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增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34947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扇增压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增压结构,尤其是一种风扇结构置设有可防止盐雾沉积
在扇轮内部的增压结构体,借以避免盐雾结晶腐蚀风扇内部结构,从而提升风扇的使用寿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散热风扇主要由定子、转子、电路板、扇叶体和风扇框架等组件所组成。 随着散热风扇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从电子设备中的CPU、服务器、电源供应器、通讯 机箱、电信基地台等等,风扇运用的环境也越来越恶劣;通常在潮湿、具有盐雾等的环境中, 由于未设有防止水气和盐雾侵入的结构做防护,故当内部定子、轴承受到水气和盐雾侵入 后而造成锈蚀,使得电路基板受到腐蚀损毁,因此风扇寿命减短。 熟悉该项技术人员提出两种解决方法, 一种是采用真空镀膜技术,另一种是利用 灌胶技术,真空镀膜技术是将定子和电路板整体镀上一层膜,以达到防水效果,但由于膜层 乃是一层极薄的高分子聚合物,当风扇在盐雾环境中运转时,只要稍微有盐结晶产生堆积 在风扇内,此薄膜会因为与盐结晶摩擦而造成膜层破裂,致使电子组件因盐水侵入而造成 短路烧毁。 灌胶技术是利用模具,先将定子和电路板装配到风扇外框上,然后将此部分置于 模中,再注入胶,等胶凝固后再从模具中取出;他主要采用胶填满定子和电路板周围和其内 部空间,以达到防水效果。此做法由于胶层非常厚,包住电子组件周遭,影响电子组件本身 散热,致使电子组件烧毁,风扇失效。 然而,上述真空镀膜和灌胶技术的用途主要是为保护电子组件避免被水和盐雾侵 蚀造成短路而烧毁,并无法防止水和盐雾侵入风扇内部结构,故现有技术仅单纯为电路板 防水气,并无法防止水与盐雾侵入风扇内部结构,且由于马达组是被采取包覆式的方式保 护内部电路板,相对于散热方面效果较差,容易使马达组整体温度升高,进而使得侵入风扇 内部的盐雾更因为热更容易析出产生结晶附着在风扇内部,造成风扇的轴杆和轴承造成卡 死的现象并令电路板烧毁。
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具有下列的缺点 1、寿命短,风扇内部易积热; 2、散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为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防止水气和
盐雾的风扇增压结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风扇增压结构,包括一个扇叶体、一个框架、一
个定子组、一个第一增压部,所述扇叶体具有一个本体、复数扇叶、一个轴肩部、一个轴杆和
一个磁性体,所述轴杆一端是插设在所述本体内侧底部,所述磁性体环设在所述本体内侧;所述框架是具有一个轴筒和至少一个轴承,所述轴承具有一个轴孔并轴杆的另端相枢设置
设在所述轴筒座内;所述定子组具有复数硅钢片和至少一个基板并套设在所述轴筒外部;
所述第一增压部是可选择设在所述本体的磁性体一侧端面和所述定子组的基板的其中任
一;透过第一增压部的设置可防止水气和盐雾沉积在轴筒内侧或扇轮内侧进而破坏轴承和
轴杆,借以提升风扇整体的使用寿命,并可以改善风扇内部和外部流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提升风扇使用寿命; 2、防止水气和盐雾侵入风扇内部结构; 3、改善风扇内部与外部流场对流顺畅,增加马达组散热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定子与轴座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扇叶体立体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扇叶体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定子与轴座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扇叶体立体示意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扇叶体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的增压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增压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扇叶体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6a是本实用新型的扇叶体俯视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定子与轴座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中 扇叶体...................1 本体...................11 开放侧...................111 封闭侧...................112 轴肩部...................1121 扇叶...................12 定子组...................3 硅钢片...................31 基板...................32

体端
杆性 一 架筒承孔
轴磁第框轴轴轴[0044] 第二端面...................321 第一增压部...................4 第一斜边...................41 第二斜边......................42 顶角...................43 刃部...................44 第三斜边...................45 尾部...................45a 第一刃条...................46 第二刃条...................47 刃端...................48 夹角...................49 第二增压部...................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 予以说明。 如图1、2、2a、3、4、4a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风扇增压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 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一个扇叶体1、一个框架2、一个定子组3、一个第一增压部4。 