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柔性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1972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柔性钻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井用钻具。
目前钻井用钻具的钻杆都是钢性的。井下动力机以泥浆为动力采用单头螺杆泵或涡轮钻具。在钻进中,需经常连接或卸开钻杆,增加作业时间和劳动强度;起钻时不能循环泥浆,易引起抽喷和缩径;起钻时间长,岩屑不能上返,再下钻时遇阻。以泥浆为动力,对泥浆要求高,动力机磨损大。尤其对深井的钻进,效率明显下降。只适用于1200米以内的钻进。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柔性三通道多节钻杆。钻杆下接由高压油驱动的液压马达。在钻进时,钻杆不转动。钻杆呈柔性可绕在滚筒上,起下钻时不用卸开或连接,泥浆可以正常循环。能明显增加经济效益和提高钻井效率。
结合附图1,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液压柔性钻具的钻杆是由泥浆通道8,高压油进油通道13,回油通道14和起加强作用的钢丝绳7组成的。两端用粘合剂和锥形套5分别固定在上、下接头体11、6,上、下接头之间各通道与钢丝绳的缝隙用耐高温橡胶10充填。钻杆外面缠绕反扭弹簧9,以抵制液压马达旋转时产生的扭力。结合附图2,液压马达属于变模数齿轮叶片液压马达,由钻杆泥浆通道下来的泥浆通过液压马达的泥浆通道27到达钻头后喷出。动力输出轴15的转动,是由进油道26来的高压液压油进入马达内,并作用在动力输出轴和配油轴齿轮20上,由于配油轴齿轮位置不变,因此作用在输出轴叶片齿上的液压力,推动输出轴顺时针旋转,随着轴的转动高压油腔容积增大,高压油不断输入,低压油腔的不断减小把低压油排入回油通道,工作后的低压油通过钻杆的回油通道返回地面,经加压后再回到液压马达,构成循环路线。
钢丝绳起吊拉作用,钢丝绳的两端分别用锥形卡套和压紧螺帽2固定在上、下接头体上。泥浆通道,高压油通道和回油通道的两端分别用锥形套固定在上、下接头体上。钻杆的连接靠旋转接箍1连接。
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钻具钻进时,钻杆不转动,可打定向井。由于钻杆是柔性的能绕在滚筒上,起下钻时不用卸开,提高钻进效率。泥浆在起钻时可以正常循环,能防止抽喷和缩径现像的发生。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本发明提供的钻具,可和各类型钻机配套使用。配套到大庆Ⅱ型-130钻机上可钻5000米深的井。


图1钻杆结构示意2液压马达结构示意例1旋转接箍2压紧螺帽3泥浆通道锥套4三片卡块5锥形卡套6下接头体7钢丝绳8泥浆通道9反扭弹簧10橡胶11上接头体12油路锥套13进油通道14回油通道14动力输出轴16马达下接头17反转限制器18O型密封圈19上、下端盖20配油轴齿轮21方壳体22马达上接头23输出轴轴套24马达上接头25回油路26进油路
27泥浆通道实施例按上述结构制造的液压柔性钻具,主要尺寸如下钻杆每节10000mm,直径φ140mm泥浆通道φ51mm进油、回油通道φ32mm钢丝绳φ22液压马达1按钮矩90kgf/M马达最大外径φ214mm叶片齿φ120mm叶片齿4个齿厚60mm模数为10小齿φ104mm齿数50模数为2配油轴齿轮φ54mm齿数25液压马达2按扭矩180kgf/M叶片齿φ120mm齿厚120mm模数10叶片齿4个小齿φ104mm模数为2齿数50配油轴齿轮φ54mm齿数2权利要求
1.一种由空心钻杆、液压马达组成的液压柔性钻具,其特征是空心钻杆外面由耐高温橡胶包裹的进油通道13、回油通道14、泥浆通道8、钢丝绳7组成,在钻杆下面有用高压油驱动的空心动力输出轴15,液压马达的上端接头有进油通道26和回油通道25,柔性空心钻杆与液压马达通过旋转接箍1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液压柔性钻具,其特征是空心钻杆外缠有反扭弹簧9。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井用钻具。该钻具的钻杆是由泥浆通道、高压油进油通道、回油通道和钢丝绳组成的,呈柔性可绕在滚筒上,起下钻时不用卸开或连接。泥浆可正常循环,能防止抽喷和缩径现象发生,液压马达用高压油驱动,钻进时,钻杆不转动,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钻进效率和增加经济效益。可和各类型钻机配套使用,配套到大庆Ⅱ型-130钻机上,可钻5000米深的井。
文档编号E21B17/20GK1035864SQ8910003
公开日1989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30日
发明者王维千, 王勇, 王晶 申请人:王维千, 王勇, 王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