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6473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涡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在纵型的密封容器内收纳电动元件和由 该电动元件驱动的涡旋压缩元件,将从安装在构成密封容器的端盖的吸入管 吸入的制冷剂通过涡旋压缩元件进行压缩,并从安装在构成密封容器的容器 主体的排出管排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该种涡旋压缩机的构成为,在纵型的密封容器内收纳电动机(电 动机构成的电动元件)和由该电动元件驱动的涡旋压缩元件,将从安装在构 成密封容器的端盖的吸入管吸入的制冷剂通过涡旋压缩元件进行压缩,并从
安装在构成圓筒形的容器主体的排出管排出。在密封容器的下部设有例如三 个用于立设该密封容器的支承脚。设在该涡旋压缩机的吸入侧的吸入管临近 三个支承脚中的一个而设置,而且,排出管设在吸入管的相反侧,即排出管 设置在以容器主体的轴心为中心与吸入管相对的位置。(参照专利文献1 )。
设置在这种的涡旋压缩机的吸入侧的 一般的吸入管为了减少制冷剂气体 的流通阻力,吸入管的直径构成为比排出管的直径大。另外,吸入管设置于 相对于端盖的中心线的一侧,而且,排出管设置在相对于端盖的中心线与吸
入管以180度相对的位置的另一侧。另外,在支承脚的下部设有用于吸收涡 旋压缩机的运转时的振动的弹性部件。
专利文献1:(曰本)特开昭63-205488号公报
然而,在滿旋压缩机运转、电动机启动时,在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的反 方向对密封容器施加反作用力。在该情况下,由于在强度上吸入管最强,因 此,密封容器以吸入管为中心围绕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旋转。而且, 由于在支承脚上设有弹性部件,因此,密封容器通过该反作用力以吸入管为 中心在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进行位移。因此,存在距吸入管最远的位 置的排出管的位移量变大,应力集中在直径较小的排出管上,从而带来排出 管折损等损伤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现有的技术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 旋压缩机,其可以通过电动元件启动时的反作用力使密封容器位移,从而有 效防止或抑制排出管损伤。
即,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涡旋压缩机,其在纵型的密封容器内收纳电动机 元件和由该电动元件驱动的涡旋压缩元件,将从安装在构成密封容器的端盖 的吸入管吸入的制冷剂通过涡旋压缩元件进行压缩,并乂人安装在构成密封容 器的容器主体的排出管排出,其特征在于,吸入管位于相对于端盖的中心线 的一侧,排出管位于中心线一侧的容器主体。
另外,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经由弹性材料 支承密封容器的多个支承脚,至少两个支承脚配置在距吸入管最远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排出管位于自支承脚的 垂直上方离开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由于本发明的涡旋压缩机在纵型的密封容器内收纳电动机 元件和由该电动元件驱动的涡旋压缩元件,将从安装在构成密封容器的端盖
器的容器主体的排出管排出,其中,吸入管位于相对于端盖的中心线的一侧, 排出管位于中心线一侧的容器主体,因此,例如与现有技术那样使吸入管位 于相对于端盖的中心线的一侧、使排出管位于另一侧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小 排出管的位移量,该排出管的位移量是伴随在电动机元件启动时的旋转方向 的反方向施加的反作用力引起的密封容器的位移而产生的位移量。由此,可
