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葫芦桩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6140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压葫芦桩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葫芦桩成型机,确切地说是一种可供建筑工地现场使用的砼桩成型机具,这种机具在基础施工中是最重要的机械。
由于基础加固砼承载桩又称根桩比普通直杆桩柱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而被广泛地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上,各种各样与其适配的成型机具也随之问世,例如本实用新型申请人首先发明并在1992年11月28日提出,专利号为92241515.3的一种液压根桩成型机就是其中最实用的。虽然这种成型机在施工现场因其使用方便、工效高和质量好一直受到普遍欢迎而争相采用,但是多年来的生产发展和实践也使该机面临新的挑战,需要进一步提高成型砼桩体的承载能力,进一步简化配套机具的结构和使用以及进一步提高施工时的工效等等。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液压葫芦桩成型机,使该机在使用、工效和质量上都有显著的提高,能较全面地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对基础施工提供可靠的保证,使其确实易于达到优质高产的效果。
实施本实用新型任务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如下所述液压葫芦桩成型机由一个侧根成型器、一个液压缸、一个换向阀和一个液压站组成,其中侧根成型器与液压缸是用一个联接结构组成整体的,并借助于一个吊车配合定位,而换向阀和液压站则设在一辆可跟随吊车到达施工现场的车上以提供成型动力并控制动力轴伸缩,上述侧根成型器由一个导套、一个动力轴、多个拉压板、多个定位板、多个滑板、多个定位环、多个下扩压板和多个上扩压板等组成,其中导套底部的一个环形槽上还设有一个对半合成圆形的承土盘,该承土盘也借助于螺栓和定位板固定连接,承土盘和液压缸的外径均略小于桩孔直径,上述侧根成型器成型机构是设置成能同时定位成型多排直角桩撑,排数以4-6为宜,最好为5排,而其径向尺寸则为桩孔直径的两倍。
本实用新型液压葫芦桩成型机和现有技术液压根桩成型机相比性能上有显著提高的体现,如下所述由于现有技术中侧根成型器和托力盘成型器的成型原理和结构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前者具有多排成型机构,而后者仅有一排位于最下面,因此完全可以二合一,在本实用新型液压葫芦桩成型机中就由侧根成型器在完成侧根成型的同时完成托力盘成型。此时为防止落土沉降在桩孔底部在导套底部设有一个承土盘来代替现有技术中在侧根成型器的下面吊接一个接土箱,从根本上消除了施工现场条件恶劣接土箱很容易被挤、砸、碰、压而变形损坏的情况发生。现有技术中液压缸下端面设有用来支撑桩机自重和根桩成型时方向向下拉力的托盘。实践表明是多余的,因为施工时液压根桩成型机始终用吊车配合,不用耽心其坠入地孔。有此托盘会挡住视线,使施工人员不易观察成型器的工作情况。而且,托盘防碍成型器沉入地孔,使成型深度受到限制,这就是本实用新型液压葫芦桩成型机承土盘和液压缸的外径均略小于桩孔直径的原因。在现有技术中托力盘成型器每完成一次成型收形操作后,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45°角,重复实施成型和收形操作,如此重复操作四次才能完成托力盘成型工作,此时侧根成型是在托力盘成型前进行,而且要借助于侧根成型器,具有多排桩节的承载桩每排仅有两个侧根。而本实用新型液压葫芦桩成型机则仅需在原位转动侧根成型器90°角一次,实施成型和收形操作共两次即能完成包含托力盘在内的葫芦桩全部成型工作,此时该桩由一个桩柱和多排桩节构成,每排桩节由四个直角桩撑组成,呈十字形分布。综上所述可知,在提高砼桩体的承载能力、简化配套机具的结构和使用以及提高施工时的工效等方面确实是相当显著的。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液压葫芦桩成型机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压葫芦桩成型机的总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压葫芦桩成型机成型的葫芦桩示意图。
图3为按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液压葫芦桩成型机的侧根成型器示意图。

图1所示,液压葫芦桩成型机由侧根成型器1、液压缸2、手动换向阀3和液压站4组成,其中侧根成型器1与液压缸2之间由联接结构18组成整体。液压站4和换向阀3提供成型动力并控制动力轴13伸缩。
如图2所示结合图3可知,在一个桩柱5上设有多排桩节,每排桩节上具有四个呈十字形分布的直角桩撑6,因而使该桩的外形象一个葫芦,由此大大增加了桩体在土层中的承载面积,使桩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有明显提高,充分发掘了桩柱的承载潜力。
如图4所示,在侧根成型器1的导套14底部一个环形槽上设有一个承土盘7。由动力轴13的伸缩使下扩压板8和上扩压板9向外挤扩成型或收形以实施葫芦桩的成型施工。镶嵌在动力轴13上的拉压板10随动力轴13的伸缩推或拉滑板15,而拉压板10和滑板15则通过螺栓连接,拉压板10伸出导套14的窗口11并在其内随动力轴往复平移。滑板15、定位板16、下扩压板8和上扩压板9通过销轴17铰接,定位板16和定位环12则用螺栓固定。
整个葫芦桩仅需经过两次成型加工,即可往桩孔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混凝土完成全部施工,而现有技术却需要五次成型加工,因此本实用新型葫芦桩成型机的工效有明显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液压葫芦桩成型机由一个侧根成型器、一个液压缸、一个换向阀和一个液压站组成,其中侧根成型器与液压缸是用一个联接结构组成整体的,并借助于一个吊车配合定位,而换向阀和液压站则设在一辆可跟随吊车到达施工现场的车上以提供动力并控制动力轴伸缩,上述侧根成型器由一个导套、一个动力轴、多个拉压板、多个定位板、多个滑板、多个定位环、多个下扩压板和多个上扩压板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导套(14)底部的一个环形槽上还设有一个对半合成圆形的承土盘(7),该承土盘也借助于螺栓和定位板(16)固定连接,上述侧根成型器(1)成型机构设置成能同时定位成型多排直角桩撑(6)而其径向尺寸则为桩孔直径的两倍。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葫芦桩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承土盘(7)和液压缸(2)的外径均略小于桩孔直径。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葫芦桩成型机,其特征在于,直角桩撑(6)的排数以4-6为宜,最好为5排。
专利摘要一种液压葫芦桩成型机由侧根成型器、液压缸、换向阀和液压站组成,其中成型器与液压缸组成整体借助吊车配合定位,换向阀与液压站设在车上,成型器由多排成型机构组成,导套底部设有承土盘,成型机构设成同时定位成型多排直角桩撑,其径向尺寸为桩孔直径两倍。该成型机在提高砼桩体承载能力,简化配套机具结构和使用以及提高施工时的工效等方面确实是相当显著的。
文档编号E02D5/42GK2210208SQ9421703
公开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94年7月19日
发明者郭世杰 申请人:郭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