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活塞液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3286阅读:4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活塞液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气体的无活塞式液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用于气体的压缩机均为机械式或活塞式,它通过主电机带动曲轴作旋 转运动,曲轴通过连杆、十字头、带动活塞杆、活塞等在气缸内作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 气体的压缩,由于是采用多级压缩,需设计较为合理的级间压缩比的分配,以及为保证活塞 和级间的密封,需使用填料或其它密封装置,由于自身结构等原因,存在以下不足1.压缩机结构较为复杂,运动部件多,造成部件之间因摩擦引起的功率损耗较 大;2.压缩机为多级压缩,受各级排气温度、活塞力等因素的影响,只能适用一个相对 小的进气范围;3.由于运动件存在密封,容易造成密封件的磨损而增加使用和维护成本,以及气 体的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活塞液压压缩机,它 具有结构简单、功率损耗小、适用进气范围广、可靠性好的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无活塞液压压缩机,包括储液器、与储液器通过管 路连接的液压泵、电机、连接储液器和液压泵出口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或一个 以上的压缩罐,每个压缩罐的上端与各自对应的进气控制阀和排气控制阀相连,每个压缩 罐的下端与各自对应的进液自控阀和排液自控阀相连,所有进液自控阀的进口均与液压泵 的出口连接,所有排液自控阀的出口与储液器对应,所有排气控制阀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储 气或用气设备连接;在每个压缩罐内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液位传感器,所有液位传感器 与一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有进液自控阀和排液自控阀与该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 端连接。上述进气控制阀和排气控制阀可以均为单向阀;进气时,通过人工操作,依靠气体 自身的压力打开单向阀;排气时,依靠压缩气体自身的压力打开排气单向阀;上述所述进气控制阀也可以均为自控阀,排气控制阀均为单向阀,进气自控阀均 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进气时,由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自控阀的开闭,排气时,依靠 压缩气体自身的压力打开排气单向阀;上述液压泵为恒功率液压泵;可避免罐内气压的变化对进液的影响;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泵向压缩罐内不断地泵入液体,对罐内预先通入的气体持续 压缩,当压缩气体达到一定压力后,由排气控制阀排出;当使用两个以上的压缩罐时,由可 编程控制器控制进液自控阀交替泵入液体,可实现压缩机的连续工作;相对于活塞式压缩 机,本发明省掉了众多的运动部件,具有结构简单、功率损耗小的优点,且进气压力不受限制,适用范围广;无密封件,可靠性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液压泵与储液器的连接管路上还设有液体冷却 器;可防止长时间工作后液体的温度升高,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有排气控制阀与储气或用气设备的连接管路 上设有气体冷却器;可防止压缩机排出的压缩气体温度升高,避免对后工序产生影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每个压缩罐内的侧壁上设有数块交错设置的阻 浪板;可避免在泵入液体的过程中压缩罐内形成较大的浪涌,保证压缩过程的平稳进行;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功率损耗小、适用进气范围广、可靠性好的 优点,并保证压缩过程的平稳进行。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该无活塞液压压缩机,包括储液器1、与储液器1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 液体冷却器2和液压泵3、电机4、连接储液器1和液压泵3出口的溢流阀5、一个压缩罐6, 该压缩罐6内的侧壁上设有数块交错设置的阻浪板7,压缩罐6的上端通过管路与进气单向 阀8和排气单向阀9相连,压缩罐6的下端通过管路与进液自控阀10和排液自控阀11相 连,进液自控阀10的进口与液压泵3的出口连接,排液自控阀11的出口位于储液器1的上 方,排气单向阀9的出口通过管路与气体冷却器12、储气或用气设备(未示出)依次连接; 在压缩罐6内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液位传感器13、14,两液位传感器13和14与一可编程 控制器15的输入端连接,进液自控阀10和排液自控阀11均与该可编程控制器15的输出 端连接;该无活塞液压压缩机通过进气单向阀8间隙式地向压缩罐6内注入待压缩的气 体,在储液器1内加入与待压气体不相溶的液体,液压泵3工作,通过可编程控制器15打开 进液自控阀10,向压缩罐6内不断地泵入液体,对罐内预先通入的气体持续压缩,当压缩气 体达到一定压力后,冲开排气单向阀9排出,当罐内的液面接触液位传感器13时,可编程控 制器15发出指令,进液自控阀10关闭;排气后,罐内的气压下降,排气单向阀9关闭,通过 可编程控制器15打开排液自控阀11,罐内的液体流回储液器1,同时通过进气单向阀8向 罐内注入待压缩的气体,当液面下降到液位传感器14时,可编程控制器15关闭排液自控阀 11,如此循环可实现压缩机的间隙式工作。