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于矿井内生产煤气的地下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90244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于矿井内生产煤气的地下气化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炭资源的开采,属采矿技术结构或装置。
现有于煤层直接生产煤气的地下气化炉,均由地面直接打钻孔形成,人员在地面操作气化过程,只能气化浅部煤层。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员在矿井内操作气化过程的地下气化炉,以解决人员在矿井内就近控制气化生产和深部煤层的气化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是1.地下气化炉由在被气化煤层或其底板的岩(煤)层内掘出的一条通风的操作巷道和被气化煤层内由巷道构成的气化炉组成,两者之间由隔离煤柱或岩柱隔绝;操作巷道内设有注气管线,注气管线以穿过隔离煤柱或岩柱的气化管,分别与气化炉的两个端点相连接,人员在该巷道内操作气化过程。
2.在操作巷道(1)内铺设集气管线,收集气化炉生产的煤气,并运出。
3.当煤气产量很大时,也可在被气化煤层或其底板的岩(煤)层内掘出一条独立的集气巷道,该巷道通过位于隔离煤柱或岩柱的气化管和煤气管与被气化煤层内由巷道构成的气化炉的两个端点相连接。
4.在被气化煤层或其底板岩(煤)层内,布置两条同方向的操作巷道,该两条巷道内均有注一集气管线,注一集气管线以穿过隔离煤柱或岩柱的气化管分别与被气化煤层内的气化炉的两个端点相连接;当一条操作巷道内的注一集气管线通过气化管向气化炉的一端注入气化物时,气化炉生产的煤气经气化管排入另一条操作巷道内的注一集气管线。
5.在被气化煤层内掘一条与操作巷道同方向的辅助巷道,由辅助巷道向操作巷道钻两个气化钻孔,再由辅助巷道向气化钻孔分别钻两个交叉贯通钻孔,构成钻孔气化炉。
6.操作巷道和辅助巷道均布置于被气化煤层底板岩(煤)层内,由操作巷道和辅助巷道各掘两条岩石巷道进入被气化煤层,再于煤层内钻气化钻孔和交叉贯通钻孔,构成钻孔气化炉7.操作巷道布置在被气化煤层底板岩(煤)层内,由操作巷道向被气化煤层钻两排辅助钻孔进入煤层,各辅助钻孔在煤层的两排孔底,构成气化炉。
本发明的优点是提供了于矿井内人员在巷道内就近操作气化生产的地下气化炉,操作安全,解决了气化深部煤层的技术和经济问题。
图1为操作巷道位于被气化煤层内的地下气化炉示意图;图2为操作巷道位于被气化煤层底板的岩(煤)层内的地下气化炉示意图;图3为独立集气巷道的地下气化炉示意图;图4为有两条操作巷道的地下气化炉示意图;图5为采用被气化煤层内辅助巷道形成地下气化炉的示意图;图6为操作巷道和辅助巷道位于被气化煤层的底板岩(煤)层内的地下气化炉示意图;图7为操作巷道位于被气化煤层的底板岩(煤)层内,采用辅助钻孔形成地下气化炉的示意图;实施本发明的最好途径是在现有的生产矿井直接生产煤气。
结合


如下附图1 操作巷道1位于被气化的煤层内,其内铺设注气管线2和集气管线3,这两条管线分别以穿过煤柱的气化管4和5连通气化炉ABCD的两个端点A和D。T1、T2、T3和T4为阀门。V表示矿井通风风流方向。
附图2 操作巷道1位于被气化煤层的底板岩(煤)层内,气化管4和5穿过隔离岩柱分别联通气化炉ABCD的两个端点A和D。
附图3 图中6为一条独立的集气巷道,以穿过隔离煤柱或岩柱的煤气管7和8分别与气化管4和5联通。G表示煤气流动方向。
附图4 1-1和1-2为操作巷道,巷道内分别有注一集气管线2-1和2-2,并分别以气化管4-1和4-2连通被气化煤层内的气化炉ABCD的两个端点A和D。23为采空区,22-1和22-2为隔离煤柱或岩柱。
附图5 图中9为被气化煤层内的辅助巷道,10和11为煤层内的气化钻孔,12和13为煤层内的交叉贯通钻孔,上述4条钻孔构成气化炉ABCD。
附图6 操作巷道1和辅助巷道9位于被气化煤层的底板岩(煤)层内,14、15和16、17为通达煤层的岩石巷道,在煤层内钻气化钻孔10、11和交叉贯通钻孔12、13,构成气化炉ABCD。
