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旋转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式压缩机,特别是涉及具有多个缸体,并在缸体彼此之间配置有间隔板的旋转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旋转式压缩机具有封闭容器(以下称为“外壳”)、被配置在外壳内的驱动部(以下称为“电动机”)、和由电动机驱动的压缩部,经由吸入配管被供给的制冷剂在压缩部中被冷却,经由排出配管,被排出到外壳之外。并且,要求大容量化和低成本化。单一缸体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部具有:圆环状的缸体;被配置在缸体的内周部,进行偏心旋转的圆环状的旋转活塞;被配置在形成于缸体的叶片槽中,朝向缸体的中心轴的方向进退自如的叶片;向缸体的中心轴的方向推压叶片的弹簧;形成有用于使旋转活塞偏心旋转的偏心部的曲轴;以及以曲轴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该曲轴,并且闭塞缸体的两端面的一对框体。因而,由缸体的内周面、旋转活塞的外周面、和一对框体形成的空间,利用偏心旋转的叶片,被一分为二成各自体积增减的一对空间(以下称为“压缩室”)。即,成为体积逐渐增加的相位中被吸引的制冷剂在体积逐渐减少的相位中被压缩的机构。此外,2缸体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部相当于将上述单一缸体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上述结构(与压缩机构部相同)配置成2层(2级),且两者的叶片槽被配置在180°相反的相位的压缩部,在两者的缸体之间,取代框体而配置有“间隔板”。即,曲轴具有形成在180°相反的方向上的一对偏心部,贯穿形成在间隔板上的中央贯穿孔,并且旋转自如地由一对框体支承。此时,上述中央贯 穿孔的内径大致相当于一对曲轴的偏心部的偏心量合计的值(准确而言,比上述合计的值稍大)。另外,具有3缸体以上的缸体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相当于将上述单一缸体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配置3层(3级)以上,且两者的叶片槽被配置在沿缸体的中心轴的方向观察时不重叠的相位的压缩机构部。此时,在各自的缸体之间,取代框体而配置有间隔板。此外,曲轴具有形成在沿轴心的方向观察时不重叠的相位的3个以上的偏心部,旋转自如地由配置在端部(最上层之上和最下层之下)的一对框体支承,贯穿形成在间隔板上的中央贯穿孔。并且,在一方的缸体侧被压缩的制冷剂依次被供给到另一方的缸体,进一步被压缩,实行2级以上的压缩。此时,上述中央贯穿孔的内径大致相当于与通过距3个以上的曲轴的偏心部的轴心离开最远的点的假想圆相当的内径(准确而言,比该假想圆的直径稍大的内径)。一般而言,在具有2个以上的缸体的旋转压缩机中,在增大压缩室的最大体积的情况下,具有(i)增高缸体(在轴向上加长)的方法、( )增大缸体的内径(在半径方向上增大)的方法、和(iii )增大曲轴的偏心量的方法。
在上述(i)或(ii)的情况下,压缩机大型化,成为高成本。因此,为了解消由大型化带来的高成本化,通常进行上述(i i i )。可是,像上述那样形成在间隔板上的中央贯穿孔的内径在曲轴的偏心部的偏心量变大时增大,在上述(iii)中,经由内径大的中央贯穿孔,相邻的缸体的压缩室彼此连通,产生“泄漏流路”,产生压缩效率变差这样的问题。另外,在上述(i i i )中,为了不产生泄漏流路,具有充分增大旋转活塞的壁厚(径向的厚度、外径与内径之差的I / 2)的方法,但是为了增大偏心量,需要增大缸体的内径。于是,为了确保叶片的进退量、缸体的强度,若欲确保缸体的外径与内径之差(壁厚相同),则需要增大缸体的外径,导致压缩机构部(外壳)的大型化,成为高成本。因此,在具有2缸体的旋转压缩机中,公开了使2个半圆形状的构件(以下称为“分割间隔片”)对接的间隔板。即,在分割间隔片的直线状(平面状)的缘(以下称为“分割面”)的中央形成半圆形的缺口部,在使分割间隔片对接时,曲轴的偏心部彼此之间的轴部分贯穿由缺口部形成的中央贯穿孔。即,通过以分割间隔片夹持的方式组装曲轴的偏心部彼此之间的轴部分,曲轴的偏心部无需贯穿中央贯穿孔,所以能够将中央贯穿孔的内径(为上述缺口部的曲率半径2倍的值)减小到曲轴的轴部分的外径程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4 — 121405号公报(第2页、图2)
发明内容
