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脚踏式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7946阅读:1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脚踏式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气筒,特别是一种足踏式打气筒。
现有的打气筒一般需用双手提拉和按压活塞杆来打气,比较费力,中国专利ZL93232803.2的″袖珍多功能气筒″可以用足踏打气,因此省力,而且使用时不需要弯腰,但是这种打气筒具有一定的缺点,主要是出气孔的设置是在压力表边上,压力表是会活动旋转的,出气孔经常发生漏气,使用效果不佳,足踏式打气筒还有一些其它的品种,但结构都比较复杂,体积大,重量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包括手打气筒使用时费力,现有的足踏打气筒结构复杂,体积大,重量重,出气孔装在压力表边上经常发生漏气等等,而提供一种新型脚踏式打气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脚踏式打气筒,主要由筒体、筒盖、活塞杆和皮管组成,筒体(1)是一个整体的注塑件,它包括打气筒(D)、储气筒(Z)和出气口(F),在储气筒(Z)和打气筒(D)之间有通孔(d1)连通,在储气筒(Z)和出气口(F)之间有通孔(d2)连通,在储气筒顶部具有用来装按压力表(6)的螺孔(d3),在出气口(F)顶部的螺孔(d4)装六角帽(11)六角帽(11)上接皮管(9);在打气筒(D)内装有活塞杆(2)和活塞。在活塞杆(2)的上部装有用脚踏打气的顶盖(3),在顶盖(3)下面还装有弹簧(10)。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筒体是一个整体注塑件,它不但具有打气筒和储气筒,而且具有专门的出气口,从结构上确保了出气不会发生漏气的毛病。
2.本实用新型外形美观,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便于大量生产,而且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的优点,并配备了气针、气咀等备件,适合用于自行车、摩托车、气筏、气囊、救生圈、球类等的充气,具有多种功能。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打气筒的结构总图图2是筒体的结构图图3a、3b是筒体下面的底托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
图1,本实用新型的打气筒由筒体1、筒盖4、活塞杆2、顶盖3、压力表6、皮管9等组成,其中活塞杆2下部装有活塞(即皮碗,图中未示出),活塞杆2的上部装有顶盖3,脚踏打气时脚踏在该顶盖3上,在顶盖3下面还装有弹簧10,在脚踏松开后弹簧10使顶盖3和活塞杆2往上回位,可以往复打气,当不打气需要收起时,将脚攀5提起并套在顶盖3上使它不活动。在筒体1的侧旁有储气筒Z,在储气筒Z上装有压力表6。
请参阅图2,筒体1具有打气筒D和储气筒Z,它是一个整体的注塑件,在打气筒D内装有活塞杆2和活塞,在储气筒Z的侧面还具有专门的出气口F,在储气筒Z和打气筒D之间有通孔d1连通,在储气筒Z和出气口F之间有通孔d2连通,储气筒Z顶部的螺孔d3与压力表6相接,出气口F顶部的螺孔d4装六角帽11,六角帽11上接皮管9。
在筒体1上还装有一个罩壳7,在罩壳7内放置有打气时的备件气针8和气咀13,还装有一个橡皮O型圈12,它是用来固定在活塞杆2上的活塞里,作压气用,也是备用件。
图3a、3b是筒体1底部的底托14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它可以插接和粘结在筒体1的底部并形成通孔d1和d2,因而结构简单工艺性好。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脚踏式打气筒,主要由筒体、筒盖、活塞杆和皮管组成,其特征在于筒体(1)是一个整体的注塑件,它包括打气筒(D)、储气筒(Z)和出气口(F),在储气筒(Z)和打气筒(D)之间有通孔(d1)连通,在储气筒(Z)和出气口(F)之间有通孔(d2)连通,在储气筒顶部具有用来装接压力表(6)的螺孔(d3),在出气口(F)顶部的螺孔(d4)装六角帽(11),六角帽(11)上接皮管(9);在打气筒(D)内装有活塞杆(2)和活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脚踏式打气筒,其特征在于在活塞杆(2)的上部装有用脚踏打气的顶盖(3),在顶盖(3)下面还装有弹簧(10)。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脚踏式打气筒,它的筒体(1)是一个整体注塑件,它包括打气筒(D)和储气筒(Z),并且还有专门设置的出气口(F),本实用新型从结构上确保了不会发生漏气的毛病,因而使用可靠,打气效率高,且具有外形美观,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多种功能、比较实用等方面的优点。
文档编号F04B33/00GK2295061SQ9624100
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11日
发明者陆水平 申请人:宁波制锁二厂西郊分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