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隔离式压力补偿的液压控制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07949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隔离式压力补偿的液压控制阀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液压动力机器的阀组件;更具体地说,涉及其中保持固定 压差以实现均匀流量的压力补偿阀。
背景技术
农业、建筑和工业上的机器有由诸如液压缸和活塞结构之类的液压致动器 来致动的部件。液压流体到液压致动器的应用常常由具有由手动操作的杆来致 动的阀芯的阀来控制。也可采用螺线管操作的阀芯。阀芯移动到阀体内的各个 位置可按比例地改变加压流体从泵到液压缸的一个腔室的流量并控制从另一 液压缸腔室排放的流体。通常,用于操作不同液压致动器的多个阀在阀组件的 各段中并列地组合。
机器上液压驱动部件的速度取决于阀芯中控制孔口的横截面积和横跨这 些孔的压降。为了有利于控制,设计了压力补偿式液压控制系统来设定和保持 压降。这些先前的控制系统包括负载传感管路,这些负载传感管路将阀工作端 口的压力传递至可变排量液压泵的输入端,该液压泵供应系统中的加压液压流 体。所得到的自调节泵输出可提供横跨控制孔的大致恒定的压降,控制孔的横 截面积由机器操作者来改变。这有利于控制,因为由于压降保持恒定,机器部
件的速度仅由可由操作者改变的测量孔的横截面积来决定。
在名称为"Pressure Compensating 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压力补偿式液 压控制系统)"的美国专利第5,579,642号中披露了一种这样的现有系统。该系 统采用一系列往复阀,以传感每个阀段的每个动力工作端口处的压力并选定这 些工作端口压力中的最高压力。将该系列中的选定的工作端口压力施加到隔离 阀,该隔离阀根据该工作端口压力将泵的控制输入端连接至泵的输出端或系统 容器。该隔离阀包含在阀组件的单独的、特定的端部段中。
也将施加至泵的控制输入端的控制压力施加至每个阀段中的单独的压力补偿阀。响应于该控制压力,压力补偿阀通过控制流体流过阀芯之后的工作端 口压力来产生基本上固定的横跨阀芯的压差。
名称为 "Hydraulic Control Valve System With Non-Shuttle Pressure Compensator (带有无往复阀式压力补偿器的液压控制阀系统)"免除了单独的 隔离阀。在该设备中,每个压力补偿阀具有提动头和阀元件,提动头和阀元件 在阀段的内孔中往复滑动。提动头用作现有的压力补偿阀。所有阀段中的阀元 件协作地将最大工作压力施加至泵控制输入端。每个阔元件还响应于该控制压 力作用在相邻的提动头上。
然而,该先前的阀组件在每段的压力补偿阀中需要两个工作部件。希望进 一步简化压力补偿机构的结构并降低其制造复杂度。

发明内容
一种液压系统具有一系列控制流体从供给管路到多个液压致动器的流动 的阀段。响应于控制信号来调节来自泵的供给管路中的流体压力。每个阀段包 括工作端口, 一个液压致动器连接至该工作端口;以及带有测量孔的阀芯, 该测量孔是可变的以控制流体从供给管路到上述一个液压致动器的流动。
提供一种新颖的压力补偿设备,其中,每个阀段具有压力补偿阀。每个压 力补偿阀包括补偿内孔,单个补偿阀芯可滑动地位于该补偿内孔中。在一些实 施例中,补偿阀芯可由主弹簧偏置。
补偿内孔具有预补偿道、预加载道、辅助供给通道、以及负载传感通道。 预补偿道与测量孔流体连通,流体在经过补偿阀芯之后从预加载道流动到工作 端口。辅助供给通道与供给管路流体连通。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孔限制从供 给管路到辅助供给通道的流体流动。负载传感通道连接至所有阀段,且在该通 道中产生控制信号。