可是,在专利文献I公开了的发明中,存在如以下那样的问题。专利文献I所公开了的间隔板以在分割面之间经由密封材料,分割面彼此相互挤压的方式,在分割间隔片的外周的相对的2个部位,朝向圆周方向,利用螺栓(以下称为“抵接螺栓”)紧固,并且分割间隔片的上下表面由一对缸体加压。该加压通过用于使间隔板、一对缸体和一对框体一体化的多个螺栓(以下称为“组装螺栓”)的连接而实现。因此,在组装分割间隔片时,由于抵接螺栓的连接力,或由于多个组装螺栓产生的不均匀的连接力,各自的分割间隔片不平衡地变形,有时在分割间隔片的分割面处产生台阶。因此,存在在旋转活塞与间隔板(抵接着的分割间隔片)之间形成泄漏流路,因泄漏损失而导致压缩机的效率变差这样的问题。另外,出于抑制形成泄漏流路的目的,为了抑制因该抵接螺栓的连接力而引起的变形而加厚分割间隔片的板厚时,曲轴的偏心部彼此之间的轴部分的长度变长,支承曲轴的轴承(设置于框体)间的距离变大。于是,为了确保曲轴的强度而需要加粗曲轴,导致其他的构件的大径化,由于压缩机的重量增加,产生成本上升这样的问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述那样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由多个分割间隔片形成的间隔板,并能抑制抵接的分割间隔片的分割面彼此产生台阶的旋转式压缩机。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特征在于,该旋转式压缩机具有:封闭容器;驱动部和压缩部,被配置在该封闭容器内;以及曲轴,向上述压缩部传递上述驱动部的旋转,上述压缩部由隔着间隔板而层叠的一对压缩机构部形成,上述间隔板由被辐射方向的分割面分割的多个分割间隔片形成,在各该分割间隔片上形成有组装用螺栓用孔,在使上述分割间隔片对接而形成上述间隔板时,上述组装用螺栓用孔中的隔着上述分割面而相对的一对组装用螺栓用孔位于相对于上述分割面的对称位置,且组装用螺栓中的插入隔着上述分割面而相对的一对组装用螺栓用孔的组装用螺栓彼此的紧固力大致相等。本发明的旋转式压缩机,因为间隔板由多个分割间隔片形成,所以能够缩小中央贯穿孔,因此,能够应对大容量化和低成本化,并且在隔着分割面的对称位置形成有组装用螺栓用孔,插入位于该对称位置的组装用螺栓用孔的组装用螺栓彼此的紧固力大致相等,所以能够抑制分割面处的台阶的产生,因此,能够抑制因泄漏损失而引起的压缩机的效率变差。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旋转式压缩机整体的侧视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一部分(压缩机构部)的侧视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一部分(压缩机构部)的俯视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一部分(间隔板)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旋转式压缩机的一部分(间隔板)的变形例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a、第I压缩机构部;10b、第2压缩机构部;lla、第I缸体;llb、第2缸体;12a、第I活塞;12b、第2活塞;13a、第I叶片槽;13b、第2叶片槽;14a、第I叶片;14b、第2叶片;15a、第I弹簧;15b、第2弹簧;16a、第I缸体螺栓用孔;16b、第2缸体螺栓用孔;17a、第I缸体螺栓用螺纹;17b、第2缸体螺栓用螺纹;20a、第I框体;20b、第2框体;21a、第I框体螺栓用孔;21b、第2框体螺栓用孔;25a、第I轴承;25b、第2轴承;30、间隔板;31、第I分割间隔片;32、第2分割间隔片;33、中央贯穿孔;33a、第I缺口部;33b、第2缺口部;34、分割面;35、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a、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b、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c、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d、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6、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a、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b、