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8780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扇模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风扇模组,尤其是一种能够借助不同入风方向导入气流,并有效区隔气流的风扇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散热风扇大致包含轴流式散热风扇及鼓风式散热风扇两种。其中轴流式散热风扇在轴向上分别具有相对的一轴向入风口及一轴向出风口,以便经由该轴向入风口导入气流,再经由该轴向出风口导出气流,进而提供散热功能;又,鼓风式散热风扇则是在轴向上具有一轴向入风口,以及在径向上具有一径向出风口,以便经由该轴向入风口导入气流, 再经由该径向出风口侧向导出气流,而同样具有散热功能。一般而言,现有轴流式散热风扇及鼓风式散热风扇可应用于各式电子产品,以提供必要的散热功能,进而延长该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然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小型电子产品(如笔记型电脑、行动电话或个人数位助理等)普遍已朝向微型化的方向研发设计,且该电子产品的各式电子晶片的运算处理速度也相对提升,因此,上述现有轴流式散热风扇及鼓风式散热风扇已无法完全满足该电子产品的散热需求。为此,如中国台湾公告第515939号《笔记型电脑的散热模组》新型专利案中的第 IA图是揭示一种传统笔记型电脑的风扇模组。其如图1所示,该风扇模组8包含一风扇81 及一散热器82,该风扇81配置于一笔记型电脑83内,用以造成空气流动,该散热器82配置于该风扇81的出风处,用以结合该笔记型电脑83的电子晶片831,以配合该风扇81提供该电子晶片831预定的散热功能。该风扇模组8于实际使用时,该风扇81仅可用以导入外界气流,以便提供该笔记型电脑83的特定部位(如电子晶片831等)进行散热,再将该气流经由该笔记型电脑83 其他预设的辅助出风口导至外部空间;然而,该风扇模组8仅可利用该风扇81自一预定方向导入气流并提供散热功能,但并无法自其他不同方向导入气流,以便进一步排出该笔记型电脑内部因其他相关电子元件的运作所产生的热气流,因此,该风扇模组8所能提供该笔记型电脑83的散热效果仍相当有限。又,如图2所示,为中国台湾公告第I沈4500号《可增加进气量之鼓风式散热扇》 发明专利案,该现有散热风扇9包含一壳座91、一主扇轮92及一子扇轮93。该壳座91具有一入风口 911及一出风口 912 ;该主扇轮92为设置于该壳座91内部的一鼓风式扇轮;该子扇轮93为设置于该入风口 911的一轴流式扇轮;借此,该子扇轮93运转时,该子扇轮93 可增加该入风口 911的轴向进风量,以便该主扇轮92可经由侧向输出气流,进而提升整体散热效果。该现有散热风扇9虽可借助该子扇轮93增加进风量,然而,由于现有散热风扇9 也仅可利用该子扇轮93自轴向方向导入气流,当该散热风扇9应用于如上述笔记型电脑83 等相关电子产品时,仍具有无法同时自两个不同方向导入气流进行散热的缺点,故仍有加以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风扇模组,是能够自两种不同方向导入气流,以供应用于各式电子产品时,除具有可导入外界气流进入电子产品内部进行散热外,更可导引电子产品内部所产生的热气流排放至外界空间,以提升整体散热效果,为其主要的发明目的。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风扇模组,是能够借助扇轮本身用以区隔自两种不同方向所导入的气流,以避免产生紊流现象。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风扇模组,是设计一种能够同时具有阻流功能及自不同方向导入气流的扇轮,以有效降低风扇模组的轴向高度。根据本发明风扇模组,是包含一扇框及一扇轮。该扇框设有连通该扇框内部的一轴向入风口、一径向入风口及至少一径向出风口 ;该扇轮设置于该扇框内部,且该扇轮设有一第一导流叶片、一第二导流叶片及一阻流件;其中该阻流件用以将该扇框内部区隔为一第一流道及一第二流道,使该第一导流叶片位于该第一流道,该第二导流叶片位于该第二流道,且该轴向入风口连通该第一流道,该径向入风口连通该第二流道,该至少一径向出风口连通该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借助该阻流件的结构设计,可更进一步予以区隔出该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以便利用该阻流件有效挡止来自不同方向的两种气流,避免产生紊流现象,进而达到减少噪音及提升气流的流动顺畅性等诸多功效,并兼可降低整体结构复杂度及轴向高度。


图1现有风扇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现有散热风扇的组合剖视图。