补偿阀芯可滑动地接纳在补偿内孔中。预补偿道中的压力施加趋于沿一个 方向移动补偿阀芯的第一力,负载传感通道中的压力施加趋于沿相反方向移动 补偿阀芯的第二力。响应于第一力和第二力的相对大小,补偿阀芯呈现第一位 置,该第一位置提供在预补偿道和预加载道之间的第一通路和在辅助供给通道 和负载传感通道之间的第二通路。在补偿阀芯的该第二位置中,提供第一通路
7而不提供第二通路。补偿阀芯具有第三位置,在该第三位置中既不提供第一通 路也不提供第二通路。在使用时,主弹簧将补偿阀芯偏置朝向第三位置。
在压力补偿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补偿阀芯的第一端处在内孔中形成压力 腔室,第一孔提供负载传感通道和压力腔室之间的限流通路。可以可选地设置 止回阀,流体通过该止回阀从压力腔室流动到负载传感通道。
压力补偿阀的另一构型具有在补偿阀芯的第二端处形成在内孔中的阻尼 腔室,第二孔口提供预补偿道和阻尼腔室之间的限流通路。该构型可以可选地 包括止回阀,流体通过该止回阀从阻尼腔室流动到预补偿道。
压力补偿阀的另一变型包括隔离阀芯,该隔离阀芯可在补偿阀芯中的隔离 内孔内滑动。这里,独立于补偿阀芯的移动,隔离阀芯响应于预加载道和负载 传感通道之间的压差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第二通路。


图l是根据本发明的、采用具有控制阀的阀组件的液压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示意示出的阀组件的一段的剖视图,且示出了处于一位置的 新颖的压力补偿阀的诸部件;
图3是示出了处于另一位置的压力补偿阀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示出了处于再一位置的压力补偿阀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示出了压力补偿阀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示出了压力补偿阀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示出了压力补偿阀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8是示出了压力补偿阀的第五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参见图1,液压系统IO控制机器的液压动力工作构件的运动,这些液 压动力工作构件诸如反f产挖土机的吊杆、臂和铲斗。液压流体保存在储罐或容 器12中,流体由传统的可变负载传感排量泵14从该储罐或容器12中抽吸出 来并在压力下馈送入供给管路16。供给管路中的压力由第一减压阀15来限制。 供给管路16将加压流体供给至阀组件18,该阀组件18控制流体至多个液压致动器20的流动。阀组件18包括若干独立的阀段24、 25和26,这些阀段在两 个端部段27和28之间并列地互连。每个液压致动器20具有包含活塞31的液 压缸罩壳30,该活塞31将罩壳内部分成头腔室32和杆腔室33,将加压流体 施加至这些腔室以移动活塞。流体通过阀组件18从这些液压致动器返回到返 回管路22,该返回管路22通向容器12。
为了有利于理解在此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有用的是可关于阀组件18中的 第一阀段24来描述基本流体流动通路。其它阀段25和26以与段24相同的方 式构造和工作,下面的描述也可应用至它们。
另外参见图2,第一阀段24具有包含控制阀40的本体38,该控制阀40 包括控制阀芯42,机器操作者使该控制阀芯42在本体的第一内孔41内沿往复 方向移动。根据控制阀芯42移动的方向,将液压流体或液压油引导至相关致 动器20的头腔室32或杆腔室33,由此向上或向下驱动活塞31。这里所引用 的诸如顶部和底部或向上或向下之类的方向关系和移动参考部件沿图中所示 定向的关系和移动,该图中所示定向可以不是阀组件18的特定应用中的部件 定向。机器操作者将控制阀芯42移动至的程度可决定连接至活塞31的工作构
件的速度。