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c、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40a、空间;40b、空间;50、曲轴;51a、第I偏心部;51b、第2偏心部;52a、第I轴承插入部;52b、第2轴承插入部;53、间隔板插入部;60a、抵接用螺栓;60b、抵接用螺栓;61a、抵接用螺栓螺纹;61b、抵接用螺栓螺纹;62a、抵接用螺栓用孔;62b、抵接用螺栓用孔;63a、第I缺口部;63b、第I缺口部;64a、第I凸缘;64b、第I凸缘;65a、第2缺口部;65b、第2缺口部;66a、第2凸缘;66b、第2凸缘;71a、第I组装用短尺寸螺栓;71b、第2组装用短尺寸螺栓;72a、第I组装用长尺寸螺栓;72b、第2组装用长尺寸螺栓;100、旋转压缩机(压缩机);101、外壳;101a、上部外壳;101b、下部外壳;102、电动机;102a、定子;102b、转子;103、压缩部;104、玻璃端子;105、排出管;106a、第I吸入管;106b、第2吸入管;107、吸入分尚器;300、间隔板;310、分割间隔片;320、分割间隔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I]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旋转式压缩机。图1 图5是示意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I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图,图1是表示整体的侧视的剖视图,图2是放大地表示一部分(压缩机构部)的侧视的剖视图,图3是放大地表示一部分(压缩机构部)的俯视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一部分(间隔板)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一部分(间隔板)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另外,因为各图是示意性地描绘的图,所以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图示的方式。在图1 图4中,旋转压缩机100包括:作为封闭容器的外壳101 ;被设置于外壳101的内部的作为驱动源的驱动部(以下称为“电动机”)102 ;以及相同地被设置于外壳101的内部的压缩部103。(外壳)外壳101具有上部外壳IOla和下部外壳101b。在上部外壳IOla中,设有用于从外部向电动机102供给电力的玻璃端子104、和用于向外壳101 (压缩机100)的外部排出被压缩了的制冷剂的排出管105。在下部外壳IOlb中,固定有电动机102、构成压缩部103的第I压缩机构部IOa和第2压缩机构部10b、和分别向第I压缩机构部IOa和第2压缩机构部IOb导入制冷剂的第I吸入管106a和第2吸入管106b。第I吸入管106a和第2吸入管106b连接于吸入分离器(suction muffler) 107,在吸入分离器107内进行制冷剂的气液分离以及除去制冷剂中的异物。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第I压缩机构部IOa和第2压缩机构部IOb的相同的内容,有时省略修饰名称的“第1、第2”和附图标记所添加的字母“a、b”的记载。(电动机)电动机102具有定子102a和转子102b,转子102b被安装在曲轴50(关于曲轴50,另外详细地说明)上。由电动机102产生的转矩由曲轴50传递到第I压缩机构部IOa和第2压缩机构部10b。(压缩部)压缩部103具有隔着间隔板30而层叠的第I压缩机构部IOa和第2压缩机构部10b。第I压缩机构部IOa具备:圆环状的第I缸体Ila ;被配置在第I缸体Ila的内周部,一边与第I缸体Ila的内周面抵接一边偏心旋转的圆环状的第I旋转活塞(以下称为“第I活塞”)12a ;朝向第I缸体Ila的中心轴的方向进退自如地被配置在形成于第I缸体Ila的第I叶片槽13a中的第I叶片14a ;以及将第I叶片14a向第I活塞12a的外周按压的第I弹簧15a。此时,第I活塞12a的外周面与第I缸体Ila的内周面呈线状抵接,随着偏心旋转,线状的抵接位置移动。同样,第2压缩机构部IOb具备:圆环状的第2缸体Ilb ;被配置在第2缸体Ilb的内周部,一边与第2缸体Ilb的内周面抵接一边偏心旋转的圆环状的第2旋转活塞(以下称为“第2活塞”)12b ;朝向第2缸体Ilb的中心轴的方向进退自如地被配置在形成于第2缸体Ilb的第2叶片槽13b中的第2叶片14b ;以及将第2叶片14b向第2活塞12b的外周按压的第2弹簧15b。