图3本发明风扇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风扇模组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6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的组合剖视图。
图7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8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的组合剖视图。
图9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10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的组合剖视图。
图11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的立体分解图。
图12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的组合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l、la、lb、lc、ld 扇框
101框体 102 封盖
103底板 104基座
11第一流道 12 第二流道
13轴向入风口 14 径向入风口
15径向出风口
2、2a、2b、2c、2d 扇轮
20轮毂201转轴
21第一导流叶片22第二导流叶片
23阻流件
3电子产品
31进风部32出风部
33电子元件34辅助出风孔
M马达驱动单元
8风扇模组
81风扇82散热器
83笔记型电脑831电子晶片
9散热风扇
91壳座911风口
912出风口92主扇轮
93子扇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3所示,本发明风扇模组包含一扇框1及一扇轮2。该扇框1为能够供该扇轮2组装的各式框体结构;该扇轮2设置于该扇框1内部,用以自不同方向导入气流以提供预定的散热效果,且可借助该扇轮2用以区隔自两种不同方向所导入的气流。该扇框1内部形成一第一流道11及一第二流道12,且该扇框1设有一轴向入风口 13、一径向入风口 14及至少一径向出风口 15(该径向出风口 15可为一个或数个,如图4所示是揭示该径向出风口 15为二个);其中该轴向入风口 13连通该第一流道11,该径向入风口 14连通该第二流道12,以及该至少一径向出风口 15是连通该第一流道11及第二流道 12。该扇轮2为各种可被驱动而旋转作动以供导引气流的构件,且该扇轮2设置于该扇框1内部。其中该扇轮2设有一第一导流叶片21、一第二导流叶片22及一阻流件23 ; 该第一导流叶片21位于该第一流道11,用以自该轴向入风口 13导引气流至该第一流道11 后,再进一步经由该至少一径向出风口 15导出;该第二导流叶片22位于该扇框1的第二流道12,用以自该径向入风口 14导引气流至该第二流道12后,再进一步经由该至少一径向出风口 15导出;该阻流件23主要是用以将该扇框1的内部区隔为该第一流道11及该第二流道12,使该第一流道11及第二流道12区隔为各自独立的空间。如图3及4所示,本发明风扇模组实际使用时,该风扇模组可应用于一电子产品 3 (如笔记型电脑、行动电话或个人数位助理等),以提供预定的散热功能。本实施例中,该电子产品3是具有一进风部31及一出风部32,本发明风扇模组设置于该电子产品3内部, 其中该扇框1的径向入风口 14是与该进风部31相对,该轴向入风口 13则位于该电子产品
53内部,且其中一径向出风口 15是朝向该电子产品3内部的各式电子元件33,以及另一径向出风口 15是与该出风部32相对;借此,该扇轮2的第二导流叶片22可自该径向入风口 14导入外界气流再经由其中一径向出风口 15导向至该电子元件33,并通过该电子元件33 后,再自其他辅助出风孔34导出自外界空间,以提供散热作用;另外,该扇轮2的第一导流叶片21则可同时自该轴向入风口 13导入该电子元件33的运作所产生的热气流至该扇框 1内部,再经由该另一径向出风口 15及该出风部32导出至外界空间。借助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风扇模组的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利用该扇轮2的第一导流叶片21可以自该轴向入风口 13导引气流至该第一流道11后,再进一步经由该至少一径向出风口 15导出,以进行散热作用;以及该扇轮2的第二导流叶片22同时可以自该径向入风口 14导引气流至该第二流道12后,再进一步经由该至少一径向出风口 15导出的结构设计。本发明风扇模组是能够自两种不同方向(即轴向及径向)同时导入气流,以便应用于各式电子产品3时,除具有可导入外界气流进行散热外,更可导引电子产品3内部所产生的热气流排放至外界空间,以达到提升散热效果的功效。更重要的是,由于该扇轮2本身所具有的阻流件23可用以将该第一流道11及第二流道12区隔为各自独立的空间,因此,当该扇轮2的第一导流叶片21及第二导流叶片22 分别自两种不同方向(即轴向及径向)导入气流,再经由该至少一径向出风口 15导出的过程中,该阻流件23能够有效区隔来自不同方向的两种气流,使该两种气流可顺利自该至少一径向出风口 15导出,以避免产生紊流现象,进而达到减少噪音及提升气流的流动顺畅性等诸多功效。