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卧式单吸双螺杆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2162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卧式单吸双螺杆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单吸双螺杆泵。
背景技术
目前,卧式单吸双螺杆泵普遍采用的结构型式是主、从动螺杆前后端分别用滑动轴 承来支承定位,在轴向方向上螺杆受到从排出室向吸入室方向作用的压力,这种压力是 由于两室压力差所产生的,为了减少轴向负荷,通过液压卸荷,来减少轴向力,即通过 从排出室向螺杆后端面的空腔内输入压力液体的办法来减少轴向力。这种传统结构的平 衡方式由四个滑动轴承将高、低压腔分隔开,因此,由于配合间隙的缘故,存在着内泄 漏,造成泵流量不足,影响容积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由四个滑动轴承将高、低压腔分隔开,因配合间隙,而存在着内泄漏,影
响容积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卧式单吸双螺杆泵。
新型卧式单吸双螺杆泵包括泵体、主动螺杆、从动螺杆和前端盖;所述主动螺杆的
输入端内侧设有主动平衡鼓,主动平衡鼓上设有平衡环槽,从动螺杆的对应端设有圆盘 状从动平衡活塞,圆盘状从动平衡活塞一侧嵌设入主动平衡鼓的平衡环槽内;
所述从动螺杆的另一端直接设于泵体上,主动螺杆的另一端直接设于泵体上,主动 螺杆的输入端通过推力向心轴承设于泵体上。
由流体静力学得知,液体在某一方向对固体表面的作用力等于液体压力乘这个表面 在该方向法向平面上的投影的面积数值之乘积。对闭合表面来说,由任何方向的均衡压 力产生的合力等于零。利用上述流体静力学原理可以把作用于泵的力计算出来。
螺杆的轴向力是由作用于螺杆端面的力和作用于螺杆螺旋面上的力组合成的。作用 于螺杆端面的轴向力是因为这些端面完全处于排出室或吸入室的压力下,则等于螺杆端
面面积乘以排出室压力PH和吸入室压力PB之差,而这个轴向力是指向吸入室方向的。 从动螺杆
作用在从动螺杆上的轴向力是由下列一些力组成的
1) P21 —由排出室方作用在螺杆端面上的力,等于
3P21= *[(化2—
2) P22—由液体作用于螺杆螺旋面上产生的力,等于 P22 = 0.144096De2
3) P23-由吸入室中压力而作用于排出室方的力,等于 P23=-化2尸^
将作用力加在一起可求出
P2=— 4
式中:(化2_1)2)^+力广化24
-0.144096 D
A --是螺杆顶圆直径;
"--是螺杆平衡鼓外圆直径; —是排出室内的绝对压力; & --是大气压; & --是吸入室内的绝对压力; 因为D =化;
所以P2= *化2(尸乂—0.144096化2
主动螺杆
作用在主动螺杆上的轴向力,由下列一些力组成
1) Pll --由排出室方作用在螺杆端面上的力,等于
P11 =》2 -+D2^],A
2) P12 —由液体作用于螺杆螺旋面上产生的力,等于
P12 = 0.144096 De2
3) P13 —由吸入室中压力而作用于排出室方的力,等于
P13=胥化、
4) P14 —从动螺杆的轴向力。 将所有作用力加在一起,可得出主动螺杆轴向力公式
Pl= ^Z)//^ +0.144096De2 -,化2尸b + ,化2(尸广尸J-0.144096De2
一般说来,大气压A和A的差别可以忽略不计,(A — A)趋近于零,那么也就
4可得出结论主动螺杆的轴向力《a0。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
1) 传统的双螺杆泵是通过引一路高压液到主杆和从杆的后端来平衡其轴向力,是 拉力和压力组合平衡。泵工作时,螺杆的轴向力使螺杆轴心线受压,当压力过大时,螺 杆轴心线会造成弯曲,从而影响泵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单吸双螺杆泵在平衡方式上 独特设计,即主动螺杆和从动螺杆的全部轴向力由位于高压腔一侧的平衡鼓和平衡活塞 来平衡,螺杆轴向力平衡使位于高压腔一侧的螺杆承受拉力,使主动螺杆轴向力趋近于 零,因此螺杆轴心线不会弯曲,其受力状态较传统平衡方式更为合理,使螺杆泵运行平 稳,寿命提高。
2) 泵整体结构简化。在满足了螺杆泵的运转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改变传统的螺杆 定位方式,取消四个轴套双支承定位(直接由壳体的"。"字孔定位),减少了泄漏点, 简化了结构,从而实现了体积小、重量轻、加工简单,装拆方便的优点。


图l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螺杆受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新型卧式单吸双螺杆泵包括泵体3、主动螺杆1、从动螺杆2和前 端盖4;主动螺杆1的输入端内侧设有主动平衡鼓6,主动平衡鼓6上设有平衡环槽, 从动螺杆2的对应端设有圆盘状从动平衡活塞5,圆盘状从动平衡活塞5 —侧嵌设入主 动平衡鼓6的平衡环槽内;从动螺杆2的另一端直接安装于泵体3上,主动螺杆1的另 一端直接安装于泵体3上,主动螺杆1的输入端通过推力向心轴承7安装于泵体3上。
当泵工作时,主动螺杆1、从动螺杆2上相互啮合的螺旋型面和泵体3间形成一个 容积恒定的密闭腔室,此时被输送液体进入泵吸入腔后沿着螺杆轴向均匀连续地进入密 封腔内,平衡无搅动地从泵吸入室到达排出室,从而达到输送液体介质的功能。
权利要求1、新型卧式单吸双螺杆泵,包括泵体、主动螺杆、从动螺杆和前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螺杆的输入端内侧设有主动平衡鼓,主动平衡鼓上设有平衡环槽,从动螺杆的对应端设有圆盘状从动平衡活塞,圆盘状从动平衡活塞一侧嵌设入主动平衡鼓的平衡环槽内;所述从动螺杆的另一端直接设于泵体上,主动螺杆的另一端直接设于泵体上,主动螺杆的输入端通过推力向心轴承设于泵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式单吸双螺杆泵,解决由四个滑动轴承将高、低压腔分隔开,因配合间隙,而存在着内泄漏,影响容积效率的问题。该泵的主动螺杆的输入端内侧设有主动平衡鼓,主动平衡鼓上设有平衡环槽,从动螺杆的对应端设有圆盘状从动平衡活塞,圆盘状从动平衡活塞一侧嵌设入主动平衡鼓的平衡环槽内;从动轴承的另一端直接设于泵体上,主动螺杆的另一端直接设于泵体上,主动螺杆的输入端通过推力向心轴承设于泵体上。本实用新型取消了四个轴套双支承定位(直接由壳体的“∞”字孔定位),减少了泄漏点;螺杆的全部轴向力由高压腔一侧的平衡鼓和平衡活塞来平衡,因此螺杆轴心线不会弯曲。既简化了结构,体积又小,从而减少了重量,同时也易于制造。
文档编号F04C15/00GK201347856SQ200920142969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6日
发明者徐文生, 飞 程 申请人:黄山工业泵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