;18、弹簧;19、拨片;20、卡槽;
21、滑槽;22、滑块;23、第一磁块;24、第二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矿井下用自动化散热风窗,包括第一窗框1,第一窗框1包括支撑框架2和边框3,支撑框架2 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4,隔板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丝杆6,丝杆6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滑台7,滑台7 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轴杆8,轴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窗9,轴杆8的一端贯穿支撑框架2的外壁并延伸至防护窗9的外壁,防护窗9与第一窗框 1相互平行设置,通过电机5和丝杆6带动滑台7和轴杆8进行平移,便于带动防护窗9进行开合,便于在需要时关闭进行防护使用。
33.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和3,防护窗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雨条901,防护窗9远离挡雨条9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流板902,导流板902的一端呈向下倾斜设置,通过挡雨条901便于减少雨水等通过防护窗9连接处进入到内部,同时导流板902便于引导雨水流出,便于起到防雨排水的作用。
34.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和3,支撑框架2的外壁和边框3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导流台10,导流台10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结构,通过导流台10便于起到引流排水的作用,减少雨水通过支撑框架2和边框3进入到内部。
35.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和4,边框3的内壁开设有凹槽11,边框3位于凹槽11的内壁活动卡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转轴 13,转轴1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窗框14,第二窗框14的外壁开设有预留槽1401,第二窗框14位于预留槽1401的内壁活动卡接有防尘网板1402,方便对防尘网板1402进行拆卸与安装,便于对防尘网板1402进行清理与更换。
36.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边框3的一侧开设有收纳槽15,边框3位于收纳槽1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6,固定杆16的一端滑动连接有卡条 17,卡条1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拨片19,收纳槽15与卡条17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18,固定杆16的一端贯穿弹簧18的内壁并延伸至卡条17的内壁,连接板12的外壁开设有与卡条17相匹配的卡槽20,通过弹簧18利于增强卡条17的回弹性,便于卡条17自动回弹至初始位置,方便与卡槽 20卡合连接固定。
37.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和4,第二窗框14的外壁开设有滑槽21,第二窗框14位于滑槽2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22,滑块2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磁块23,支撑框架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磁块24,第一磁块23 和第二磁块24互为相反磁极,通过第一磁块23和第二磁块24的磁吸连接,利于增强第二窗框14与支撑框架2连接的稳定性,便于对第二窗框14的一侧进行限位和固定,方便快速固定使用。
38.将拨片19向外侧拉动,带动卡条17滑动至收纳槽15的内部,并将滑块22向内侧滑动,使第一磁块23和第二磁块24相互分离,便于将连接板 12从凹槽11中拆卸下来,方便将防尘网板1402从第二窗框14中取出进行清理或更换使用,利于对防尘网板1402和第二窗框14进行拆卸与安装,方便组合安装使用,利于减少防尘网堵塞影响通风效果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39.工作原理:
40.首先将第一窗框1安装在煤矿井下合适位置进行使用,先将拨片19向外侧拨动,带动卡条17滑动至收纳槽15的内壁,并对弹簧18进行挤压,再将连接板12与凹槽11卡合连接,松开拨片19,使卡条17自动回弹至初始位置并与卡槽20卡合连接固定,便于对第二窗框14进行组装和固定,再将第二窗框14的另一侧通过转轴13转动至与第一窗框1平行位置,并将滑块22向支撑框架2的一侧滑动,使第一磁块23和第二磁块24磁吸连接固定,便于对第二窗框14的另一侧进行限位和固定,通过防尘网板1402 起到防尘通风的作用,方便对连接板12和第二窗框14进行拆卸与安装,便于将防尘网板1402从第二窗框14中取出进行清理与更换,利于减少防尘网堵塞影响通风效果的问题。
41.通过电机5和丝杆6带动滑台7和轴杆8进行平移,从而带动防护窗 9向两侧滑动打开,便于进行通风使用,在下雨等情况时进行闭合防护使用,通过防护窗9便于进行遮挡和防护,通过挡雨条901便于减少雨水等通过防护窗9连接处进入到内部,导流板902和导流台10便于起到引流排水的作用,增强了装置的防护性。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