有效防止折损等损伤的发生。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具备经由弹性材料支承密封容器的多个 支承脚,至少两个支承脚配置在距吸入管最远的位置,因此,可以减小涡旋 压缩机启动时的每一个支承脚的弹性材料的变形量,可以大幅提高弹性材料 的耐久性。由此,也可以提高支承脚的弹性材料的耐久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排出管位于自支承脚的垂直上方离开的 位置,因此,可以防止例如用螺栓固定支承脚时排出管成为障碍等的不良情 况。由此,可以顺利地进行支承脚的螺栓固定,可以大幅提高固定涡旋压缩

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备涡旋压缩元件的内部高压型涡旋压缩
;^的纵剖侧面图2是表示本发明 一 实施例的具备涡旋压缩元件的内部高压型涡旋压缩 才几的正面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涡旋压缩机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涡^走压缩枳j
2密封容器
4容器主体
4 A端盖
4B底部
20电动元件
28支承架
10涡》走压缩元件
12固定涡旋件
14摆动涡旋件
50排出管
51吸入管
70支承脚
72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于,防止蓄积涡旋压缩机启动时的位移引起的应力 而致使排出管折损等不良情况。通过吸入管配置在相对于端盖的中心线的一 侧,将排出管配置在同一侧的容器主体上,从而解决蓄积位移引起的应力而 致使排出管损伤等不良情况。
实施例
接着,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叙述。图l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备涡旋压缩元件10的内部高压型涡旋压缩一几1的纵剖侧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具备涡旋压缩元件IO的内部高压型涡旋压缩机
1的正面图,图3表示图2所示的涡旋压缩机1的平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涡旋压缩机1为内部高压型压缩机,如图1所示,通过由 钢板构成的纵型圆筒状的密封容器2、配置收纳在该密封容器2的内部空间的 电动元件20、及位于该电动元件20上侧且通过该电动元件20的旋转轴22 驱动的涡旋压缩元件IO构成。该密封容器2以底部为油槽6,并由收纳电动 元件20 (电动机)和涡旋压缩元件10的容器主体4、以封闭该容器主体4的 上部开口的方式安装的碗状的端盖4A、以封闭容器主体4的底部开口的方式 安装的碗状的底部4B构成。
在密封容器2内设有上支承架(支承架)28,通过该上支承架28将密封 容器2内划分为排出室42和电动元件室43。该排出室42形成于上支岸义架28 的端盖4A侧(上侧),电动元件43形成于上支承架28的底部4B侧(下侧)。 具体来说,排出室42形成在涡旋压缩元件10与端盖4A之间。
在该情况下,在上支承架28的周缘部形成有向电动元件20侧突出的多 个(实施例中为4处)台座部28A,将各台座部28A以焊接W固定在密封容 器2的容器主体4上。另外,在上支承架28的对应于后述的轴支承部30附 近的容器主体4(密封容器2)上焊接固定有由金属管构成的排出管50,该排 出管50向容器主体4内延伸规定尺寸,并向上支承架28下侧的电动元件室 43内开口 。
另外,涡旋压缩元件10由固定在上支承架28的固定涡旋件12、相对于 该固定涡旋件12如后述那样不自转而进行旋转运动的摆动涡旋件14构成, 在使固定涡旋件12与摆动涡旋件14相互啮合的状态下,在该固定涡旋件12 与摆动涡旋件14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形成有压缩空间16 (压缩室)。固定涡 旋件12由圆板状的镜板12A和直立在该镜板上且形成为渐开线或近似渐开线 的曲线的搭接部12B构成,在其中心部具备排出口 17,在外周部 具备吸入口 18。
