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叶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7860阅读:7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叶式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叶式压缩机,特别涉及一种缸体型线为组合曲线、滑槽偏心设置,内部具有自润滑功能的旋叶式压缩机。
旋叶式压缩机是指一种缸体壁面型线由光滑连接的圆弧段,高次曲线段、三角函数段构成,在转子轴上开设有多个偏心滑槽,滑槽中放置有分隔压缩室的滑片,转子轴转动时,每两个滑片之间的压缩室容积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吸气、压缩和排气目的的压缩机。在中国专利CN85103435所述的类似结构中,转子轴被分成偏心轴和回转活塞两部分,回转活塞在偏心轴驱动下与缸内内壁面相啮合,缸体的内壁面是一条圆弧曲线,缸体上开设有一个径向滑槽,滑槽中的滑片端部与回转活塞的外壁面接触并把压缩腔分隔为高低压力区,采用间断性的压差供油方式。这种结构的压缩机有以下缺点(1)靠缸体内壁面与回转活塞的线啮合,滑片与回转活塞的线啮合来密封高低压力区,密封效果很差;(2)只设置一个滑片,滑片的受力状况和压缩机的振动、噪声都比较大;(3)间断供油方式不利于压缩机启动阶段的润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缸体型线由圆弧、高次曲线、三角函数曲线组成、滑片偏心配置的旋叶式压缩机,具有润滑充分、密封可靠、滑片受力变化较小、压缩机噪声、振动低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壳、端盖及转子轴,机壳上设有排气孔,端盖上设有吸气孔,机壳内安装有缸体,缸体内偏心安置有多个滑片。滑片的头部与缸体的缸壁面啮合并把缸体和转子轴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压缩室。缸壁面为依次光滑连续的圆弧段、高次曲线段、三角函数段组成的型线。滑片的头部曲线是一条包络线或圆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的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
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机壳8,机壳8上设有排气口13,端盖23、端盖23上开设有吸气口22,一个装在机壳内的缸体32、位于其相对两端侧板15、25之间且转子轴28通过该缸体和两块侧板,由两侧板中轴承9、29支撑,多个偏心安装在缸体32的滑槽40中的滑片39,滑片39的头部与缸体32的缸壁面32a啮合并把缸体32和转子轴28之间的空间28a分隔成多个压缩室,滑片39的偏心安置是指转子轴上的滑槽40的中心线40a与转子轴28的中心线28b相距为a,a的取值范围是0≤a<d/4,d为转子轴28的直径。本实用新型在转子轴28上开设有偏离转子轴中心的滑槽40、与滑槽40的底部空间40a相通的由转子轴28的端部和侧板15形成的空间6,空间6与侧板15上开设的孔15a相通,孔15a开至端板7上开设的油气分离室12;在侧板15上开设有上油孔5,上油孔5的上端开至轴承9的表面,下端与储油槽2相通,左端与侧板15上开设的油孔1相通;在缸体和侧板上开设有相通的油孔30和31,油孔31的右端与孔1相通,油孔30开至轴承29的凹槽29a中,凹槽29a通过侧板25上的斜槽24与侧板25上开设的环形空间15a相通。
储存在油槽中的润滑油在压差△P的作用下沿侧板15上的油孔上升至轴承9的表面,通过侧板与缸体上的油孔1、31、30进入凹槽29a中,压差△P是这样形成的机壳8中的气体压力为Pd,空间6中的气体压力为Pc、Pc与吸气压力Ps,排气压力Pd的关系是Ps<Pc<Pd,凹槽29a中的气体压力为Pcl(压缩机工况稳定后Pc1变为Pd,且Ps<Pcl <Pd,△P=Pd-Pc或△P=Pd-Pcl,Pc和Pc1也可能是相同的值,到达凹槽29a中的润滑油除润滑轴承29外,还通过斜槽24进入环形槽15a中,在环形槽15a中的润滑油对转子轴28的端面施加一轴向推力,以平衡转子轴28另一端的空间6中的气体或油气混合物对转子轴施加的轴向推力,环形槽15a中的润滑油在润滑转子轴28与侧板25的相对运动的端平面后进入压缩腔,对压缩腔中的各互相摩擦面进行润滑并随高压气体经缸体上的排气孔35排至空间19中。到达轴承9的润滑油对轴承表面进行润滑,并通过轴承间隙进入空间6中,进入空间6的润滑油中的极小部分通过侧板15和转子轴28的端面间隙进入压缩腔,而绝大部分则进入滑槽40与滑片39顶部的间隙40a中,在润滑滑槽40与滑片39的相对运动面后进入压缩腔,并随高压气体经排气孔35进入空间19中。进入空间19中的油气混合物通过侧板上的气道17进入油气分离室,经油网14过滤后润滑油经回油孔10回落至储油槽2中,完成一次油循环。而高压气体则经过排气孔13排出。