此时,第2活塞12b的外周面与第2缸体Ilb的内周面呈线状抵接,随着偏心旋转,线状的抵接位置移动。(压缩机构部的组装)第I缸体Ila的一侧的端面(上表面)由形成有第I框体螺栓用孔21a的第I框体20a覆盖,第I缸体Ila的另一侧的端面(下表面)由形成有中央贯穿孔33和组装用贯穿孔35,36 (关于组装用贯穿孔35、36,另外详细地说明)的间隔板30覆盖。此外,第2缸体Ilb的一侧的端面(下表面)由形成有第2框体螺栓用孔21b的第2框体20b覆盖,第2缸体Ilb的另一侧的端面(上表面)由间隔板30覆盖。并且,在第I框体20a和第2框体20b上,分别形成有各自组装用的第I框体螺栓用孔21a和第2框体螺栓用孔21b。此外,在第I缸体Ila上形成有组装用的第I缸体螺栓用孔16a和第I缸体螺栓用螺纹17a,在第2缸体Ilb上形成有组装用的第2缸体螺栓用孔16b和第2缸体螺栓用螺纹 17b。并且,贯穿第I框体螺栓用孔21a并与第I缸体螺栓用螺纹17a螺纹配合的第I组装用短尺寸螺栓71a接合第I框体20a与第I缸体11a,贯穿第2框体螺栓用孔21b并与第2缸体螺栓用螺纹17b螺纹配合的第2组装用短尺寸螺栓71b接合第2框体20b与第2缸体lib。另外,贯穿第I框体螺栓用孔21a、第I缸体螺栓用孔16a、组装用贯穿孔35或组装用螺栓用孔36,并与第2缸体螺栓用螺纹17b螺纹配合的第I组装用长尺寸螺栓72a、和贯穿第2框体螺栓用孔21b、第2缸体螺栓用孔16b、组装用贯穿孔35或组装用螺栓用贯穿孔36,并与第I缸体螺栓用螺纹17a螺纹配合的第2组装用长尺寸螺栓72b,拉拽第I框体20a和第2框体20b,隔着第I缸体Ila和第2缸体11b,对间隔板30进行加压。(压缩室)因而,由第I缸体Ila的内周面、第I活塞12a的外周面、第I框体20a的下表面和间隔板30的上表面包围的第I空间40a,通过第I缸体Ila的内周面与第I活塞12a的外周面的抵接(呈大致线状地抵接)和第I叶片14与第I活塞12a的外周面的抵接(呈大致线状地抵接),在周向上被一分为二。同样,由第2缸体Ilb的内周面、第2活塞12b的外周面、第2框体20b的上表面和间隔板30的下表面包围的第2空间40b,通过第2缸体Ilb的内周面与第2活塞12b的外周面的抵接和第2叶片14b与第2活塞12b的外周面的抵接,在周向上被一分为二 (参照图3)。(曲轴)对于曲轴50,第I轴承插入部52a、间隔板插入部53和第2轴承插入部52b被同轴配置,在第I轴承插入部52a与间隔板插入部53之间形成有朝向一侧偏心的第I偏心部51a,在第2轴承插入部52b与间隔板插入部53之间形成有朝向另一侧偏心的第2偏心部51b。此时,第I偏心部51a和第2偏心部51b相对(偏心方向180°不同),并与轴心平行。此外,第I轴承插入部52a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设在第I框体20a的内周面的第I轴承25a,第2轴承插入部52b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于设在第2框体20b的内周面的第2轴承25b,间隔板插入部53贯穿形成在间隔板30的中央的中央贯穿孔33。(制冷剂的压缩)并且,因为第I偏心部51a贯穿第I活塞12a的内周部,第2偏心部51b贯穿第2活塞12b的内周部,所以通过曲轴的旋转,第I活塞12a和第2活塞12b,以一方相对于另一方相差180°相位的状态进行偏心旋转(参照图3的(a)和(b))。因此,通过曲轴50的旋转,被一分为二的第I空间40a的一方的空间的体积逐渐增加,被一分为二的第I空间40a的另一方的空间的体积逐渐减少。即,因为在相当于上述一方的空间的位置形成有第I吸入口(未图示),在相当于上述另一方的空间的位置形成有第I排出口(未图示),所以制冷剂从第I吸入口被吸入了之后,被压缩,从第I排出口被排出。(间隔板)在图4中,间隔板30是中央形成有中央贯穿孔33的大致圆盘,在分割面34,被一分为二成第I分割间隔片31和第2分割间隔片32,分割面34沿着辐射方向(与第I叶片14a和第2叶片14b进退的方向平行)形成。另外,分割面34相当于形成在第I分割间隔片31上的第I平面和形成在第2分割间隔片32上的第2平面所抵接的面,为了便于说明,并不只是指上述第I平面和上述第2平面所抵接的面,有时也指上述第I平面和上述第2平面各自。并且,在第I分割间隔片31上,沿着外周面形成有大致等角配置的轴向的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a、35b、35c、35d、和在分割面34的中央,形成有圆弧状的第I缺口部33a,在第2分割间隔片32上,沿着外周面形成有轴向的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a、36b、和在分割面34的中央,形成有圆弧状的第2缺口部33b。