附图7 操作巷道1位于被气化煤层的底板岩(煤)层内,18、18-1……和19、19-1……为由操作巷道1向煤层所钻两排辅助钻孔,其于煤层内的两排孔底20-1、20-2……和21-1、21-2……构成气化炉ABCD。
权利要求
1.一种于矿井内生产煤气的地下气化炉,其特征在于由在被气化煤层或其底板岩层或煤层内掘出的一条通风的操作巷道(1)和被气化煤层内由巷道构成的气化炉(ABCD)组成,两者之间由隔离煤柱或岩柱隔绝;操作巷道(1)内设有注气管线(2),注气管线(2)以穿过隔离煤柱或岩柱的气化管(4、5)分别与气化炉(ABCD)的两个端点(A、D)相连接。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于矿井内生产煤气的地下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操作巷道(1)内铺设收集气化炉(ABCD)生产的煤气的集气管线(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于矿井内生产煤气的地下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在被气化煤层或其底板的岩层或煤层内掘一条独立的集气巷道(6),集气巷道(6)通过位于隔离煤柱或岩柱的气化管(4、5)和煤气管(7、8)与煤层内由巷道构成的气化炉(ABCD)的两个端点(A、D)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于矿井内生产煤气的地下气化炉,其特征为于被气化煤层内或其底板岩层或煤层内布置两条同方向的操作巷道(1-1、1-2);两条操作巷道(1-1,1-2)内均设有注一集气管线(2-1,2-2),注一集气管线(2-1、2-2)分别以穿过隔离煤柱或岩柱的气化管(4-1、4-2)与被气化煤层内的气化炉(ABCD)的两个端点(A、D)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一种于矿井内生产煤气的地下气化炉,其特征在于在被气化煤层内掘一条与操作巷道(1)同方向的辅助巷道(9),由辅助巷道(9)向操作巷道(1)钻两个气化钻孔(10、11),再由辅助巷道(9)向气化钻孔(10、11)分别钻两个交叉的贯通钻孔(12、13),形成气化炉(ABCD)。
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于矿井内生产煤气的地下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操作巷道(1)和辅助巷道(9)均布置在被气化煤层底板岩层或煤层内,由操作巷道(1)和辅助巷道(9)各掘两条岩石巷道(14、15和16、17)进入煤层,再于煤层内钻气化钻孔(10、11)和交叉贯通钻孔(12、13),构成气化炉(ABCD)。
7.如权利要求1、2、3所述的一种于矿井内生产煤气的地下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操作巷道(1)布置在煤层底板的岩层或煤层内,由操作巷道(1)向被气化煤层钻两排辅助钻孔(18、18-1……,19、19-1……)进入煤层,各辅助钻孔在煤层的两排孔底(20-1、20-2……,21-1、22-2……),构成气化炉(ABCD)。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于矿井内生产煤气的地下气化炉,由布置在被气化煤层或其底板的岩(煤)层的操作巷道1,铺设在操作巷道1内的注气管线2和集气管线3,以及被气化煤层内由巷道或钻孔构成的气化炉ABCD构成。注气管线2通过穿过隔离煤柱或岩柱的气化管4和5与气化炉ABCD相连接,集气管线3收集气化炉生产的煤气,并运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地下气化炉,允许人员在矿井内就近操作气化生产,操作安全,解决了气化深部煤层的技术和经济问题。
文档编号E21B43/295GK1298058SQ9912508
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6日
发明者柴兆喜 申请人:柴兆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