再者,也由于该扇轮2同时整合有阻流及能够自两种不同方向同时导入气流等诸多功能,因此,本发明风扇模组无须再利用其他构件达到上述功能,故更可进一步降低整体结构复杂度,并有效降低本发明风扇模组的整体轴向高度。又,上述图4所揭示的使用方式,虽揭示该扇框1的径向入风口 14与该进风部31 相对,以及该轴向入风口 13位于该电子产品3内部;然而,实际使用时,也可视各种不同电子产品3的需求,将该扇框1的该轴向入风口 13及径向入风口 14装设于该电子产品3的其他特定部位,同样可达到自两种不同方向导引气流进行散热的作用。基于上述该扇框1及该扇轮2的结构特征,本发明风扇模组大致可区分为以下数种不同实施方式(是揭示数种较佳实施例,其他可达到相同结合作用的结构设计,仍应涵盖于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其中请参照图5及6所示,为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该风扇模组所揭示的扇框Ia 是由一框体101及一封盖102所构成;其中以图5的方向为主,该轴向入风口 13设置于扇框Ia的底部(即框体101的底面),该径向入风口 14设置于该扇框Ia的侧边(即该框体 101及封盖102之间),又,本实施例中,是揭示该扇框Ia是具有一个径向出风口 15,该径向出风口 15设置于该扇框Ia的侧边(即该框体101及封盖102之间),且该径向出风口 15 同时连通该第一流道11及第二流道12。该风扇模组所揭示的扇轮加具有一轮毂20。其中以第5及6图的方向为主,该阻流件23为一阻隔片,该阻隔片可如图所示一体成型于该轮毂20的顶缘且朝该扇框Ia外部方向径向延伸,或者,该阻隔片也可为能够拆装于该轮毂20顶缘的构件;该第一导流叶片21设置于该轮毂20的侧周面且结合该阻流件23,该第二导流叶片22设置于该阻流件 23顶部(即朝向该封盖102的一侧),使得该阻流件23用以区隔该第一流道11及第二流道12后,该第一导流叶片21及该第二导流叶片22可同时分别位于该第一流道11及第二流道12。借此,该扇框Ia内部可设置一马达驱动单元(M),该马达驱动单元(M)用以枢接该扇轮加,以供该马达驱动单元(M)驱动该扇轮加旋转作动。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于实际使用时,该第一扇轮加的第一导流叶片21可自该轴向入风口 13导入气流,再以径向方向经由连通该第一流道11的该径向出风口 15导出气流至一热源;又,第一扇轮加的第二导流叶片22则可同时自该径向入风口 14 导入气流,再以径向方向经由连通该第二流道12的径向出风口 15导出气流至另一热源。借此,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可应用于各式电子产品(应用方式与图4所揭示的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容不赘述),而确实能够自两种不同方向导入气流,以达到提升散热效果的功效。再者,该扇轮加本身所具有的阻流件23同样可有效将该第一流道11及第二流道12区隔为各自独立的空间,以避免产生紊流现象,并降低整体结构复杂度及轴向高度。请参照图7及8所示,为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同样揭示一扇框Ib及一扇轮2b,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的差异仅在于该第一导流叶片21设置于该阻流件23底部(以图5的方向为主),且该第一导流叶片21未连接于该轮毂20的侧周面。整体而言,由于该第一导流叶片21朝向该轮毂20的一端与该轮毂20 的侧周面之间具有间距,因此,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相较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在该第一扇轮2b的第一导流叶片21自该轴向入风口 13导入气流的过程中,更可有效的防止扰流现象的产生,以提升整体散热效果。请参照图9及10所示,为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该风扇模组同样揭示一扇框Ic及一扇轮2c,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的差异仅在于该扇框Ic具有二径向出风口 15,该径向出风口 15是设置于该扇框Ic的侧边(以图式方式为主),其中该二径向出风口 15的出风方向在径向上具有夹角,也即使该二径向出风口 15呈径向错位设置于该扇框Ic的侧边;又,该阻流件23为一阻隔片,该阻隔片与该轮毂 20为可相互组装及拆离的结构设计。整体而言,第三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相较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具有易于拆装维修的功效。