吸入管51从垂直方向贯通密封容器2的端盖4A与该吸入口 18连接,该 吸入管51位于相对于端盖4A的中心线的一侧(例如后述的多个支tR脚70 中的一个支承脚70侧)。另外,与排出口 17连通的排出室42经由涡旋压缩 元件10 (固定涡旋件12和摆动涡旋件14 )和密封容器2内面(端盖4A及容说
器主体4的内面)之间构成的连通路34与电动元件室43连通。
另夕卜,摆动涡旋件14由圆板状的镜板14A、直立在镜板14A上且形成为 与固定涡旋件12的搭接部12B同一形状的4荅接部14B、突出形成于镜板14A 的搭接部14B的反面且中心具备凸台孔的凸台29构成。而且,在所述上支承 架28的中央部形成有连续向下方延伸的轴支承部30,在该轴支承部30上支 承有旋转轴22。
另外,在旋转轴22的下部设有油泵76。该油泵76通过旋转轴22的旋转 将贮存在密封容器2内底部(底部4B)内构成的油槽6的油吸起,并经过形 成在旋转轴22内的油通路22C供给到涡旋压缩机1的滑动部(旋转轴22与 轴支承部30之间,后述的偏心轴22A与凸台29之间,摆动涡旋件14与上支 承架28之间等)。
所述电动元件20由具备线圈且固定(例如烧嵌)在所述密封容器2的容 器主体4内面的定子23、在定子23内旋转的内装有磁铁的转子25构成,在 该转子25的中心嵌合有所述旋转轴22。而且,旋转轴22的下部(转子25 的底部4B侧)轴支承在作为副轴支承的下支承架52。该下支承架52也在电 动元件20的下侧通过焊接W固定在密封容器2的容器主体4上。
在构成电动元件20的旋转轴22的上部顶端设有与该旋转轴22的轴芯错 开规定尺寸的偏心轴(销)22A,该偏心轴22A可旋转地被插入所述摆动涡 旋件14的凸台29的凸台孔内。另外,固定涡旋件12通过多根螺栓7S (图示 中只图示一根)固定在上支承架28上,摆动涡旋件14通过由奥德姆(才乂L 夕、、厶)环41及奥德姆键构成的奥德姆机构支承于上支承架28。由此,摆动涡 旋件14以相对于固定涡旋件12不自转而进行旋转运动的方式构成。
即,摆动涡旋件14通过相对于旋转轴22的轴芯偏心的偏心轴22A,马区 动相对于该旋转轴22的轴芯偏心插入的凸台29,通过奥德姆环41以相对于 固定涡旋件12不自转的方式在圓轨道上公转。而且,通过公转,固定涡旋件 12和摆动涡旋件14使形成于搭接部12B与搭接部14B之间的月牙状的多个 压缩空间16从外方朝向内方逐渐缩小。由此,制冷剂气体从吸入管51被吸 入到压缩空间16内。并且,^皮吸入的制冷剂气体将压缩空间16从外方向内 方逐渐压缩而成为高压气体,从排出口 17向排出室42排出。
另一方面,构成电动元件20的定子23固定在密封容器2 (容器主体4) 内面,而且,在定子23的周缘部构成有与容器主体4的内壁的规定间隙23A(空间)。该间隙23A在定子23的周围四处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形成,间隙23A 以外的定子23的周围固定在容器主体4的内壁上。而且,所述电动元件室43 经由在定子23与密封容器2内面之间的间隙23A (通路)与下部的油槽6连 通。另外,电动元件室43的空间上部贯通密封容器2与在轴支承部30的附 近开口的排出管50连通。
另外,在所述上支承架28的下面,设有从该上支承架28向电动元件20 侧延伸且围绕在所述轴支承部30的周围的遮蔽板54。该遮蔽板54按与所述 轴支承部30隔开规定的间隔设于所述轴支承部30的外侧。详细来说,遮蔽 板54在定子23的线圈端24的内侧与转子25的上方的相同区域对应或对应 于该区域的更外侧(参照图1)。遮蔽板54其上部固定在上支承架28的下面, 而且,遮蔽板54的下端从成为电动元件20上端的定子23的线圈端24的上 面稍向下方延伸(实施例中延伸至转子25上面与定子23的线圈端24的上面 的大致中间位置)。另外,B是安装在转子25的上面的平衡器,位于遮蔽板 54的内侧。
另一方面,在所述连通3各34的下侧设有导向部件(气流偏向部件)44。 该导向部件44将从排出口 17向排出室42内排出且经连通路34朝向下方的 制冷剂气体的流动方向变更为遮蔽板54方向及/或沿着容器主体4 (密封容器 2)内面的水平方向,并经过电动元件20的线圈端24上方的遮蔽板54与容 器主体4(密封容器2)内面之间的气体路径P,导向排出管50的方向。