(台阶)此时,在使第I分割间隔片31与第2分割间隔片32对接而形成了间隔板30时,所谓隔着分割面34相对的一对“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a和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a”相对于分割面34位于对称位置,同样,所谓隔着分割面34相对的一对“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d和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b”相对于分割面34位于对称位置。另外,插入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a的组装用螺栓(参照图2)和插入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a的组装用螺栓(参照图2)的紧固力(F35a、F36a)大致相等(F35a = F36a)。同样,插入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d的组装用螺栓(参照图2)和插入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b的组装用螺栓(参照图2)的紧固力(F35d、F36b)大致相等(F35d = F36b)。因而,由于接近第I分割间隔片31和第2分割间隔片32的分割面34的范围大致对称地产生同样的变形(轴向的压缩变形),所以分割面34的第I分割间隔片31和第2分割间隔片32的板厚(变形后的板厚)大致相同,因此,能够抑制台阶的产生。由此,因为在第I空间40a和第2空间40b之间不形成泄漏流路,所以能防止因泄漏损失而引起的压缩机的效率变差。另外,使分别插入第I分割间隔片31的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a、35b、35c、35d的组装用螺栓的紧固力(F35a、F35b、F35c、F35d)合计的值(F35 = F35a + F35b + F35c +F35d)除以第I分割间隔片31与缸体11的端面的抵接面积(S31)而得到的单位面积的面压(F35 / S31),与分别插入第2分割间隔片32的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a、36b的组装用螺栓的紧固力(F36a、F36b)合计的值(F36 = F36a + F36b)除以第2分割间隔片32与缸体11的端面的抵接面积(S32)而得到的单位面积的面压(F36 / S32)大致相同。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分割面34处的台阶的产生,因为在第I空间40a与第2空间40b之间不形成泄漏流路,所以能进一步防止因泄漏损失而引起的压缩机的效率变差。(抵接用螺栓)在第I分割间隔片31的外周和第2分割间隔片32的外周,分别形成有第I缺口部63a、63b和第2缺口部65a、65b,在分割面34的两端形成有第I凸缘64a、64b和第2凸缘66a、66b,在第I凸缘64a、64b上形成有与分割面34垂直的抵接用螺栓螺纹61a、61b,同样,在第2凸缘66a、66b上形成有与分割面34垂直的抵接用螺栓用孔62a、62b。因而,通过将抵接用螺栓60a、60b插入抵接用螺栓用孔62a、62b,并使其与抵接用螺栓螺纹61a、61b螺纹配合,能够使第I分割间隔片31与第2分割间隔片32在分割面34处以彼此互相按压的方式抵接。由此,由第I缸体Ila等对间隔板30加压前,第I分割间隔片31与第2分割间隔片32的面能够以成为同一平面的方式抵接。另外,以上,在分割面34的两端形成有第I凸缘64a、64b和第2凸缘66a、66b,但是本发明不限定此,也可以省略第2缺口部65a、65b的形成,或省略第I缺口部63a、63b的形成,在第I抵接用螺栓用孔62a、62b中设置供抵接用螺栓的头部抵接的座(孔沉台)。另外,以上,在第I分割间隔片31上形成有螺栓螺纹,在第2分割间隔片32上形成有螺栓用孔,但是本发明不限定此,也可以在第I分割间隔片31上形成螺栓螺纹和螺栓用孔,在与该螺栓螺纹和螺栓用孔分别相对应的第2分割间隔片32的位置,形成螺栓用孔和螺栓螺纹。(间隔板的变形例)图5所示的间隔板300是图4所示的间隔板30的变形例,由大致半圆状的第I分割间隔片310和第2分割间隔片320形成。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与间隔板30相同的部位或相当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一部分的说明。