图2示出了处于控制阀40的中心关闭状态的控制阀芯42。在该状态,供 给管路16和返回管路22与相应致动器20之间的流体流动被阻止。当控制阀 芯处于中性的中心位置时,控制阀芯42中的第一凹槽47形成从桥式通道50 到低流池排放道49的减压通路,该排放道49导通所有的阀段24-26且在如图 1所示的第一端部段27处连接至返回管路22。该通路还排空可能会泄漏入桥 式通道50的任何压力。
为了提升活塞31,机器操作者向左移动往复控制阀芯42。这打开通道, 其中,泵14 (在后述的负载传感网络的控制下)从容器12中抽吸液压流体并 迫使其流动通过供给管路16、进入阀本体38中的供给通道43。流体从供给通 道43流动通过由控制阀芯42中的一组槽口 45形成的测量孔44、通过预补偿 道46且通过压力补偿阀48。在压力补偿阀48的打开状态,液压流体继续流动 通过负载止回阀51、桥式通道50、阀芯凹槽52和工作端口通道54,流动到与 液压缸罩壳30中的头腔室32相连接的第一工作端口 56。因此施加至活塞31
9底部的加压流体引起活塞向上移动,这迫使液压流体流出杆腔室33。后者的液 压流体流动进入阀本体38中的第二工作端口 58,通过另一工作通道60、不同 的阀芯凹槽62、容器道63,且进入连接至容器返回管路22的容器通道64。负 载止回阀51是传统的装置,其防止作用在液压致动器20上的负载由于重力而 在形成用来提升负载的足够压力之前下落。假如第一工作端口 56处的压力超 过安全水平,第一工作端口减压阀57就打开以将多余的压力传递到另一容器 道66。相同的第二工作端口减压阀59将第二工作端口 58中的多余压力释放到 容器道63。
为了向下移动活塞31,机器操作者向右滑动控制阀芯42,该控制阀芯42 还测量从供给通道43流动到桥式通道50的流体。该液压流体继续从桥式通道 50通过阀芯凹槽62流动到第二工作端口 58,并向前流动到液压缸罩壳30中 的杆腔室33,由此迫使活塞向下移动。从头腔室32返回到第一工作端口 56 的流体移动通过阀芯凹槽52和容器道66,进入容器通道64。
在没有压力补偿机构的情况下,机器操作者将很难控制活塞31的速度, 因此很难控制附连至活塞的机器构件的速度。这种困难是因为活塞移动的速度 与液压流体流量直接关联,该液压流体流量主要由两个变量一一流动通路中最 限流孔口的横截面积和横跨这些孔口的压降来决定。最限流孔口中的一个是由 控制阀芯42中的槽口 45形成的测量孔44,机器操作者能通过选择性地在内孔 41中移动控制阀芯来控制该孔口的横截面积。尽管这可控制一个决定流量的变 量,但是它没有提供最佳控制,因为流量还与系统中的总压降的平方根成正比, 该总压降主要横跨测量孔44形成。例如,增大作用在液压缸活塞31上的负载 力F可增大头腔室32中的压力,这减小该由负载引起的压力和由泵14提供的 压力之间的压差。没有压力补偿,即使机器操作者将测量孔44保持在恒定的 横截面积,这种总压降的减小也会减小流量,由此降低活塞31的速度。
为了减轻该效果,每个阀段24-26都包括压力补偿阀48。参见图1和2, 压力补偿阀48具有补偿阀芯70,该补偿阀芯70密封地以往复方式在阀本体 38的第二内孔72内滑动。预补偿道46从与测量孔44直接流体连通处的第一 内孔41通向实际上是由插入件74限定的第二内孔的内端,在所示的关闭位置, 该插入件74邻抵补偿阀芯70。这里所使用的术语"直接流体连通"和"直接连接"是指相关联的部件彼此开通或由导管连接在一起而无需诸如阀、孔口或 其它器件之类的任何插入元件,该插入元件限制或控制流体的流量超出任何导
管的固有限制。预加载道76从第二内孔72延伸至负载止回阀51,该负载止回 阀51将预加载道联接至第一内孔41处的桥式通道50。穿过阀组件18中的辅 助供给通道78和负载传感通道80与所有阀段24-26中的第二内孔72相交。在 第一端部段27中,辅助供给通道78通过孔口 75联接至供给通道43 ,该孔75 限制这些通道之间的最大流量。负载传感通道80通过第一端部段中的压力补 偿式排放调节器77联接至容器返回管路22,以在所有致动器不工作时排出负 载传感道中的压力,由此减小此时的泵输出。压力补偿式排放调节器77包括 减压阀,该减压阀限制负载传感通道80中的压力以防止其到达不能接受的水 平。