该涡旋压缩机1的排出管50连接在未图示的外部的冷凝器的入口侧,吸 入管51连接在未图示的外部的蒸发器的出口侧。而且,通过该涡旋压缩机l 和所述冷凝器、未图示的减压装置及所述蒸发器构成公知的制冷剂回路。另 外,在该冷凝剂回路内封入规定量的制冷剂气体。而且,重复从涡旋压缩元 件10的排出口 17排出的制冷剂气体通过排出室42及连通路34到达电动元 件室43内,从电动元件室43内流出,从排出管50依次流入所述冷凝器、减 压装置、蒸发器,从吸入管51返回涡旋压缩元件10的吸入口 18的循环。
接下来,对涡旋压缩机1的制冷剂气体和油的流动的概况进行说明。对 电动元件20的定子23 (线圈)通电,当转子25启动而旋转轴22旋转时,如 上所述,使摆动涡旋件14公转。而且,从吸入管51导向吸入口 18的制冷剂 气体在涡旋压缩元件10的压缩空间16内被压缩后,从排出口 17向排出室42 排出,经过连通^各34流入电动元件室43内(导向部件44内)。制冷剂气体在导向部件44内如上述那样变更流动方向,通过遮蔽板54与容器主体4内 面间的气体路径P内,到达排出管50,从该排出管50向涡旋压缩机1的外部 (密封容器2的外部)排出。
另外,排出到电动元件室43内的制冷剂气体与导向部件44碰撞,改变 方向。由于该碰撞,油分离作用提高,进一步,制冷剂气体中含有的雾状油 被有效地捕获到容器主体4内面及线圈端24。而且,从冷媒气体中分离出的 油通过定子23与密封容器2内面之间的间隙23A落入下方的油槽6,再次通 过油泵76供给于所述滑动部。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密封容器2上设有多个(在实施例中为三处) 以端盖4A为上方,以作为油槽6的底部4B为下方且用于立^:该密封容器2 的支承脚70。各支承脚70焊接固定于底部4B的下面,从该密封容器2的中 心呈放射状向外方向延伸,而且,以大致相等的间隔配置在圆周方向的三处。 该情况下,将该各支承脚70固定在底部4B的下面,以使密封容器2的重心 位于各支承脚70的中心。由此,密封容器2被稳定地支承于各支承脚70。另 外,74是用于固定涡旋压缩机1的组件基座(只在图2中图示)。
而且,在各支承脚70的下面,用螺栓固定有分别由硅胶、天然橡胶、硬 质合成橡胶等构成的弹性部件72 (相当于本发明的弹性材料)(另外,弹性部 件72只在图2中图示)。通过该弹性部件72吸收涡旋压缩机1运转时直接传 递给地板面的振动,使得在任意的支承脚70与地板面之间不产生振动音(噪 音)。
另外,各支承脚70 (包含弹性部件72 )上设有用于将密封容器2 (支承 脚70)固定(螺栓固定)在组件基座74上的穿孔72A,该穿孔72A被设为 贯穿该支承脚70的上下方向(密封容器2)的上下方向。弹性部件72介于支 承脚70与组件基座74之间,螺栓贯通穿孔72A和该弹性部件72固定在组件 基座74上。由此,涡旋压缩机l运转时的振动不会通过螺栓直接传播给組件 基座74。
如上所述,所述吸入管51在连接于涡旋压缩元件10的外周部的吸入口 18上时,设置在从端盖4A的中心(平面视图的中心)偏向一侧的位置。另 外,为了减少制冷剂气体的流通阻力,吸入管51设置为比排出管50更大径。 并且,多个的支承脚70中的一个支7 、脚7(H皮设置为从中心向吸入管51偏移 的方向突出的位置(图3)。另外两个支承脚70被配置为距离吸入管51最远的位置。
另外,在假设有通过端盖4A的中心且垂直于所述吸入管51偏移的方向
的中心线的情况下,排出管50相对于该中心线配置在与吸入管51所在的一 侧相同的一侧。但是,排出管50位于从向吸入管51偏移方向突出的所述一 个的支承脚70的垂直上方离开的位置。
螺栓从上方插入各支承脚70的穿孔72A并固定,但由于在从支承脚的垂 直上方离开的位置配置有排出管50,因此,用螺栓固定支承脚70时,排出管 50从支承脚70离开形成不会造成障碍的距离。另外,排出管50只要不在支 承脚70的垂直上方,则可以配置在从该支承脚70向任意方向离开的位置。
通过如上所述配置排出管50,从吸入管51到排出管50之间的距离变短, 因此,电动元件20启动时,利用在转子25的旋转方向的相反方向产生的反 作用力,该密封容器2以吸入管51为中心进行位移的情况下的排出管50的 位移量减少。由此,可以防止在排出管50上施加大的应力,能可靠地防止由 于涡旋压缩机l启动时的位移引起的应力(金属疲劳)而折损排出管50等的 不良情况。另外,由于排出管50位于自支承脚70向外离开的位置并离开规 定尺寸,因而在将支承脚70用螺栓固定时,也可以防止排出管50成为障碍, 导致用螺栓固定支承脚70的作业性恶化等的不良情况。
