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运输系统

文档序号:33614803发布日期:2023-03-25 01:1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运输系统

1.本技术属于采矿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矿用运输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内,布设有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大型设备,工作面环境复杂,可操作空间狭小。
3.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井下回采工作面的设备、配件、管路等主要是人工搬运到预定地点。具体而言,一些煤矿的回采工作面运输巷铺设轨道进行运输,而回风巷道没有运输系统,当工作面开采时,回风巷道超前支护所使用的单体液压支柱等设备只能通过人工由运输巷经工作面搬运至回风巷。
4.由于工作面内有液压支架、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等大型设备,且液压支架设置于刮板运输机一侧,工人只能在液压支架与刮板输送机之间间隔的间隙行走。
5.受顶板高度限制,工人经过液压支架有时只能弯腰行走,同时,又由于液压支架底座上部较滑、液压支架间存在空隙,且在液压支架与刮板输送机之间的通道上还间隔设置有推移油缸,推移油缸表面湿滑,导致工人在上面行走时容易踩滑。
6.因此,通过液压支架与刮板输送机之间的通道进行人工搬运单体液压支柱工作极为困难,危险系数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运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矿工作面中人工搬运安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矿用运输系统,其包括:
9.电缆槽,沿采矿工作面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至少顶部开口设置,在所述电缆槽的顶部开口两侧形成有支撑面;
10.运输小车,包括车厢及设置于所述车厢底部两侧的行走轮,位于所述车厢两侧的所述行走轮之间的横向间距与所述电缆槽的顶部开口宽度相适配,各所述行走轮与所述支撑面抵接且能够在所述支撑面上滚动,从而使所述运输小车能够沿所述电缆槽的长度延伸方向移动。
11.可选地,所述电缆槽开口一侧设置有槽板,其中一所述支撑面形成于所述槽板顶部;所述电缆槽另一侧沿所述电缆槽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钢管栏杆,其中另一所述支撑面形成于所述钢管栏杆顶部。
12.可选地,所述行走轮为滑轮。
13.可选地,在所述车厢底部设置有两个限位板,至少一个所述行走轮转动设置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限位板的高度大于所述行走轮的直径,所述限位板用于限制运输小车偏离所述电缆槽的长度延伸方向。
14.可选地,与所述槽板顶部抵接的所述行走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限位板,所述
限位板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槽板的侧壁正相对。
15.可选地,在所述车厢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各设置有连接扣,所述连接扣用于连接相邻两辆所述运输小车。
16.可选地,所述车厢为前后两端开口设置的槽状。
17.可选地,在所述车厢中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车厢底部的螺丝孔和设置于所述车厢中的卡箍;所述卡箍一端与所述车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螺丝孔通过螺栓连接。
18.可选地,在所述车厢的一侧或两侧还转动设置有推移把手,所述推移把手能够转动至平行于所述车厢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
19.本技术提供的矿用运输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通过在工作面中的电缆槽上架设运输小车,如此,电缆槽既可以用于工作面中液压支架及刮板运输机所使用的电缆束的集合安放,也能用作运输小车的行驶轨道。当需要在工作面中搬运工件时,将待搬运工件放置于运输小车上,工人在液压支架与刮板运输机之间行走时推动运输小车沿电缆槽的支撑面滑动即可,如此,即使液压支架与刮板运输机之间的通道湿滑狭窄,由于工人并无负重,因此,工人行走推动运输小车时并无负重,行走时不易绊倒摔跤,从而能够提高运输作业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矿用运输系统在工作面中放置位置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矿用运输系统的立体图;
24.图3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运输小车的立体图;
25.图4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运输小车沿水平方向的剖面图;
26.图5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运输小车沿宽度方向的剖面图;
27.图6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运输小车沿长度方向的剖面图;
28.图7为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两辆运输小车串联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
32.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3.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6.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矿用运输系统进行说明。
37.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矿用运输系统,用于设置于工作面中。更具体地,矿用运输系统设置于工作面中刮板运输机300与液压支架400之间的间隙中。
38.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所述的矿用运输系统,包括电缆槽100和运输小车200。
39.具体而言,电缆槽100架设于刮板运输机300与液压支架400之间的间隙中。电缆槽100用于刮板运输机300和液压支架400各自电缆束的集合安放。进一步的,电缆槽100至少呈顶部开口设置,如此,在电缆槽100顶部开口两侧各形成有用于支撑运输小车200的支撑面101。
