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气筒的可折收式手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0386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气筒的可折收式手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使用在诸如自行车打气筒的可折收式手把装置。
图5所示的公知打气筒可折收式手把结构,是在一设于气筒A的轴杆B端部以轴梢C枢接一手把D,该手把D的侧壁则设有一宽度大于该轴杆B直径且只贯通手把一端的沟槽D1;其在不使用时,可以将手把D与轴杆B相对旋转,让轴杆B通过沟槽D1而容纳于手把D内部,进而使得手把D与气筒A位于同一直线,使用者可以直接以此状态收藏或携带,也可以直接握住该手把而操作轴向运动,让气筒A内的活塞将空气从气筒一端的出气嘴打出。但是因为这种操作方式会因为轴杆B的行程受到手把D的底端D2限制而缩短,使得气筒内的容积减少,导致出气量不足,因此一般在使用时是先将轴杆B旋转出手把D,使得轴杆B与手把D共同构成「L」形状,藉以让轴杆B的行程不会受到限制而充份发挥气筒的容积效率;但是手把与轴杆呈L形的状态,对于使用者而言,会因为手把D与轴杆B之间存在着力矩的原因而不好操作,因而有加以改进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解决公知打气筒的可折收式手把在展开成与轴杆构成L形时不容易操作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在于解决公知打气筒的可折收式手把在手把折收后仍然无法将体积缩小到最低程度而不便于携带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手段,是在手把的侧壁开设贯通手把两端的沟槽,设于气筒的轴杆一端则藉由旋转体枢接在该手把的一端,藉以可将气筒从手把的一端穿入手把内收纳以减小整体打气筒的体积;该气筒也可以从手把内拉出,然后将手把旋转一百八十度而与轴杆成一直线,让使用者可以一手握持气筒,另一手握持手把以操作轴杆做轴向运动而由气筒一端的出气嘴打出空气,并且不影响气筒的容积效率。
本实用新型另外在手把与气筒之间设置藉由凸环与凹环配合卡掣的结构,使得气筒收纳于手把内时获得进一步的定位效果。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气筒的可折收式手把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气筒,其设有连接于活塞的轴杆,该轴杆延伸出气筒外的端部设有一旋转体,该旋转体设有一穿孔;-手把,为一中空的管体,该手把的内径可以容纳所述的气筒,该手把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槽口与一开口,且手把的长度几乎等于所述气筒的长度,该手把的侧壁设有从该槽口沿着手把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到开口处的沟槽,且该沟槽与槽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轴杆的直径,且在该手把设有贯通相对两侧壁的洞孔;所述旋转体穿入该手把内,以轴梢穿过手把的洞孔与旋转体的穿孔而将手把与旋转体枢接,以使手把与旋转体可以相对地旋转。所述气筒的外表面设有凸环,且在该手把的内径设有凹环,藉以使得气筒收纳于手把内时,得以利用该凸环与凹环相互嵌合而固定。
与公知的可折收式打气筒手把装置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在将手把与轴杆展开成一直线以操作打气时不会减少气筒的容积效率,而且操作打气时较为容易;而将气筒收缩于手把内后可以使整体体积缩得更小,更容易携带及收藏。
图2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将设在轴杆的旋转体枢接于手把内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将手把旋转一百八十度而使轴杆收纳于手把内的立体图。
图4为显示本实用新型将气筒推入手把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为公知可折收式打气筒的结构的立体图。图中1 气筒11出气嘴12穿孔13轴杆131 旋转体132 穿孔14凸环2 手把20内空间21沟槽22洞孔23凹环24槽口25开口3 轴梢所述的手把2是为一中空的管体而在两端分别具有一槽口24(该槽口24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U形状)与一开口25,且手把2的长度几乎等于气筒1的长度;该手把2的侧壁设有从该槽口24沿着手把2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到开口25处的沟槽21,且该沟槽21与槽口24的宽度大于所述轴杆13的直径,在该手把2接近槽口24的适当位置设有贯通相对两侧壁的洞孔22;手把2的内空间20可以容纳所述的气筒1。所述结合在轴杆13的旋转体131是由手把2的开口25穿入内径后而使其穿孔132对应于洞孔22后,再以一轴梢3穿过手把2的洞孔22与旋转体131的穿孔132,以将旋转体131与手把2枢接,让手把2与轴杆13可以相对地旋转。
藉由前述的结构,当不使用打气筒时,可以将手把2相对于气筒1旋转而使开口25朝向气筒1(如图3所示),然后将气筒1从开口25推入手把2的内空间20中而将气筒1收纳于手把2内部(如图4所示),如此可以将整体打气筒的体积缩到最小程度而便于携带、收藏。当需要使用打气筒时,则可以将气筒1拉出手把2(如图3所示的状态),然后将手把2旋转以使轴杆13穿出沟槽21,直到手把2旋转一百八十度而使轴杆13进入槽口24内以将轴杆13稳固在手把2(如图2所示的状态),藉以延长轴杆13的长度,而且使得手把2与轴杆13位于同一直线,在这种状态下,使用者以一手握持气筒1,另一手直接握持手把2,即可以很方便地操作轴杆13做轴向运动以进行打气工作。
另外,为了使气筒1收纳于手把2内后获得进一步的定位效果,本实用新型在气筒1的外壁面适当位置设有环周的凸环14,而手把2的内径适当位置则设置对应该凸环14的凹环23;藉由这种结构,当气筒1完全收纳于手把2内后,可以利用该凸环14弹性挤迫进入该凹环23而定位;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将凸环14设在接近出气嘴11的位置,而凹环23则设在接近开口25的位置,如此可以使手把2与气筒1获得良好的组合定位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具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因此,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做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打气筒的可折收式手把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一气筒,其设有连接于活塞的轴杆,该轴杆延伸出气筒外的端部设有一旋转体,该旋转体设有一穿孔;一手把,为一中空的管体,该手把的内径可以容纳所述的气筒,该手把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槽口与一开口,且手把的长度几乎等于所述气筒的长度,该手把的侧壁设有从该槽口沿着手把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到开口处的沟槽,且该沟槽与槽口的宽度大于所述轴杆的直径,且在该手把设有贯通相对两侧壁的洞孔;所述旋转体穿入该手把内,以轴梢穿过手把的洞孔与旋转体的穿孔而将手把与旋转体枢接,以使手把与旋转体可以相对地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气筒的可折收式手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气筒的外表面设有凸环,且在该手把的内径设有凹环。
专利摘要一种打气筒的可折收式手把装置,其包括一设有轴杆的气筒与一中空的手把,所述轴杆的一端是连接于设在气筒内的活塞,轴杆的另一端设有旋转体,并且将该旋转体枢接在该手把的内径中;所述手把的侧壁设有一宽度大于该轴杆直径的沟槽;所述气筒可以从手把的一端穿入手把内以减小打气筒的体积;该气筒也可以从手把内拉出,然后将手把旋转一百八十度而与轴杆成一直线,可以一手握持气筒,另一手握持手把以操作轴杆做轴向运动而由气筒一端的出气嘴打出空气。
文档编号F04B33/00GK2597706SQ0320031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3日
发明者黄英哲, 黄俊铭 申请人:黄英哲, 黄俊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