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钢绞锚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8812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强钢绞锚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巷道、隧道、护坡等工程支护用装置。
自二十世纪初,喷射混凝土锚杆用于地下巷道、隧道等工程支护手段以来,锚喷支护得到迅速发展。六十年代国际上出现了粘结式锚固方法,七十年代开始,采用粘结组合式锚杆支护。1981年美国罗伯特·辛普森发明了用蜡纸包水的微粒与水泥结合剂的锚固卷,并配以杆体锚固地下巷道、隧道顶板的方法。近年来随着锚杆使用量的增加,国际上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锚杆。如瑞典的水力胀管摩擦式锚杆,在不少国家使用。全螺绞锚杆的锚固强度虽然较高,但由于它所用材质特殊,而且还要在其上轧制出特种螺绞,使加工制造工艺复杂,成本很高,难以普遍推广使用。多年来我国的锚杆支护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目前主要有木锚杆、倒楔式锚杆、水泥锚杆、管缝式锚杆、水力膨胀锚杆、树脂锚杆等。但它们在使用中均存在着锚固质量不高,杆体强度低,锚固强度低及锚杆操作安装复杂等方面的问题。目前锚固力较大的水力膨胀全摩擦式锚杆的锚固力只有80KN-100KN。随着地下开采的深度不断增加,开采断面的压力逐渐增大,现有锚杆支护方式已难以保证施工工程及人员的安全,急需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尤其是锚固强度高的新型支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锚固强度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用于地下巷道、隧道、护坡等工程支护的新型锚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该锚杆杆体由一组特制纲绞体组成,并在杆体上设有可调挡圈。当用动力安装杆体时,动力将带动杆体旋转并产生的离心力,使钢绞体自动扩散,形成麻花状,同时将已预先装入岩孔中的锚固剂卷,进行均匀地搅拌,并使锚固剂与钢绞体、锚固剂与岩石有机地粘结成一体。在杆体上设有可调节位置的挡圈的目的,主要是用于调节钢绞体扩散长度及杆体与岩孔粘接的长度,以便控制同一直径锚杆锚固力的大小和锚护强度,使同一直径的锚杆能适用于不同要求的支护要求。另外,根据具体支护工程的深度和压力大小,改变构成杆体的钢绞体数量(但最少为两股),或改变钢绞体直径大小的方法,来改变锚护强度和锚固力的大小,使这一新型锚杆更广泛地满足各种地下巷道、隧道、护坡、水利工程等的安全支护要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型式新颖、简单、紧凑、重量轻,使用安全方便。
2、适用面广,可用于各种地下开采、隧道建设、护坡等有支护要求的工程。
3、与目前使用的相同直径大小的锚杆相比,高强钢绞锚杆的拉拔力提高一倍以上。
4、加工制造简单,成本低,不到国外同等拉拔力锚杆价格的1/10。
5、使用寿命长,为同直径普通锚杆的2倍以上。
6、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若每年推广应用100万套,产值达2500万元,节约材料800吨,直接经济效益700万元。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高强钢绞锚杆总图图2--二股里浇外焊式钢绞锚杆图3--二股里浇外焊式钢绞锚杆剖面图图4--十九股X型锻压式钢绞锚杆图5--十九股X型锻压式钢绞锚杆剖面图图中1-螺母;2-托盘;3-连接体;4-杆体;5-挡圈;6-螺钉;7-锚固剂;8-钢绞体。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强钢绞锚杆总图。杆体4由一组钢绞体8组成,其上装有挡圈5,通过安装在挡圈5上的螺钉6调节挡圈5在杆体4上的位置。联接体3与杆体4刚性联接成一体。联接体3上加工有螺蚊,先安装托盘2然后拧上螺母1。锚固剂7是预先放置于岩孔内的,只有当动力带动联接体3和杆体4旋转时,才能与钢绞体8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从图2和图3可知,该高强钢绞锚杆,杆体4由二股钢绞体8构成,联接体3与杆体4为内浇外焊式刚性联接。图4和图5所示高强钢绞锚杆,联接体3与杆体4为X型锻压在一起的刚性联接。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联接体3与杆体4的刚性联接形式,还可采用化学粘接,过盈冷压、热压,异形剖面静配及单独的焊接、浇铸、锻压等刚性联结方式。杆体4可分别由三股、四股、五股、六股、七股、八股、九股、十股、十一股、十二股……等钢绞体8组成。只要杆体为钢绞体构成,均属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地下巷道、隧道、护坡等工程用高强钢绞锚杆,包括螺母(1)、托盘(2)、杆体(4)和锚固剂(7),其特征在于杆体(4)是由一组钢绞体(8)构成,在杆体(4)上设有挡圈(5),装有托盘(2)、螺母(1)的联结体(3)与杆体(4)刚性联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钢绞锚杆,其特征在于杆体(4)至少由二股钢绞体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钢绞锚杆,其特征在于联接体(3)与杆体(4)的刚性联接可采用内浇外焊,单独的浇铸、焊接、锻压、化学粘接、过盈冷压、热压,异型剖面静配,及上述两种以上方式组合等方法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钢绞锚杆,其特征在于挡圈(5)上设有螺孔,装有螺钉(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巷道、隧道、护坡等工程支护用高强钢铰锚杆。它采用钢绞体8构成杆体4,连接体3与杆体4刚性联接,并在杆体4上设有可调节位置的挡圈5。当动力带其旋转时,杆体4产生扩散离心力,使锚固剂7与钢绞体8、孔壁牢固粘接在一起。它结构合理,制造简单,适用面广。它的拉拔力和使用寿命均为国内普通锚杆的二倍以上,而其成本不到国外同等拉拔力锚杆价格的1/10,尤其适用深部矿压大顶板支护要求。
文档编号E21D21/00GK2280157SQ96248388
公开日1998年4月29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5日
发明者陈家业, 贾继献, 李法实 申请人:新汶矿务局总厂通防器材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