40.如此,一方面,电缆槽100的设置能够使得工作面中各设备的电缆束能够整布设,以提高工作面中整洁度,避免电缆束杂乱导致的安全性问题;另一方面,电缆槽100的设置也为运输小车200的设置行驶轨道。
41.运输小车200包括车厢210及设置于车厢210底部两侧的行走轮220。可以理解的是,在车厢210底部的同一侧至少设置有一个行走轮220。例如,在车厢210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行走轮220;或者,在车厢210底部一侧设置有一个行走轮220,在车厢210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行走轮220;亦或者,在车厢210底部两侧均设置有两个行走轮220。行走轮220与支撑面101相抵接,如此,支撑面101即行走轮220的行驶轨道。
42.具体而言,当需要在工作面中搬运工件时,将运输小车200放置于电缆槽100上并使行走轮220分别与支撑面101抵接,再将待运输工件放置于车厢210中,工人行走于液压支架400与刮板运输机300之间时顺带推动运输小车200沿支撑面101移动即可;而在不需要使用运输小车200时,可将运输小车200放置于支撑面101或搬离支撑面101。
43.如此,相比于工作面中传统的人工搬运方式,本技术采用前述的矿用运输系统,即使在行走通道狭窄、通道高度受限、且液压支架400与刮板运输机300之间设置有湿滑的推移油缸的情况下,由于工人行走于液压支架400与刮板运输机300之间的通道时并无负重,而仅仅是弯腰推动运输小车200移动即可,因此,工人踩空滑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大幅提高工人在工作面中搬运物件的作业安全性,同时也省时省力,能够有效提高搬运效率。
44.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电缆槽100开口一侧设置有槽板110,其中一支撑面101形成于槽板110顶部;电缆槽100另一侧沿电缆槽10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有钢管栏杆120,其中另一支撑面101形成于钢管顶部栏杆。具体的,槽板110设置于电缆槽100靠近刮板运输机300的一侧。
45.电缆槽100如此设置,在其靠近刮板运输机300一侧设置槽板110、在其另一侧设置钢管栏杆120,能够方便工人在液压支架400与刮板运输机300之间的通道中对电缆束进行布线操作,也能避免电缆束过于靠近刮板运输机300从而导致电缆束与刮板运输机300的刮
板链相接触而导致的磨损破损,从而提高供电的安全性。
46.进一步的,参考图4和图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行走轮220为滑轮。由于矿井中滑轮需求较大,行走轮220为滑轮,能够降低运输小车200的使用成本,也能方便运输小车200的拆装维护。
47.进一步的,参考图3、图5和图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车厢210底部设置有两个限位板230,至少一个行走轮220转动设置于两个限位板230之间,限位板230的高度大于行走轮220的直径,限位板230用于限制运输小车200偏离电缆槽100的长度延伸方向。
48.通过设置限位板230,并且,限位板230的高度大于行走轮220的直径,如此,当运输小车200放置于电缆槽100的支撑面101上时,限位板230的至少部分与电缆槽100的槽板110的侧壁或钢管栏杆120的侧部正相对,也即,限位板230能够防止运输小车200在支撑面101上移动时偏离支撑面101而导致的翻车事故。
49.具体而言,两个限位板230可以分别设置于车厢210底部两侧的行走轮220互相远离的一侧,也可以分别设置于车厢210底部两侧的行走轮220互相靠近的一侧,亦或者,两个限位板230还可以设置于同一各个行走轮220的相对两侧。
50.例如,参考图3、图5和图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限位板230分别设置于与槽板110顶部抵接的行走轮220的两侧,并且,限位板230的至少部分与槽板110的侧壁正相对。如此,当运输小车200沿支撑面101移动过程中出现偏移时,限位板230与槽板110相抵接从而能够限制运输小车200的行走轮220脱离支撑面101,从而能够避免翻车事故。
51.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3至图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车厢210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各设置有连接扣240,连接扣240用于连接相邻两辆运输小车200。
52.具体而言,连接扣240为圆环状,如此,连接扣240上能够形成供插销穿设的通孔;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同一车厢210前后两端的连接扣240错位设置。如此,在两辆或多辆运输小车200需要串联于一体时,待相邻两辆运输小车200在支撑面101上移动至连接扣240上各自通孔轴线重合时,将插销插设于两辆运输小车200正相对的两个连接扣240上,即可实现运输小车200的串联设置。
53.可以理解的是,参考图3、图5和图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车厢210为前后两端开口设置的槽状。车厢210如此设置,在需要对长条形工件(例如单体液压支柱500)进行搬运时,可将工件的两端分别放置于两辆运输小车200上,再将工件两端分别与车厢210固定连接即可。如此,运输小车200的适用范围更广,可转运工件的类型较多。
54.进一步的,车厢210在前述的设置基础上,车厢210前后端开口处可拆卸设置有挡板(图中未示出),如此,在搬运细碎工件时,可将挡板装设于车厢210前后端的开口处,从而防止运输小车200移动过程中工件从车厢210中滑落的情况出现。
55.进一步的,参考图3至图5,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车厢210中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车厢210底部的螺丝孔和设置于车厢210中的卡箍250;卡箍250一端与车厢2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螺丝孔通过螺栓连接。车厢210如此设置,在对长条柱状工件(例如单体液压支柱500)进行运输时,可通过卡箍250将工件固定于车厢210上,从而能够防止运输过程中工件出现滑移滚动的情况。
56.更进一步的,参考图3、图5和图7,在前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在车厢210的一侧或两侧还转动设置有推移把手260,推移把手260能够转动至平行于车厢210长度方向或宽度
方向。
57.如此,在需要推动小车沿支撑面101移动时,可将推移把手260转动至平行于运输小车200的宽度方向,从而方便工人推移;而在运输小车200无需进行运输作业时,若运输小车200仍放置于支撑面101上,则可将推移把手260转动至平行于运输小车200的长度方向,以避免对工作面中狭窄空间的占用,方便工人走动。
5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