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该无活塞液压压缩机,包括储液器1、与储液器1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 液体冷却器2和恒功率液压泵16、电机4、连接储液器1和液压泵16出口的溢流阀5、两个 压缩罐17和18,在每个压缩罐内的侧壁上设有数块交错设置的阻浪板19,每个压缩罐的上端通过管路与各自对应的进气单向阀20和排气单向阀21相连,每个压缩罐的下端通过管路与各自对应的进液自控阀22和排液自控阀23相连,两进液自控阀22的进口与液压泵16 的出口连接,两排液自控阀23的出口与储液器1对应,两排气单向阀21的出口通过管路与 气体冷却器12、储气或用气设备(未示出)依次连接;在每个压缩罐内的上端和下端分别 设有液位传感器25、26,所有液位传感器25和26与一可编程控制器27的输入端连接,两进 液自控阀22和两排液自控阀23均与该可编程控制器27的输出端连接;该无活塞液压压缩机通过各自的进气单向阀20交替地向两压缩罐17或18内注 入待压缩的气体,在储液器1内加入与待压气体不相溶的液体,液压泵16工作,如先向压缩 罐17内注入待压缩的气体,同时压缩罐18对应的进气单向阀20关闭,通过可编程控制器 27打开压缩罐17的进液自控阀22,向压缩罐17内不断地泵入液体,对罐内预先通入的气 体持续压缩,当压缩气体达到一定压力后,冲开压缩罐17的排气单向阀21排出,当罐内的 液面接触液位传感器25时,可编程控制器27发出指令,进液自控阀22关闭;排气后,罐内 的气压下降,压缩罐17的排气单向阀21关闭,通过可编程控制器27打开压缩罐17的排液 自控阀23,罐内的液体流回储液器1,当液面下降到液位传感器26时,可编程控制器27关 闭排液自控阀23,再通过进气单向阀20向罐内注入待压缩的气体,两压缩罐17和18交替 实现上述过程,如此循环可实现压缩机的连续工作,提高压缩效率;液体冷却器2和气体冷 却器12,可防止长时间工作后液体的温度升高,影响压缩机的正常工作,以及对后工序产生 影响;阻浪板19可避免在泵入液体的过程中压缩罐内形成较大的浪涌,保证压缩过程的平 稳进行;相对于活塞式压缩机,本实用新型省掉了众多的运动部件,具有结构简单、功率损 耗小的优点,且进气压力不受限制,适用范围广;无密封件,可靠性好。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该无活塞液压压缩机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仅在于,两压缩罐17和18的 进气控制阀均为自控阀28,排气控制阀仍为排气单向阀21,进气自控阀28均与可编程控制 器27的输出端连接;进气时,由可编程控制器27控制自控阀28的开闭,排气时,依靠压缩 气体自身的压力打开排气单向阀21,可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
权利要求一种无活塞液压压缩机,包括储液器、与储液器通过管路连接的液压泵、电机、连接储液器和液压泵出口的溢流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压缩罐,每个压缩罐的上端与各自对应的进气控制阀和排气控制阀相连,每个压缩罐的下端与各自对应的进液自控阀和排液自控阀相连,所有进液自控阀的进口均与液压泵的出口连接,所有排液自控阀的出口与储液器对应,所有排气控制阀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储气或用气设备连接;在每个压缩罐内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液位传感器,所有液位传感器与一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有进液自控阀和排液自控阀与该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活塞液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控制阀和排气控制阀 均为单向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活塞液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控制阀均为自控阀, 排气控制阀均为单向阀,进气自控阀均与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活塞液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为恒功率液压泵。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无活塞液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液压泵与储液器的 连接管路上还设有液体冷却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活塞液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有排气控制阀与储气或用 气设备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气体冷却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活塞液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压缩罐内的侧壁上设有 数块交错设置的阻浪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活塞液压压缩机,包括储液器、与储液器通过管路连接的液压泵、电机、连接储液器和液压泵出口的溢流阀、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压缩罐,每个压缩罐的上端与各自对应的进气控制阀和排气控制阀相连,每个压缩罐的下端与各自对应的进液自控阀和排液自控阀相连,所有进液自控阀的进口均与液压泵的出口连接,所有排液自控阀的出口与储液器对应,所有排气控制阀的出口通过管路与储气或用气设备连接;在每个压缩罐内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液位传感器,所有液位传感器与一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有进液自控阀和排液自控阀与该可编程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功率损耗小、适用进气范围广、可靠性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F04B39/12GK201635952SQ20092031499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8日
发明者吴宗荣, 林富贵, 王义官 申请人:吴宗荣;林富贵;王义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