请参照图11及12所示,为第四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该风扇模组同样揭示一扇框Id及一扇轮2d,第四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的差异仅在于该扇框Id的该第一流道11及第二流道12位置不同,且该扇框Id是由一框体101、一封盖102及一底板103所构成,该框体101内部设置一基座104,该基座104可供该马达驱动单元M结合,使该马达驱动单元M位于该第一流道11 ;其中以图11的方向为主,该轴向入风口 13设置于扇框Id的顶部(即该封盖102),该径向入风口 14及该径向出风口 15则同样设置于该框体101的侧边;又,该扇轮2d的轮毂20具有一转轴201,该转轴201是枢接该马达驱动单元M并穿伸至该第二流道12,本实施例中,该阻流件23为一阻隔片,该阻隔片用以结合该转轴201,使该马达驱动单元M经由该转轴201驱动该轮毂20旋转时,可一并带动该阻流件23旋转作动。借此,以提供不同于前述各实施方式的风扇模组设计,而可达到相同功能。如上所述,本发明风扇模组确实可利用该第一导流叶片21及该第二导流叶片22 分别自该轴向入风口 13及径向入风口 14等两种不同方向导入气流,再经由该至少一径向出风口 15导出至预定部位,使其应用于各式电子产品3时,除具有可导入外界气流进行散热外,更可导引电子产品3内部所产生的热气流排放至外界空间,以达到提升散热效果的功效。 再者,借助该阻流件23的结构设计,可更进一步予以区隔出该第一流道11及第二流道12,以便利用该阻流件23有效挡止来自不同方向的两种气流,避免产生紊流现象,进而达到减少噪音及提升气流的流动顺畅性等诸多功效,并兼可降低整体结构复杂度及轴向尚度。
权利要求
1.一种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扇框,设有连通该扇框内部的一个轴向入风口、一个径向入风口及至少一个径向出风口 ;及一个扇轮,能够旋转的设置于该扇框内部,该扇轮设有一个第一导流叶片、一个第二导流叶片及一个阻流件;其中该阻流件用以将该扇框内部区隔为一个第一流道及一个第二流道,使该第一导流叶片位于该第一流道,该第二导流叶片位于该第二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轴向入风口连通该第一流道,该径向入风口连通该第二流道,该至少一个径向出风口连通该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径向出风口为一个,该径向出风口同时连通该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该径向出风口为两个,该径向出风口分别连通该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该二径向出风口呈径向错位设置于该扇框的侧边。
6.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扇轮具有一个轮毂,该阻流件为一个阻隔片,该阻隔片一体成型或能够拆装的结合于该轮毂的顶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流叶片设置于该轮毂的侧周面且结合该阻流件,该第二导流叶片设置于该阻流件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流叶片设置于该阻流件底部,该第二导流叶片设置于该阻流件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流叶片朝向该轮毂的一端与该轮毂的侧周面之间具有间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扇框内部设置一个马达驱动单元,该扇轮枢接该马达驱动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风扇模组,其特征在于,该扇框内部设置一个基座,该基座结合一个马达驱动单元,该马达驱动单元位于该第一流道,该扇轮具有一个轮毂,该轮毂设有一个转轴,该转轴枢接该马达驱动单元并穿伸至该第二流道且连接该阻流件。
全文摘要
一种风扇模组,是包含一扇框及一扇轮。该扇框设有一轴向入风口、一径向入风口及至少一径向出风口;该扇轮设置于该扇框内部,且该扇轮设有一第一导流叶片、一第二导流叶片及一阻流件;其中该阻流件用以将该扇框内部区隔为一第一流道及一第二流道,使该第一导流叶片位于该第一流道,该第二导流叶片位于该第二流道。借此,该风扇模组可自不同方向导入气流,以有效提升散热效果,更可利用该阻流件有效挡止来自不同方向的两种气流,以避免产生紊流现象,并兼可降低整体结构复杂度及轴向高度。
文档编号F04D29/42GK102562668SQ201010608758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0日
发明者洪银树, 陈文官 申请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