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式复合齿轮泵、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44794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平衡式复合齿轮泵、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液压动力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平衡式复合齿轮泵、马达。
目前常见的齿轮泵、马达是内啮合式或外啮合式,由于其径向液压不平衡,因此轴承受力不匀衡易损坏,同时流量脉动大,噪声高,又因其排量不可调节,所以使用范围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径向液压力平衡,合成流量均匀,流量脉动小,噪声低,且可一机多用的平衡式复合齿轮泵、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由壳体、齿轮、本体和配流盘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齿轮包括由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组成的外啮合齿轮泵和行星轮与内齿轮啮合组成的内啮合齿轮泵;b、所述的本体中心孔中装置其上套有太阳轮的轴承,本体上均匀分布有至少2个轴向孔,其间装置套有行星轮的轴承,每两个轴向孔间有一凸块;c、所述的配流盘包括进液配流盘、出液配流盘和配流盘端盖。
当用电机或其它动力机构带动太阳轮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行星轮、太阳轮和内齿轮之间的T口吸液,P口排出高压油液作液压泵用。若将本体用定位销连接于壳体,配流盘由螺栓固定于壳体上,则成定轴轮系的平衡式复合齿轮泵。若将内齿轮用连接件连于壳体,配流盘由螺栓固定于本体上,则成差动轮系的平衡式复合齿轮泵。当向P口输入高压油液,T口则排出低压油液,太阳轮的输出轴按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时作马达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结构对称且高低压腔相对于齿轮中心对称,因此径向液压力平衡。又因在结构设计上,使各啮合点的相对位置错开,从而使合成流量均匀,故流量脉动小,因此噪声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是设计合理,一机多用,使用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剖视图。
以下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1(参见
图1,2)将加工成的太阳轮5套于轴承8上,放置于本体3的中心孔中,再将加工成的行星轮6套于轴承8,放置于本体3上围绕中心孔均匀分布的3个轴向孔中,本体3上轴向孔间各有一凸块9,使内齿轮7、太阳轮5、行星轮6隔开,其间有T口和P口。太阳轮5与行星轮6啮合组成外啮合齿轮泵,再使行星轮6与内齿轮7啮合组成内啮合齿轮泵。用定位销本体3连接于壳体1,用螺栓将进液配流盘10、配流盘端盖12和出液配流盘11固定于壳体1上,使其形成高低压腔密封区。内齿轮7置于左右挡环13及壳体1所组成的环形空间内,作与太阳轮5相反的方向转动,则形成定轴轮系的平衡式复合齿轮泵。
实施例2若用连接件将内齿轮7与壳体1连接,再用螺栓将进液配流盘10、配流盘端盖12和出液配流盘11固定于本体3。其它同实施例1,则形成差动轮系的平衡式复合齿轮泵。
权利要求1.一种平衡式复合齿轮泵、马达,由壳体(1)、齿轮(2)、本体(3)和配流盘(4)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齿轮(2)包括由太阳轮(5)与行星轮(6)啮合组成的外啮合齿轮泵和由行星轮(6)与内齿轮(7)啮合组成的内啮合齿轮泵;b、所述的本体(3)中心孔中装置其上套有太阳轮(5)的轴承(8),本体(3)上均匀分布有至少2个轴向孔,其间装置套有行星轮(6)的轴承(8),每两个轴向孔间有一凸块(9);c、所述的配流盘(4)包括进液配流盘(10)、出液配流盘(11)和配流盘端盖(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式复合齿轮泵、马达,其特征在于本体(3)由定位销连接于壳体(1),配流盘(4)由螺栓固定于壳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式复合齿轮泵、马达,其特征在于内齿轮(7)由连接件连于壳体(1),配流盘(4)由螺栓固定于本体(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式复合齿轮泵、马达,由壳体、齿轮泵、本体和配流盘组成,其特征在于:齿轮泵包括由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与内齿轮啮合而成的外、内啮合齿轮泵,本体中心孔中装有套太阳轮的轴承,其上均匀分布有至少2个轴向孔,其间装有套行星轮的轴承,两轴向孔间有凸块,配流盘包括进、出液配流盘和配流盘端盖。本实用新型径向液压力平衡,合成流量均匀,流量脉动小,噪声低,且一机多用。
文档编号F04C2/00GK2292177SQ9624087
公开日1998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20日
发明者栾振辉, 许贤良, 赵连春 申请人:赵连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