塞子84关闭第二内孔72的开口端。主弹簧82将补偿阀芯70的第一端85 偏置离开塞子84,以使相反向的第二阀芯端87邻抵插入件74。主弹簧82位 于形成在补偿阀芯70和塞子84之间的压力腔室86中。或者,可免除主弹簧 82,在这种情况下,补偿阀芯70只响应于压差。无论补偿阀芯沿着第二内孔 72的位置如何,带有阻尼孔90的通道88穿过负载传感通道80和压力腔室86 之间的补偿阀芯70连续地设置。因此,负载传感通道80中的压力总是作用在 补偿阀芯70的第一端85上。
当控制阀芯42沿任一方向移动离开中心关闭位置时,测量孔44打开以提 供从供给通道43到通向第二内孔72的预补偿道46的通路。预补偿道46中的 压力施加至补偿阀芯70的具有空腔89的第二端87。该压力引起补偿阀芯70 移动到其中一些孔94从空腔89通向预加载道76的位置,由此在预补偿道46 和预加载道之间形成第一通路,如图3所示。当补偿阀芯70打开、即移动离 开插入件74时,流体从预补偿道46通过孔94流动进入预加载道76。流体继 续从预加载道76流动通过负载止回阀51进入桥式通道50,如前所述。注意, 在该位置,辅助供给通道78仍然与负载传感通道80隔离。
当与第一阀段24相关的致动器20具有所有致动器中的最大负载时,预加 载道76中的压力起初大于负载传感通道80中的压力。结果此时,作用在补偿 阀芯70的第二端87上的压力超过作用在其第一端85上的压力。该压差引起补偿阀芯70移动到更向右的位置,如图4所示,在那里, 一组负载传感测量 槽口 92打开从辅助供给通道78到负载传感通道80的第二通路。这将泵出口 压力施加至负载传感通道80。
负载传感通道80的中压力通过阀组件18的其它段24和27传递回到泵14 的控制输入端。负载传感通道80中的增大压力将通过阻尼孔90传递至压力腔 室86。泵14响应于该增大的负载传感通道压力以增大施加至供给通道43和辅 助供给通道78的出口压力,该出口压力又通过压力补偿阀48传递至负载传感 通道80。负载传感通道80中的增大压力然后通过阻尼孔90进一步传递至压力 腔室86。阻尼孔90限制该压力传递的速率以缓和补偿阀芯70的运动,从而减 少通常在运动的液压系统中的不稳定性。在该第二位置,预补偿道46和预加 载道之间的第一通路保持打开。
压力补偿阀48平衡预补偿道46中的压力,以抵抗作用在补偿阀芯70的 第一端85上的来自通道80的负载传感压力。当负载传感测量槽口 92敞幵足 够远以实现压力平衡时,补偿阀芯70到达平衡位置。
图5示出了压力补偿阀100的第二实施例。该阀具有带有提供阀本体38 中的预补偿道46、预加载道76、辅助供给通道78和负载传感通道80之间的 通路的阀段的补偿阀芯102,如同关于图2中的补偿阀芯70所述。如同另一阀 芯那样,第一阻尼孔104在补偿阔芯102的第一端106处在负载传感通道80 和压力腔室86之间延伸,主弹簧108将补偿阀芯102偏置到所示的关闭位置。
此外,补偿阀芯102具有阻尼腔室IIO和中间环形凹槽114,该阻尼腔室 IIO在补偿阀芯102的相反向的第二端112处,该中间环形凹槽114在阀芯的 所有位置都与预补偿道46连续连通。第二阻尼孔116提供中间环形凹槽114 和阻尼腔室IIO之间的通路,同时限制流体在其间沿两个方向的流动。
当控制阀芯42打开且加压供给流体传输到预补偿道46中时,该流体的压 力迫使补偿阀芯102以与图2中补偿阀芯70相同的方式在图中向右移动。该 移动由第一阻尼孔104来阻尼,流体必须从压力腔室86流动通过该第一阻尼 孔104以减缓该向右移动。此后,当压力腔室86中的压力变得大于预补偿道 46中的压力时,补偿阀芯102趋于向左移动。该移动由第二阻尼孔116来阻尼, 该第二阻尼孔116可限制流体能排出阻尼腔室IIO的速率。图6示出了具有第三补偿阀芯121的第三压力补偿阀120,该第三补偿阀 芯121具有许多与第二补偿阀芯102相同的元件,这些相同的元件标示有相同 的附图标记。区别之处在于除了第二阻尼孔116之外,还有一止回阀122将 中间环形凹槽114连接至阻尼腔室110。流体无法沿着从阻尼腔室110到预补 偿道46的方向流动通过止回阀122,因此沿该方向通过第二阻尼孔116的流动 被限制。这可阻尼补偿阀芯102的向左移动,该向左移动关闭压力补偿阀120。 然而,止回阀122和第二阻尼孔116的组合提供流体沿着从预补偿道46到阻 尼腔室IIO的相反方向流动通过的较大通路。结果,对于补偿阀芯102沿向右 方向或称打开方向移动,具有较小的阻尼。