在压缩机的启动过程,即转子轴旋转的最初很短一段时间内,随着空间6中的气体压力降低,孔口15a中的滚珠16在壳体中气体压力推动下迅速关闭孔口15a,润滑油开始正常循环。当压缩室中出现液击等导常情况时,滚珠16便在异常压力作用下打开孔口15q当液击消除后又能将其自动关闭,弹簧18使滚珠16的受力情况得到了缓冲,有利了降低冲击噪声。
旋叶式压缩机中的气体是这样流动的低压气体(压力为Ps)经吸气口22进入低压空间41a中,低压空间41a依靠在端盖23和侧板25的端面设置的密封圈41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在两个侧板15、25中设有吸气通道21、22,通道21和22由导通孔22a相通,使得吸气更加充分。随着转子轴28的转动,吸入压缩机中的气体受到压缩,当压缩至排气压力时排气阀片37被气流吹开,高压气体经排气孔35排向空间19,侧板15与机壳8之间设置的密封圈3限制了高压气体的流向,空间19中的气体只能经侧板15上的气道17进入油气分离室12,经过油气分离后的高压气体进入壳体内并最终经排气口13排出压缩机。图中38是排气阀螺钉,36是升程限制器,26是轴向档圈,27是轴封,33、34是侧板15、25与缸体32之间的联接螺钉,20是缸体32了与侧板25之间定位销,4是端板7的联接螺钉,11是密封圈。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叶式压缩机的吸排气在结构是对称的,相邻压缩腔中的气体压差又比较小,使得旋叶式压缩机的气体泄漏较少,转子轴动力平衡性好,压缩机的容积效率较高,且振动与噪声很小。
权利要求1.旋叶式压缩机,包括一机壳,端盖,机壳上设有排气孔,端盖上设有吸气孔,一个安装在机壳内的缸体,位于其相对两端侧板之间且转子轴通过该缸体和两块侧板,由两块侧板中的轴承支撑,多个偏心安置在缸体内的滑片,滑片的头部与缸体的缸壁面啮合并把缸体和转子轴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压缩室,其特征在于在转子轴上开设有偏离转子轴中心的滑槽、与滑槽的底部空间相通的由转子轴的端部和侧板形成的空间,在侧板上开设有上油孔,上油孔的上端开至轴承的表面,下端与储油槽相通,左端与侧板上的油孔相通,在缸体和侧板上开设有互通的油孔,油孔的右端与油孔相通,油孔开至轴承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叶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孔开至轴承的表面由所说的一块侧板上轴承中的凹槽确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叶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转子轴和侧板形成的空间与侧板上开设的孔相通,孔开至端板上开设的油气分离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叶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片的头部与缸体的缸壁面啮合,由圆弧段、高次曲线段、三角函数段组成的缸壁面的型线是光滑的连续的,滑片的头部的曲线是一条包络线或圆弧。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旋叶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偏心安装在缸体内的滑片,其中的偏心是指转子轴上的滑槽的中心线与转子轴的中心线相距为a,a的取值范围是0≤a<d/4,d为转子轴的直径。
专利摘要一种缸体型线为组合曲线,滑槽偏心设置的旋叶式压缩机,包括一机壳、端盖、转子轴。转子轴上开设有滑槽,当转子轴旋转时,与转子轴上的滑槽相配合的滑片的头部紧贴缸体的缸壁面,并随转子轴旋转,在缸体、侧板、上开设有油孔,本实用新型具有润滑充分、密封可靠、转动平稳等特点。
文档编号F04C18/22GK2310874SQ9623616
公开日1999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31日
发明者李连生, 束鹏程, 郭蓓, 胡建华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