在图5中,间隔板300的第I分割间隔片310和第2分割间隔片320是大致半圆状,是以分割面34为对称面的大致对称形。并且,在第I分割间隔片310上形成有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a、35b、35c,在第2分割间隔片320上形成有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a、36b、36c。并且,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a和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a相对于分割面34被配置在对称的位置,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c和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c相对于分割面34被配置在对称的位置。另外,插入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a的组装用螺栓(参照图2)和插入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a的组装用螺栓(参照图2)的紧固力(F35a、F36a)大致相等(F35a = F36a),插入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c的组装用螺栓(参照图2)和插入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c的组装用螺栓(参照图2)的紧固力(F35c、F36c)大致相等(F35c = F36c)。(台阶)因而,由于接近第I分割间隔片310和第2分割间隔片320的分割面34的范围大致对称地产生同样的变形(轴向的压缩变形),所以分割面34的第I分割间隔片310和第2分割间隔片320的板厚(变形后的板厚)大致相同,因此,能够抑制台阶的产生。由此,因为在第I空间40a与第2空间40b之间不形成泄漏流路,所以能防止因泄漏损失而引起的压缩机的效率变差。另外,因为使分别插入第I分割间隔片310的第I组装用螺栓用孔35a、35b、35c的第I组装用螺栓的紧固力(F35a、F35b、F35c)合计的值(F35 = F35a + F35b + F35c)除以第I分割间隔片31与缸体11的端面的抵接面积(S31)而得到的单位面积的面压(F35 /S31),与分别插入第2分割间隔片32的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a、36b、36c的组装用螺栓的紧固力(F36a、F36b、F36c)合计的值(F36 = F36a + F36b + F36c)除以第2分割间隔片32与缸体11的端面的抵接面积(S32)而得到的单位面积的面压(F36 / S32)大致相同,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上述台阶的产生。由此,因为在第I空间40a与第2空间40b之间不形成泄漏流路,所以能够进一步防止因泄漏损失而引起的压缩机的效率变差。(压缩部)通过以上说明,能够将本发明的压缩部像以下那样记述。“具备:圆环状的缸体;被配置在该缸体的内周部,一边与该缸体的内周面抵接一边偏心旋转的圆环状的旋转活塞;朝向上述缸体的中心轴的方向进退自如地被配置在形成于上述缸体的叶片槽的叶片;以及将该叶片按压在上述旋转活塞的外周的弹簧,由覆盖上述缸体的一侧的端面的框体、覆盖上述缸体的另一侧的端面的上述间隔板、上述缸体的内周面、和上述旋转活塞的外周面包围的空间由上述叶片一分为二成两个压缩室,上述曲轴具备向互相相对的方向偏心的一对偏心部,旋转自如地由设置于上述框体的轴承部件保持,并且贯穿形成于上述间隔板上的中央贯穿孔,上述曲轴的偏心部分别贯穿上述旋转活塞的内周部,通过利用上述曲轴的旋转而使上述旋转活塞偏心旋转,增加上述压缩室中的一方的压缩室的体积,并且减少上述压缩室中的另一方的压缩室的体积。”[其他的实施方式]以上,表示了压缩部103由第I压缩机构部IOa和第2压缩机构部IOb形成的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压缩部103也可以是具有层叠3层以上的3个以上压缩机构的压缩部。例如,在3层的情况下,位于端部(最上)的压缩机构部相当于取代第I压缩机构部IOa的间隔板30,抵接同样的第I间隔板的压缩机构部,位于端部(最下)的压缩机构部相当于取代第2压缩机构部IOb的间隔板30,抵接同样的第2间隔板的压缩机构部,中间的压缩机构部相当于取代第I压缩机构部IOa的第I框体20a和间隔板30 (或者取代第2压缩机构部IOb的第2框体20b和间隔板30),抵接第I间隔板和第2间隔板的压缩机构部。