参见图7,第四压力补偿阀124具有第四压力补偿阀芯125,该第四压力 补偿阀芯125类似于第二补偿阀芯102,但是添加了止回阀126。该止回阀126 允许流体只沿着从负载传感通道80到压力腔室86的方向流动。沿相反方向流 动被限制于通过第一阻尼孔104进行。因此,相对于向左关闭移动,可阻尼打 开压力补偿阀125的补偿閥芯102的向右移动。
图8示出了包括内部隔离阀的第五压力补偿阀130。这里,第五补偿阀芯 132可滑动地接纳在阀本体38的第二内孔72中,且具有被主弹簧144偏置的 第一端136,该主弹簧144迫使相反端145抵靠第二内孔中的塞子146。第五 补偿阀芯132具有隔离内孔134,该隔离内孔134从压力腔室86处的第一端 136向内延伸。隔离内孔134中的隔离阀芯138被隔离弹簧140偏置离开第一 端136,该隔离弹簧140邻抵拧入隔离内孔中的盖子142。
当控制阀芯42打开且加压供给流体传输到预补偿道46中时,所得到的压 力迫使补偿阀芯132移动离开所示的关闭状态,以允许流体流动进入预加载道 76。预加载道76中所得到的增大压力通过第一孔148传递到隔离内孔134的 关闭端,该压力在该关闭端处作用在隔离阀芯138的相邻端。负载传感通道80 中的压力通过补偿阀芯132中的纵向第二孔150传递到压力腔室86,且通过横 向第三孔152传递到包含隔离弹簧140的腔室。该腔室中的压力作用在隔离阀 芯138的另一端上。
带有内部隔离阀芯138的第五压力补偿阀130比其它实施例更快地打开辅 助供给通道78和负载传感通道80之间的通路。这通过隔离阀芯138的相对较短的移动距离来实现。这种作用可在驱动最大负载的阀段改变时提供更快的响 应时间,并使负载传感平稳过渡。这种作用还使补偿阀芯132能具有较长的行 程,这可在预补偿道46和预加载道76之间形成较大开口,从而导致对于给定 流量的较低压降。
当只有连接至所述第一阀段24的致动器20工作时,来自预加载道76的 较大压力引起补偿阀芯132和隔离阀芯138向右移动到其中使从辅助供给通道 78到负载传感通道80的通路打开的位置。具体地说,该通路从辅助供给通道 78通过第四孔154、围绕隔离阀芯138的中心凹槽155和第五孔156而通到负 载传感通道80。流动通过该通路的流体将供给压力施加至负载传感通道80, 并通过纵向第二孔150施加至压力腔室86。
当两个或多个致动器同时工作时,用于具有最大负载的致动器的阀段中的 隔离阀芯138打开。该阀段决定施加至负载传感通道80的压力水平。其它阀 段(那些驱动较小负载的阀段)中的隔离阀芯138由于来自负载传感通道80 中的较大压力和隔离弹簧140合力而保持关闭。
前面的描述主要涉及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尽管已注意本发明范围内各 种变型,但是应该预料到,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很可能意识到现在从本发 明实施例的说明中变得显而易见的附加变型。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由下面的 权利要求书来确定,而不应由上面的说明书来限制。
权利要求
1. 在一种液压系统中,所述液压系统具有一系列控制流体从供给管路到多个液压致动器的流动的阀段,其中,响应于控制信号来调节所述供给管路中的流体压力,每个阀段具有连接一个液压致动器的工作端口,并且每个阀段具有带有测量孔的阀芯,所述测量孔是可变的以控制流体从所述供给管路到所述一个液压致动器的流动;一种压力补偿设备包括每个阀段具有压力补偿阀,所述压力补偿阀包括(a)补偿内孔,所述补偿内孔具有预补偿道、预加载道、辅助供给通道、以及负载传感通道,所述预补偿道与所述测量孔流体连通,流体从所述预加载道流动到所述工作端口,所述辅助供给通道连接至所述供给管路,所述负载传感通道连接至所有的所述阀段且在所述负载传感通道中产生所述控制信号;(b)补偿阀芯,所述补偿阀芯可滑