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联动气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10743阅读:2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联动气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产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联动气缸。
背景技术
在制造行业中,自动化设备不断提升,气缸是工业设备中主要气动元件,它利用压缩空气推动活塞,使活塞杆产生运动而带动外部机械部件运行。气缸在单一动作的工序中能较好地完成相关作业,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完成一道加工工序的工艺,往往需采用多个气缸连续动作才能完成,故生产效率非常低下,而且多个气缸时常还会因不协调而产生撞车事故。同时在制造此类工序的设备时会有装配不便和设备加工精度低的缺陷。固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如何制造出适应多工序加工或多道控制工艺的气缸已成为业内研究的热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双联动气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联动气缸,包括短气缸和长气缸,所述短气缸与所述长气缸相连构成组合气缸。其中,所述短气缸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短前端盖和短后端盖;所述短气缸内设有套筒状的短活塞杆,所述短活塞杆伸出于短前端盖。其中,所述长气缸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长前端盖和长后端盖,所述长气缸内设有长活塞杆,所述长活塞杆一端伸出于长气缸的长后端盖,长活塞杆另一端伸出于长前端盖并穿过短活塞杆内腔后伸出于短前端盖。进一步地,所述短活塞杆和长活塞杆为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长活塞杆伸出于长后端盖的端部设有限位调节螺母。进一步地,所述短气缸的左侧设有短出气孔或短进气孔和短进气孔或短出气孔; 长气缸的左侧设有长出气孔或长进气孔和长进气孔或长出气孔。进一步地,所述短气缸上设有若干个短定位孔,所述长气缸上设有若干个长定位孔。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联动气缸,包括短气缸和长气缸,所述短气缸与所述长气缸相连构成组合气缸。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利用气压分别控制长活塞杆和短活塞杆伸缩功能,从而实现一套双动的连续动作,大大提高了气缸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加工精度高,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0013]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短气缸;11、短出气孔(短进气孔);12、短进气孔(短出气孔);13、短前端盖; 14、短后缸盖;15、短活塞杆;16、短活塞;17、短定位孔;2、长气缸;21、长出气孔(长进气孔);22、长进气孔(长出气孔);23、长前缸盖;24、长后缸盖;25、长活塞杆;26、长活塞; 27、长定位孔;3、限位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双联动气缸,包括短气缸I和长气缸2, 所述短气缸I与所述长气缸2相连构成组合气缸便是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其中,短气缸I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短前端盖13和短后端盖14 ;所述短气缸I内设有套筒状的短活塞杆15,所述短活塞杆15伸出于短前端盖13。其中,所述长气缸2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长前端盖23和长后端盖24,所述长气缸2 内设有长活塞杆25,所述长活塞杆25 —端伸出于长气缸2的长后端盖24,长活塞杆25另一端伸出于长前端盖23并穿过短活塞杆15内腔后伸出于短前端盖13。所述短活塞杆15和长活塞杆25为同轴设置。所述长活塞杆25伸出于长后端盖24的端部设有限位调节螺母3。所述短气缸I的左侧设有短出气孔或短进气孔11和短进气孔或短出气孔12 ;长气缸2的左侧设有长出气孔或长进气孔21和长进气孔或长出气孔22。所述短气缸I上设有若干个短定位孔17,所述长气缸2上设有若干个长定位孔27。具体的实例如图I所示,运用短气缸I的短定位孔17或长气缸2的长定位孔27将本产品固定于设备上。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工作原理是第一步,短气缸I短进气孔12接通工作气压; 长气缸2长进气孔22接通工作气压;第二步,短活塞16的上端内腔受气压使短活塞杆15 做下缩运动;长活塞26的上端内腔受气压使长活塞杆25做下缩运动,从而实现了一套双动下缩连续动作。同理,第一步,短气缸I短出气孔11接通工作气压;长气缸2长出气孔21 接通工作气压;第二步,短活塞16的下端内腔受气压使短活塞杆15做向伸运动;长活塞26 的下端内腔受气压使长活塞杆25做向伸运动,从而实现了一套双动向伸连续动作。用本实用新型对多工序加工或多道控制工艺时,不仅可以实现一套双动的连续动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本产品具有运行间隙短、动作协调、加工精度高的优点。另外,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联动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短气缸(I)和长气缸(2),所述短气缸(I)与所述长气缸(2)相连构成组合气缸。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联动气缸,其特征在于短气缸(I)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短前端盖(13)和短后端盖(14);所述短气缸(I)内设有套筒状的短活塞杆(15),所述短活塞杆(15)伸出于短前端盖(13)。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联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气缸(2)前后两端分别设有长前端盖(23)和长后端盖(24),所述长气缸(2)内设有长活塞杆(25),所述长活塞杆(25) —端伸出于长气缸(2)的长后端盖(24),长活塞杆(25)另一端伸出于长前端盖(23)并穿过短活塞杆(15)内腔后伸出于短前端盖(13)。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双联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活塞杆(15)和长活塞杆(25)为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联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活塞杆(25)伸出于长后端盖(24)的端部设有限位调节螺母(3)。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联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气缸(I)的左侧设有短出气孔或短进气孔(11)和短进气孔或短出气孔(12);长气缸(2)的左侧设有长出气孔或长进气孔(21)和长进气孔或长出气孔(22)。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联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气缸(I)上设有若干个短定位孔(17),所述长气缸(2)上设有若干个长定位孔(2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产品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联动气缸,包括短气缸和长气缸,所述短气缸与所述长气缸相连构成组合气缸。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利用气压分别控制长活塞杆和短活塞杆伸缩功能,从而实现一套双动的连续动作,大大提高了气缸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文档编号F15B15/08GK202451493SQ20122003219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30日
发明者丁学勤, 俞柿杰, 张丽, 董晓芬, 董绍永 申请人:董玉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