这样,将吸入管51配置于相对于端盖4A的中心线的一侧,而且,排出 管50也位于在中心线的一侧的容器主体40上,因此,与目前的相对于端盖 4A的中心线、使吸入管51位于一侧,使排出管50位于相对于端盖4A的中 心线与吸入管51以180度相对的另一侧的情况相比,可减小排出管50的位 移量,该排出管50的位移量是伴随在电动元件启动时的旋转方向的反方向施 加的反作用力引起的密封容器2的位移的而产生的位移量。由此,可以抑制 渴旋压缩机1的启动时的位移时施加在排出管50的应力(金属疲劳),可以 有效地防止折损等损伤的发生。
另外,由于将经由弹性材料支承密封容器2的三个支承脚70中的两个支 承脚70配置在距吸入管51最远的位置,因此,例如与将一个支承脚70配置 为向吸入管51的偏移方向的反方向突出的情况相比,可减少涡S走压缩才几1启 动时的每一个支承脚70的弹性部件72的变形量。由此,由于可防止弹性部 件72变形引起的劣化,故而可以大幅提高弹性部件72的耐久性。
另外,由于将排出管50配置在从支承脚70的垂直上方离开的位置,因此,可以防止用螺栓固定支承脚70时、排出管50成为障碍等不良情况。由 此,可以顺利进行支承脚70的螺栓固定,可以大幅提高固定涡旋压缩机1时 的作业性。
另外,在实施例中,设有三个用于立设密封容器2的支承脚70,但支承 脚70的个数不限于三个,也可以在密封容器2的圆周方向大致等间隔地设置 四个。该情况下,通过将至少其中两个配置为距吸入管51最远的位置,从而 也可以减少设置在支承脚70的每一个的弹性部件72的变形量(由密封容器2 的位移而产生的设在支承脚70的弹性部件72的变形量),可以与上述同样地 提高弹性部件72的耐久性。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记载了涡旋压缩机1的吸入管51及排出管50的 位置,但在不脱离涡旋压缩机l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变更吸入管51及排出 管50的位置。例如,从端盖4A的侧面连接吸入管50的情况下对本发明也有 效。
权利要求
1、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在纵型的密封容器内收纳电动机元件和由该电动元件驱动的涡旋压缩元件,将从安装在构成所述密封容器的端盖的吸入管吸入的制冷剂通过所述涡旋压缩元件进行压缩,并从安装在构成所述密封容器的容器主体的排出管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入管位于相对于所述端盖的中心线的一侧,所述排出管位于所述中心线一侧的容器主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具备经由弹性材料 支承所述密封容器的多个支承脚,至少两个所述支承脚配置在距所述吸入管 最远的"j立置。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位于自 所述支承脚的垂直上方离开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涡旋压缩机,其通过电动元件启动时的反作用力使密封容器位移,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或抑制排出管损伤。涡旋压缩机(1)在纵型的密封容器(2)内收纳有电动机元件(20)和由该电动元件(20)驱动的涡旋压缩元件(10),将从安装在构成密封容器(2)的端盖(4A)的吸入管(51)吸入的制冷剂通过涡旋压缩元件(10)进行压缩,并从安装在构成密封容器(2)的容器主体(4)的排出管(50)排出。吸入管(51)位于相对于端盖(4A)的中心线的一侧,排出管(50)位于中心线一侧的容器主体(4)。
文档编号F04C18/02GK101532491SQ20091011828
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4日
发明者坂本泰生, 小池良明, 杉本和禧, 饭塚敏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