动地位于所述补偿内孔中,其中,所述预补偿道中的压力施加趋于沿一个方向移动所述补偿阀芯的第一力,所述负载传感通道中的压力施加趋于沿相反方向移动所述补偿阀芯的第二力,响应于所述第一力和第二力,所述补偿阀芯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提供在所述预补偿道和所述预加载道之间的第一通路和在所述辅助供给通道和所述负载传感通道之间的第二通路,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提供所述第一通路而不提供所述第二通路,在所述第三位置中既不提供所述第一通路也不提供所述第二通路;以及主弹簧将所述补偿阀芯偏置到所述第三位置。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补偿阀芯的第 一端处在所述内孔中形成压力腔室,第一孔提供所述负载传感通道和所述压力 腔室之间的限流通路。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形成在所 述补偿阀芯中。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回阀,流体 通过所述止回阀从所述压力腔室流动到所述负载传感通道。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补偿阀芯的第二端处形成在所述内孔中的阻尼腔室;并且,第二孔提供所述预补偿道 和所述阻尼腔室之间的限流通路。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回阀,流体 通过所述止回阀从所述阻尼腔室流动到所述预补偿道。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阀芯,所 述隔离阀芯可在所述补偿阀芯中的隔离内孔内滑动,其中,所述隔离阀芯响应 于所述预加载道和所述负载传感通道之间的压差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 第二通路。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弹簧,所 述隔离弹簧偏置所述隔离阀芯以关闭所述第二通路。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至少部 分地由所述补偿阀芯中的孔形成。
10.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路至 少部分地由所述补偿阀芯中的槽口形成。
11.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载止回 阀,所述负载止回阀控制所述预加载道和所述工作端口之间的流体流动。
12. 在一种液压系统中,所述液压系统具有一系列控制流体从泵到多个 液压致动器的流动的阀段,其中,由一机构响应于控制信号来调节来自所述泵 的流体压力,每个阀段具有连接一个液压致动器的工作端口,并且每个阀段具 有带有测量孔的阀芯,所述测量孔是可变的以控制流体从所述泵到所述一个液 压致动器的流动; 一种压力补偿设备包括 每个阀段具有补偿阀芯,所述补偿阀芯可滑动地位于内孔中,由此在所述 补偿阀芯的第一端处限定压力腔室并在所述补偿阀芯的第二端处限定预补偿 道,其中,预加载道、辅助供给通道和负载传感通道都通向所述内孔以使流体 从所述预加载道流动到所述工作端口,所述辅助供给通道连接至所述泵的出 口 ,所述负载传感通道延伸进入到所有所述阀段且提供用来控制所述泵的所述 出口处压力的压力信号,孔将所述负载传感通道连接至所述压力腔室,所述补 偿阀芯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提供在所述预补偿 道和所述预加载道之间的第一通路和在所述辅助供给通道和所述负载传感通道之间的第二通路,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提供所述第一通路而不提供所述第二通 路,在所述第三位置中既不提供所述第一通路也不提供所述第二通路;以及主弹簧将所述补偿阀芯偏置到所述第三位置。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形 成在所述补偿阀芯中。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回阀, 流体通过所述止回阀从所述压力腔室流动到所述负载传感通道。