所述扇叶体1是具有一个本体11 (如图2a和4a所示)和复数扇叶12,所述本体 11是具有一个开放侧111和一个封闭侧112,所述封闭侧112具有一个轴肩部1121可供轴 杆13的一端插接在所述轴肩部1121内;所述扇叶12是环设在所述本体11的外侧,且呈放 射状地朝相反所述本体11方向延伸,一个磁性体14环设在所述本体11内侧。 所述框架2具有一个轴筒21和至少一个轴承22,所述轴承22是装设在所述轴筒 21内,所述轴承22具有一个轴孔221使得所述轴杆13插设。 所述定子组3具有复数硅钢片31和至少一个基板32,所述定子组3套设所述轴筒 21外部,进而设置在框架2中。 将所述轴杆13的一端插接所述轴孔221,所述扇叶体1枢设在所述框架2中,并令 所述磁性体14对应所述定子组3的硅钢片31,所述下端面141则相对所述基板32。 所述第一增压部4可选择设在所述本体11的磁性体14 一侧端面或所述定子组3 的基板32的其中任一,在本实施例中是表示设在磁性体14 一侧端面。 具体而言,所述磁性体14在自由端具有一个下端面141 ,则所述第一增压部4以环 绕间隔的方式排列在所述下端面141上(如图1所示)。 另外,当所述第一增压部4是设在定子组3,则所述第一增压部4以环绕间隔的方 式排列在所述基板32上(如图3所示)。 如图2a、4a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扇叶体局部放大图,在本实用新型实施 例中所述第一增压部4设置的方式是具有两种态样,其中一种态样是为第一增压部4向所 设置的部位向内凹陷的态样(如图2a所示),另一种态样是所述第一增压部4向所设置的 部位外凸的态样(如图4a所示)。[0067] 如图5a、5b所示,所述第一增压部4结构是具有两种态样,其中一种态样的第一增 压部4具有一个第一斜边41、一个第二斜边42和一个顶角43,所述第一斜边41和第二斜 边42至少一端相交于所述顶角43并共同界定一个刃部44,所述第一、二斜边41、42相反所 述顶角43的一端由一个第三斜边45连接并共同界定一个尾部45a。 另一种态样的第一增压部4结构是具有一个顶角43、一个第一刃条46和一个第二 刃条47,所述第一、二刃条46、47相交于所述顶角43并共同界定一个刃端48并所述第一、 二刃条46、47间具有至少一个夹角49。 如图6、6A所示,当所述风扇运转时借由扇叶12导引一个气流6与所述第一增压 部4产生作用,扇叶12引导的气流6由压力较小处即所述第一增压部4较宽之处(所述第 一、二刃条46、47相反所述刃端48之一端),向压力较大处,即所述第一增压部4较窄之处 (所述刃端48)流动,造成流体6压力增大(即为白努力定律),位于第一增压部4的内侧 和外侧压力皆小于所述第一增压部4,并因质量守恒定律且第一增压部4的影响下增强所 述气流6进出所述扇叶体1的本体11的速率,可提升所述扇叶体1的本体11内部的散热 效果。,增加本体11内部和外部流场对流顺畅。 另外,由于第一增压部4由于形状阻力而造成的涡旋与边界层效应可使得减少外 部的水气和盐雾无法在进入扇叶体1的本体11内部,以减少沉积在本体11内部的盐结晶 的产生,而排出扇叶体1的本体11。 如图7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扇增压结构是 更具有一第二增压部5,所述第二增压部5是选择设在所述本体11的磁性体14 一侧端面和 所述定子组3的基板32的其中另一。 具体而言,当所述第一增压部4设在所述磁性体14的第一端面141,则所述第二增 压部5则设在所述定子组3的基板32,并以环绕间隔的方式排列在所述基板32的第二端面 321上。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案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若依本发 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范围内,例如对于构形或布置型态加以变换, 对于各种变化,修饰与应用,所产生等效作用,均应包含于本案的权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风扇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扇叶体,其具有一个本体和环设在本体外侧的复数扇叶;所述本体的内侧设有磁性体,且内侧底部设有一个轴杆;一个框架,具有一个轴筒和至少一个设在所述轴筒内的轴承,所述轴承具有一个轴孔用以与所述轴杆的一端枢设;一个定子组,具有复数硅钢片和至少一个基板,并套设在所述轴筒外部;一个第一增压部,是选择设在所述基板的一个端面和所述磁性体一侧端面其中任一。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压部更具有一个第一 斜边、一个第二斜边和一个顶角,所述第一斜边和第二斜边至少一端相交于所述顶角并共 同界定一个刃部,所述第一、二斜边相反所述顶角的一端由一个第三斜边连接并共同界定 一个尾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部更具有一个顶角、一个 第一刃条和一个第二刃条,所述第一、二刃条相交于所述顶角并共同界定一个刃端并所述 第一、二刃条间具有至少一个夹角。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端 面,所述第一增压部设在所述磁性体的第一端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更具有一个开放侧和一 个封闭侧,所述封闭侧具有一轴肩部与所述轴杆接设。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增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至少一个第二端面, 所述第一增压部设在所述基板的第二端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增压结构,更具有一个第二增压部设在所述基板的一个端 面和所述磁性体一侧端面其中另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扇增压结构,包括一个扇叶体、一个框架、一个定子组、一个第一增压部,所述扇叶体具有一个本体、复数扇叶、一个轴肩部、一个轴杆和一个磁性体,所述轴杆一端插设在本体内侧底部,所述磁性体环设在所述本体内侧;所述框架具有一个轴筒和至少一个轴承,所述轴承具有一个轴孔用以与轴杆的另端枢设并设在所述轴筒内;所述定子组具有复数硅钢片和至少一个基板并套设在所述轴筒外部;所述第一增压部是选择设在所述本体的磁性体一侧端面和定子组的基板的其中任一;透过所述第一增压部的设置可防止水气和盐雾沉积在所述轴筒内侧或扇轮内侧进而避免破坏轴承和轴杆而造成腐蚀,借以提升风扇整体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04D29/52GK201526475SQ20092021979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1日
发明者刘书帆, 刘昶贤, 张柏灏 申请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