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拱架间纵向力的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3957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拱架间纵向力的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拱架间纵向连接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增强拱架间纵向力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初期支护是修建隧道中的关键环节,特别地,软岩隧道变形大是目前地下工程隧道施工存在的一个技术难题,而稳定的初期支护体系正是解决软岩隧道中施工难的重点。传统支护系统中,采用在拱架之间焊接连接筋的方法,用来连接拱架加强支护系统的稳定性,这种支护的缺点是由于连接筋的受力面积小,受力强度不高,故而在围岩等级低的软岩隧道中易发生变形,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增强拱架间纵向力的支护结构。
[0004]为完成其发明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种增强拱架间纵向力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护结构主要包括附带圆孔的工字钢拱架(I)和圆柱形空心钢管(2)以及开口销(3);所述的附带圆孔的工字钢拱架
(I)为在两榀工字钢拱架上开出若干相同位置的圆孔;所述的空心钢管(2)为每一端端头处分别开出两个贯穿孔的圆柱形空心钢管;所述的开口销(3)为标准件。
[0006]所述附带圆孔的工字钢拱架(I),以60cm的间距均匀地在两榀拱架的相同位置上分别开出6cm的圆孔。
[0007]所述空心钢管(2)的外径为5cm,长为55cm,在端头处分别开两个相隔2cm直径为5mm的贯穿孔,另一端按照相同规格对称开孔。
[0008]所述开口销(3)为公称直径5mm、长55mm的开口销:销GB/T 10X50。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越性:
[0010]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增强拱架间纵向力的支护结构,解决了软岩隧道中拱架变形后,连接筋因受力强度小而发生变形断裂,造成支护系统失稳的问题,加强了拱架的整体性,保证了隧道施工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附带圆孔的工字钢拱架。
[0012]图2是圆柱形空心钢管。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用来限位的开口销。
[0015]图中,1、附带圆孔的工字钢拱架;2、圆柱形空心钢管;3、开口销;4、圆孔;5、限位孔。具体实施例
[0016]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
[0017]—种增强拱架间纵向力的支护结构,所述的支护结构主要包括附带圆孔的工字钢拱架I和圆柱形空心钢管2以及开口销3。
[0018]如图1所示,所述的附带圆孔的工字钢拱架I在制作时,以60cm的间距均匀地在两榀拱架上的相同位置开出6cm的圆孔4。
[0019]如图2所示,所述的空心钢管2外径为5cm,长为55cm,在端头处分别开两个相隔2cm直径为5mm的限位孔5,另一端按照相同规格对称开孔。
[0020]如图3所示,连接时,在附带圆孔的工字钢拱架架设完毕后,将圆柱形空心钢管I穿入相邻拱架对应的圆孔4中,然后在圆柱形空心钢管靠近与拱架相连的两端分别插入开口销3,并将开口销下端弯折成钩状,使空心钢管的每一端都有两个开口销前后锁定工字钢拱架,以防止拱架晃动。
[0021]如图4所示,所述的开口销3为公称直径5mm、长55mm的开口销:销GB/T 10X50。
【主权项】
1.一种增强拱架间纵向力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护结构主要包括附带圆孔的工字钢拱架(I)和圆柱形空心钢管(2)以及开口销(3);所述的附带圆孔的工字钢拱架(I)为在两榀工字钢拱架上开出若干相同位置的圆孔;所述的空心钢管(2)为每一端端头处分别开出两个贯穿孔的圆柱形空心钢管;所述的开口销(3)为标准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拱架间纵向力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附带圆孔的工字钢拱架(I),以60cm的间距均匀地在两榀拱架的相同位置上分别开出6cm的圆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拱架间纵向力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圆柱形空心钢管(2)的外径为5cm,长为55cm,在端头处分别开两个相隔2cm直径为5mm的限位孔,另一端按照相同规格对称开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拱架间纵向力的支护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开口销(3)为公称直径5mm、长55mm的开口销:销GB/T 10X5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拱架支护结构,结构装置主要包括主体附带圆孔的工字钢拱架(1)和空心钢管(2)以及标准件开口销(3);所述的主体工字钢拱架(1)为两榀在相同位置开出圆孔的工字钢拱架;所述的空心钢管(2)分别穿入相邻两榀工字钢拱架事先打好的圆孔中;所述的开口销(3)为四个且分别插入两榀工字钢拱架的前后两侧。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及地下工程工字钢拱架纵向连接技术,优点是最大程度地加强了前后拱架之间的纵向连接,更适用于软岩地区隧道的支护,而且利用标准件,制作方便,操作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大面积推广。
【IPC分类】E21D11/18
【公开号】CN205225282
【申请号】CN201521008910
【发明人】李梓源, 王亚朋, 陈吉辉
【申请人】山东科技大学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