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压缩机的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5469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天然气压缩机的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设备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天然气压缩机的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天然气压缩机消音结构,即在压缩机气缸上整体铸造成型的制冷剂流动通道及消音结构,其制造工艺复杂,加工难度大且其消音效果及其气缸结构的限制,对噪音控制的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然气压缩机的降噪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指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然气压缩机的降噪装置,包括:壳体本体,在壳体本体内竖向设置有将壳体本体形成的空间分割成左吸音腔室和右吸音腔室的第一吸音板,第一吸音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本体的顶壁和底壁;其中,

在左吸音腔室内对应于壳体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进气通道,以及,在左吸音腔室内设置有“z”形的第一换气管道和第一支撑住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住和第二支撑柱的底端分别支撑在壳体本体的底壁上,而第一支撑住和第二支撑柱的顶端分别支撑在第一换气管道的外壁上,第一换气管道的进气口靠近并正对进气通道,第一换气管道的出气口靠近并正对第一吸音板,在第一换气管道的外壁上通过导热硅胶粘结有散热片;

在右吸音腔室内横向设置有将右吸音腔室分割成上吸音腔室和下吸音腔室的第二吸音板,第二吸音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吸音板、壳体本体的侧壁固定;其中,

在下吸音腔室内设置有“L”形的第二换气管道和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的底端支撑在壳体本体的底壁上,而顶端支撑在第二换气管道的外壁上,第二换气管道的进气口靠近第一吸音板并正对第一换气管道的出气口;以及,

在上吸音腔室内设置有“L”形的第三换气管道和第四支撑柱,以及,在上吸音腔室内对应于壳体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出气通道,在壳体本体的侧壁上对应于出气通道的出口位置还设置有打开或关闭出气通道的盖体,第三换气管道的进气口靠近第二吸音板并正对第二换气管道的出气口,第三换气管道的出气口靠近并正对出气通道,第四支撑柱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第二吸音板和第三换气管道的外壁上。

另外,优选的结构是,在壳体本体的顶壁和底壁分别设置有限位槽,第一吸音板插在限位槽内。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第一吸音板上和上吸音腔室内对应于壳体本体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凸缘,第二吸音板固定在凸缘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换气通道与吸音板的配合能够有效地起到降噪的作用,可以将噪音降低至45分贝左右;

2、通过在换气通道上设置的散热片,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然气压缩机的降噪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壳体本体1、第一吸音板2、左吸音腔室3、进气通道4、第一换气管道5、第一支撑住6、上吸音腔室7、下吸音腔室8、第二吸音板9、第二支撑柱10、第二换气管道11、第三支撑柱12、第三换气管道13、第四支撑柱14、出气通道15、盖体16、限位槽17、散热片18、凸缘19。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天然气压缩机的降噪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然气压缩机的降噪装置,包括壳体本体1,在壳体本体1内竖向设置有第一吸音板2,第一吸音板2将壳体本体1形成的空间分割成左吸音腔室3和右吸音腔室,第一吸音板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壳体本体1的顶壁和底壁,参考图2,在壳体本体1的顶壁和底壁对应第一吸音板2的位置分别设置有限位槽17,第一吸音板2插在限位槽17内。

在左吸音腔室3内对应于壳体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进气通道4,以及,在左吸音腔室3内设置有“z”形的第一换气管道5、第一支撑住6和第二支撑柱10,第一支撑住6和第二支撑柱10的底端分别支撑在壳体本体1的底壁上,而第一支撑住6和第二支撑柱10的顶端分别支撑在第一换气管道5的外壁上,第一支撑住6和第二支撑柱10起到支撑第一换气管道5的作用。第一换气管道5的进气口靠近并正对进气通道4,第一换气管道5的出气口靠近并正对第一吸音板2,第一吸音板2能够起到降低的噪音作用,在第一换气管道5的外壁上通过导热硅胶粘结有散热片18,散热片18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散热片18也可以设置在其他的换气通道上,或设置在进气通道或出气通道上。

在右吸音腔室内横向设置有第二吸音板9,第二吸音板9将右吸音腔室分割成上吸音腔室7和下吸音腔室8,第二吸音板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吸音板2、壳体本体1的侧壁固定,具体地,在第一吸音板2上和上吸音腔室7内对应于壳体本体1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凸缘19,第二吸音板9固定在凸缘19上。

在下吸音腔室8内设置有“L”形的第二换气管道11和第三支撑柱12,第三支撑柱12的底端支撑在壳体本体1的底壁上,而第三支撑柱12的顶端支撑在第二换气管道11的外壁上,起到支撑第二换气管道11的作用,第二换气管道11的进气口靠近第一吸音板2并正对第一换气管道5的出气口。

在上吸音腔室7内设置有“L”形的第三换气管道13和第四支撑柱14,以及,在上吸音腔室7内对应于壳体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出气通道15,在壳体本体1的侧壁上对应于出气通道15的出口位置还设置有盖体16,盖体16用于打开或关闭出气通道15,第三换气管道13的进气口靠近第二吸音板9并正对第二换气管道11的出气口,第三换气管道13的出气口靠近并正对出气通道15,第四支撑柱14的两端分别支撑在第二吸音板9和第三换气管道13的外壁上,起到支撑第三换气管道13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