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摇式箱体双气缸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0787发布日期:2018-06-30 10:21阅读:952来源:国知局
手摇式箱体双气缸打气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类技术领域,特别是采用了双缸和手摇,大大提高了打气筒的打气效率。

2、

背景技术:

打气筒,是一种用于注入或补充各种轮胎和球类所需空气的工具。随着低碳出行的推进,人们节能减排的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行。也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骑行出游,倘若在路途远或郊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遇到车胎气不足等故障时,人们骑起来将会很痛苦,此时需要用打气筒才行。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打气筒还是传统的手压式打气筒,必须要一拉一压才完成了一个充气过程,造成打气效率低,费时费力。且传统的打气筒外形不规则,笨重等原因造成不便携带或存放。

3、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打气筒使用时费时费力,不便携带或存放等不足,本发明将传统的手压式打气改为手摇式打气,同时把它设计成长方体形,使其造型变得规则,有效地解决了上述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的把手压式改为手摇式,本发明巧妙应用了曲柄滑块机构,利用固定在传动轴上短连接杆转动带动活塞连接杆做往返运动,而且两短连接杆成一百八十度安装,以实现一气缸在打气状态,另一气缸在蓄气,由于传动轴的一端设有手柄,因此把传统的手压式改为了手摇式。

所述传动轴装置设计旨在把传动轴设计成半弓字形轴,从而在一根轴上实现两个曲柄滑块运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方案是:它采取了双气缸的结构,在传动轴上巧妙应用了曲柄滑块机构,使其能连续输出气体;同时在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手柄,以实现手摇;并且本发明打气筒还在气缸的左端安装了弹簧与活塞配合,当活塞打气工作时,与活塞链接的弹簧同时发生回弹效应,节省手摇手柄的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便,省时省力,造型规则,便于携带或存放,而且拆装方便,可连接不同类型的气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手摇式箱体双缸打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手摇式箱体双缸打气筒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手摇式箱体双缸打气筒使用流程图;

图中1、箱体2、端盖、3、锁扣18、手柄5、气门接口6、软导气管7、螺纹接口8、出气阀9、气缸10、弹簧11、进气阀12、打气活塞13、活塞连接杆14、短连接杆)15、传动轴承16、半弓字形传动轴

5、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手摇式箱体双缸打气筒,包括1、箱体2、端盖、3、锁扣18、手柄5、气门接口6、软导气管(软导气管一端有螺纹,另一端有气门接口)7、螺纹接口8、出气阀(出气阀一端有螺纹)9、气缸10、弹簧(安装在气缸和活塞之间)11、进气阀12、打气活塞13、活塞连接杆(两端分别于与活塞和短连接杆铰链连接)14、短连接杆(一端安装固定在半弓字形传动轴上,一端与活塞连杆铰链连接)15、传动轴承16、半弓字形传动轴(一端与轴承连接,另一端设有手柄)

实施例2:如图1、图2、图3所示,当车胎或各球类需要补气时,把软导气管气门口端接在车胎或球类的进气阀中,手摇手柄带动半弓字形传动轴转动,由于短连接杆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因此短连接杆随之转动,从而带动活塞连接杆跟活塞进行往复运动,进而把空气推进软导气管中,然后在输送进轮胎或球体中。

在气缸与活塞之间安装弹簧,当活塞打气工作时,与活塞链接的弹簧同时发生回弹效应,节省手摇手柄的时间与力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