15.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离阀芯,所述隔离阀芯可在所述补偿阀芯中的隔离内孔内滑动,其中,所述隔离阀芯响应于所述预加载道和所述负载传感通道之间的压差来选择性 地打开和关闭所述第二通路;以及隔离弹簧,所述隔离弹簧偏置所述隔离阀芯以关闭所述第二通路。
16.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 至少部分地由所述补偿阀芯中的孔形成。
17.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路 至少部分地由所述补偿阀芯中的槽口形成。
18. 在一种液压系统中,所述液压系统具有一系列控制流体从泵到多个 液压致动器的流动的阀段,其中,由一机构响应于控制信号来调节来自所述泵 的流体压力,每个阀段具有连接一个液压致动器的工作端口,并且每个阀段具 有带有测量孔的阀芯,所述测量孔是可变的以控制流体从所述泵到所述一个液 压致动器的流动; 一种压力补偿设备包括每个阀段具有补偿阀芯,所述补偿阀芯可滑动地位于内孔中,由此在所述补偿阀芯的第一端处限定压力腔室并在所述补偿阀芯的第二端处限定阻尼腔 室,其中,预补偿道、预加载道、辅助供给通道和负载传感通道都通向所述内孔以使流体从所述预加载道流动到所述工作端口,所述辅助供给通道连接至所 述泵的出口 ,所述负载传感通道延伸进入到所有所述阀段且提供用来控制所述 泵的所述出口处压力的压力信号,第一孔将所述预补偿道连接至所述压力腔 室,而第二孔将所述负载传感通道连接至所述阻尼腔室,所述补偿阀芯具有第 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所述第一位置提供在所述预补偿道和所述预加载道之间的第一通路和在所述辅助供给通道和所述负载传感通道之间的第二 通路,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提供所述第一通路而不提供所述第二通路,在所述第三位置中既不提供所述第一通路也不提供所述第二通路;以及 主弹簧将所述补偿阀芯偏置到所述第三位置。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回阀, 流体通过所述止回阀从所述阻尼腔室流动到所述预补偿道。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压力补偿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载止 回阀,所述负载止回阀控制所述预加载道和所述工作端口之间的流体流动。
全文摘要
一种液压阀组件包括压力补偿阀,在该压力补偿阀中,补偿阀芯可滑动地接纳在内孔中。连接至测量孔的预补偿道、通向液压致动器的预加载道、辅助泵供给通道、以及负载传感通道都通向内孔。补偿阀芯响应于预补偿道和负载传感通道之间的压差来移动。该移动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预补偿道和预加载道之间的第一通路、以及辅助供给通道和负载传感通道之间的第二通路。控制这些通路可保持横跨测量孔的恒定压降并产生用来调节泵出口处压力的压力信号。
文档编号F15B11/16GK101482130SQ20091000296
公开日2009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9日
发明者A·S·派克, G·皮泊, J·格林伍德 申请人:胡斯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