并且,在曲轴上的3个部位,形成有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偏心的偏心部。此外,在4层以上的情况下,3层的情况下的中间的压缩机构部遍及多层地层叠。并且,在曲轴上的4个以上部位,形成有分别向不同的方向偏心的偏心部。另外,既可以是在各自的压缩机构部中被压缩的制冷剂分别被排出到外壳内(一级压缩),也可以是在一方的压缩机构部中被压缩的制冷剂被供给到另一方的压缩机构部,进一步被压缩(多级压缩)。(压缩部)通过以上说明,能够将本发明的压缩部像以下那样记述。“具备:圆环状的缸体;被配置在该缸体的内周部,一边与该缸体的内周面抵接一边偏心旋转的圆环状的旋转活塞;朝向上述缸体的中心轴的方向进退自如地被配置在形成于上述缸体的叶片槽的叶片;以及将该叶片按压在上述旋转活塞的外周的弹簧,上述压缩机构部中的配置在中间层的压缩机构部的、由分别覆盖上述缸体的两端面的一对上述间隔板、上述缸体的内周面、和上述旋转活塞的外周面包围的空间,由上述叶片一分为二成一对压缩室,上述压缩机构部中的配置在端部的层的压缩机构部的、由覆盖上述缸体的一侧的端面的框体、覆盖上述缸体的另一侧的端面的上述间隔板、上述缸体的内周面、和上述旋转活塞的外周面包围的空间,由上述叶片一分为二成一对压缩室,上述曲轴具备向互相不同的方向偏心的偏心部,旋转自如地由设置于上述框体的轴承部件保持,并且贯穿形成于上述间隔板上的中央贯穿孔,上述曲轴的偏心部分别贯穿上述旋转活塞的内周部,通过利用上述曲轴的旋转而使上述旋转活塞偏心旋转,增加上述压缩室中的一方的压缩室的体积,并且减少上述压缩室中的另一方的压缩室的体积。”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式压缩机具有:封闭容器;驱动部和压缩部,被配置在该封闭容器内;以及曲轴,向上述压缩部传递上述驱动部的旋转, 上述压缩部由隔着间隔板而层叠的一对压缩机构部形成, 上述间隔板由被福射方向的分割面分割的多个分割间隔片形成,在各该分割间隔片上形成有组装用螺栓用孔,在使上述分割间隔片对接而形成上述间隔板时,上述组装用螺栓用孔中的隔着上述分割面而相对的一对组装用螺栓用孔位于相对于上述分割面的对称位置,且组装用螺栓中的插入隔着上述分割面而相对的一对组装用螺栓用孔的组装用螺栓彼此的紧固力大致相等。
2.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式压缩机具有:封闭容器;驱动部和压缩部,被配置在该封闭容器内;以及曲轴,向上述压缩部传递上述驱动部的旋转, 上述压缩部由隔着间隔板而层叠3层以上的3个以上压缩机构部形成, 上述间隔板由被福射方向的分割面分割的多个分割间隔片形成,在各该分割间隔片上形成有组装用螺栓用孔,在使上述分割间隔片对接而形成上述间隔板时,上述组装用螺栓用孔中的隔着上述分割面而相对的一对组装用螺栓用孔位于相对于上述分割面的对称位置,且组装用螺栓中的插入隔着上述分割面而相对的一对组装用螺栓用孔的组装用螺栓彼此的紧固力大致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插入形成在上述分割间隔片上的组装用螺栓用孔的组装用螺栓的紧固力合计的值除以上述分割间隔片与缸体的端面的抵接面积而得到的单位面积的面压,在各上述分割间隔片中大致相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具有由多个分割间隔片形成的间隔板,并能抑制抵接的分割间隔片的分割面彼此产生台阶的旋转式压缩机。间隔板(30)在分割面(34)处被一分为二成第1分割间隔片(31)和第2分割间隔片(32),形成于第1分割间隔片的第1组装用螺栓用孔(35a)和形成于第2分割间隔片的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a)相对于分割面位于对称位置,并且插入第1组装用螺栓用孔(35a)的组装用螺栓和插入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a)的组装用螺栓的紧固力大致相等,同样,第1组装用螺栓用孔(35d)和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b)相对于分割面位于对称位置,插入第1组装用螺栓用孔(35b)的组装用螺栓和插入第2组装用螺栓用孔(36b)的组装用螺栓的紧固力大致相等。
文档编号F04C23/00GK103089632SQ20121034783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新井聪经, 谷真男, 深谷笃义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