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啮合外旋弦线转子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6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啮合外旋弦线转子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供输送流体的容积式泵。
已有的外啮合渐开线齿轮泵,内啮合渐开线齿轮泵和内啮合园弧--泛摆线齿轮泵,均存在齿轮不易精加工,成本高等不利因素。因此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内、外转子齿廓易于加工制造、易于修复,传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流量大,整机结构紧凑的内啮合转子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带有进液孔、出液孔的壳体内设有一个与壳体间隙配合的内为正多边形的外转子和一个装在外转子内,凸角比正多边形边数少一个的且迴转中心偏离外转子中心的外旋弦线内转子组成内啮合等角速定比传动泵。为了提高流量,内转子凸角数选取2或3个,相应的外转子齿廓为正三边形或四边形,为了有利于工作腔密封,可在内转子的外缘套有弹性橡胶或塑料套,或将内转子凸角作成密封条式滑块。为了减少内外转子滑移啮合时的磨损,可在内转子的凸角处装有空心或实心轴辊。该泵内外转子均可做主动转子或从动转子,进出液口可选在壳体的周面或端面上。传动轴可以逆转,改变液体流动方向。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内为正多边形齿廓的外转子和外旋弦线齿廓的内转子,因此给加工制造带来了方便,并降低了成本。另外,该种泵在经使用磨损后,可进行尺寸修理,使其恢复使用性能。本实用新型与已有的内啮合齿轮泵相比,具有成本低,易于加工制造,工艺性好,使用寿命长,易修复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从下面实施例的附图中清楚地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啮合外旋弦线转子泵的剖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和图2所示的内啮合外旋弦线转子泵是由壳体7,前后端盖6、10所构成的泵体及设在泵体内的主动外转子8和从动内转子9所构成。壳体7是一个内为园形外为方形的筒体。在壳体7两端的四个角平面上钻有螺孔15,在两个对称角平面上钻有定位孔4,在其孔内设有定位销20。在壳体两个对称的边壁上,分别开有进液孔18,出液孔19,前后端盖6、10的形状与壳体形状相适应,并有螺孔15,定位孔4,前后端盖6、10、通过螺钉17,垫圈16分别被紧固在壳体7两端的端面上。在前面端盖6上有一个中心孔,其内装有轴承5骨架式密封橡胶圈3及锁环2,在轴承5,骨架式密封橡胶圈3内孔装有与主动转子8成一体的传动轴22。传动轴22通过固定键1与外动力相连接。主动外转子8是一个内为正三角形、外为园柱形转子,与壳体7间隙配合。在后端盖上有一个位于中心线以下的偏心轴孔,在轴孔内装有一根一端带有螺纹的轴杆12,通过螺母14和垫圈13固定在后端盖10上。从动内转子9通过铜轴套11与轴杆12动配合连接。从动内转子9是一个具有二个凸角的外旋弦线转子。当主动转子8转动一周时,从动内转子9转一周半,排出三个工作腔容积。主动外转子8,从动内转子9在泵体内可以逆转,改变流体流动方向。
壳体7,前后端盖6、10,主动外转子8,从动内转子9均可为铸铁加工件。
图3为进出液口在端面上的实施例。
图4是图3B-B剖视图。
图3、图4对比图1、图2主要不同点除进出口所在部位不同外,还有在外转子8外面镶装一个套23,套的外面与壳体间隙配合,内与外转子静配合。该套的作用是提高泵的密封性。
权利要求
1.一种供输送液体的内啮合转子泵。包括有带进液孔(18)出液孔(19)的壳体(7),传动轴(22),其特征在于壳体(7)内,设有一个与壳体(7)为间隙配合的内为正多边形的外转子(8)和一个装在外转子(8)内的凸角比正多边形边数少一个的且迴转中心偏离外转子中心的外旋弦线内转子(9)。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内啮合转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内转子(9),最好是2个或3个凸角齿。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内啮合转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内转子(9),可以是一个外缘套有弹性橡胶或塑料的转子。
4.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内啮合转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内转子(9),其凸角可以是空心或实心轴辊或轴承。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内啮合转子泵,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内转子(9)其凸角可以是密封滑块。
专利摘要
一种用于输送液体的内啮合转子泵。本实用新型采用正多边形齿廓外转子和外旋弦线内转子组成内啮合等角速定比传动泵。具有内啮合齿轮泵流量大的特点,同时因为外转子与内转子齿廓型线易于精加工,所以此泵制造成本低、易修复、整机结构紧凑、传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价廉。
文档编号F04C18/22GK87200648SQ87200648
公开日1987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14日
发明者田澍藩 申请人:田澍藩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