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7811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离心风扇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离心风扇及电子设备。该离心风扇包括风扇机体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其中,风扇机体包括设有进风口的端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设置在所述端面上。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自所述进风口的边缘向外散射分布,用于改变所述进风口处的气流分布减少涡流产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且在不影响离心风扇的散热性能的情况下降低涡流导致的噪音。
【专利说明】离心风扇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风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越来越体积轻巧化,而对于小型的电子设备,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近距离使用。为了避免电子设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导致电子设备损坏,通常在电子设备上设有风扇。当近距离使用小型的电子设备时,风扇产生的噪音就会对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0003]现有结构的风扇在运转时,其产生的噪音主要有空气的动力性噪音(即气流噪音),而气流噪音包括:风扇叶轮旋转时,周期性地向外排气所造成的压力脉动而产生的周期性排气噪声;以及气体涡流在风叶轮界面上分裂时引起的涡流噪声两个部分。其中,周期性排气噪音是无法避免的,而涡流噪音则取决于风机叶轮的形状、气流相对于机体的流速及流态。现有结构的风扇在进风口处极易形成如如图1中所示涡流,气体涡流在风叶轮界面上分裂剧烈从而产生涡流噪音。由此可知,减小进气口涡流产生就能有效降低风扇的涡流噪音。
[0004]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减小进气口涡流产生的新型结构的风扇,以在满足散热要求的同时降低风扇噪音,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离心风扇及电子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满足散热要求的同时降低噪音。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风扇,该离心风扇包括:
[0008]风扇机体,其包括设有进风口的端面;
[0009]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其设置在所述端面上;
[0010]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自所述进风口的边缘向外散射分布,用于改变所述进风口处的气流分布减少涡流产生。
[0011 ] 可选的,前述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所述扰流板为直板或曲线板。
[0012]可选的,前述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所述扰流板的近所述进风口边缘处的端面为弧面。
[0013]可选的,前述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所述扰流板与所述端面呈90度。
[0014]可选的,前述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所述进风口为圆形,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自所述进风口的边缘沿所述进风口的径向方向向外均匀分布。
[0015]可选的,前述所述的离心风扇,其中,所述扰流板的长度等于所述扰流板设置位置处的所述进风口边缘至所述端面外边缘的距离。
[0016]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离心风扇;其中,所述离心风扇包括:
[0017]风扇机体,其包括设有进风口的端面;
[0018]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其设置在所述端面上;
[0019]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自所述进风口的边缘向外散射分布,用于改变所述进风口处的气流分布减少涡流产生。
[0020]可选的,前述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或一体式计算机。
[0021]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00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扰流板设置在风扇机体的进风口处的端面上,使得扰流板能够改变流经所述进风口处的气流分布减少涡流产生,以降低因涡流所产生的噪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且不影响离心风扇的散热性能。
[002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图1为现有技术中风扇的进风口处产生的气体涡流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离心风扇的一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离心风扇的进风口处气体的流态示意图;
[002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离心风扇的另一种实现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离心风扇及电子设备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扇的噪音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离心风扇及电子设备,以在满足散热要求的同时降低噪音,且实现结构简单,成本低。
[00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32]风扇机体,其包括设有进风口的端面;
[0033]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其设置在所述端面上;
[0034]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自所述进风口的边缘向外散射分布,用于改变所述进风口处的气流分布减少涡流产生。
[0035]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离心风扇。
[00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扰流板设置在风扇机体的进风口处的端面上,使得扰流板能够改变流经所述进风口处的气流分布减少涡流产生,以降低因涡流所产生的噪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且不影响离心风扇的散热性能。
[003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试验台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0038]实施例一
[0039]如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离心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所述的离心风扇包括:风扇机体10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20。其中,所述风扇机体10包括设有进风口 11的端面12。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20设置在所述端面12上。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20自所述进风口 11的边缘向外散射分布,用于改变所述进风口 11处的气流分布减少涡流产生。通过试验测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结构的离心风扇,其进风口处的气流分布呈图3所示的情况。显然,较现有技术中的风扇,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结构的离心风扇,其减小了进风口处涡流的产生,进而减少了因涡流所导致的噪音。
[00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扰流板20与所述端面12所呈的角度可以为任一角度。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扰流板20与所述端面12可呈90度(如图2和4所示),这样所述扰流板20能够更好的改变流经所述进风口 11处的气流分布有效的减少涡流产生,从而更好的降低涡流导致的噪音,使所述离心风扇的噪音更小。
[00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将扰流板设置在风扇机体的进风口处的端面上,使得扰流板能够改变流经所述进风口处的气流分布减少涡流产生,以降低涡流导致的噪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且不影响离心风扇的散热性能。
[0042]进一步地,如图2和4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扰流板20可以为直板(如图2所示);或者,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扰流板20还可以为曲线板,如图4所示C形曲线板,或者是S形曲线板等等。其中,所述扰流板20的相关参数,如扰流板20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如最低噪音需求)及风扇机体的形状、进风口尺寸、进风量大小等因素来确定。这里需要补充的是:上述扰流板顶板可以是与所述风扇机体的端面12平行的面,也可以是有一定起伏幅度的面。同样的,所述扰流板的顶板的设置也可根据实际设计需求(如最低噪音需求)及风扇机体的形状、进风口尺寸、进风量大小等因素来确定。
[0043]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扰流板20的长度等于所述扰流板20设置位置处的所述进风口 11边缘至所述端面12外边缘的距离。
[0044]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扰流板20的近所述进风口 11边缘处的端面12为弧面,以避免近所述进风口 11边缘处的端面12的所述扰流板20挡住流进所述进风口 11的风流,进而保证了流进所述进风口 11的风流流量,从而确保了离心风扇的散热性能。
[0045]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进风口 11的形状可以为多种,例如椭圆形、圆形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 11采用圆形。当所述进风口 11采用圆形时,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20自所述进风口 11的边缘沿所述进风口 11的径向方向向外均匀分布(如图2所示),使所述进风口 11的边缘处的气流动力平衡,以使流经所述进风口11处的气流均匀分布(如图3所示)进而更有效的较低噪音。
[0046]实施例二
[0047]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二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离心风扇100。所述离心风扇100设置在电子设备本体的外壳中,用于对内置于电子设备外壳中的发热部件进行散热。其中,结合图2所示,所述离心风扇100包括:风扇机体10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20。其中,所述风扇机体10包括设有进风口 11的端面12。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20设置在所述端面12上。其中,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20自所述进风口 11的边缘向外散射分布,用于改变所述进风口 11处的气流分布减少涡流产生。
[0048]具体地,本实施例二中所述的离心风扇100可直接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所述离心风扇100,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0049]其中,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笔记本电脑或一体式计算机等等。
[0050]通过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及现有结构的离心风扇的对比试验,可知采用将扰流板设置在风扇机体的进风口处的端面上的结构较现有风扇,
[0051]在降低涡流导致的噪音效果上更加明显,具体请参考表1中的对比数据:
[0052]表1对比数据
[0053]

【权利要求】
1.一种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扇机体,其包括设有进风口的端面;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其设置在所述端面上; 其中, 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自所述进风口的边缘向外散射分布,用于改变所述进风口处的气流分布减少涡流产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为直板或曲线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的近所述进风口边缘处的端面为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与所述端面呈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为圆形,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扰流板自所述进风口的边缘沿所述进风口的径向方向向外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板的长度等于所述扰流板设置位置处的所述进风口边缘至所述端面外边缘的距离。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离心风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或一体式计算机。
【文档编号】F04D29/66GK203856776SQ201420262637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1日
【发明者】王磊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