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潜水电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5564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排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潜水电泵。



背景技术:

目前的潜水电泵一般由电机和水泵组成,通常将电机绕组淹没在水中,这样可使电机绕组运行产生的热量通过电机外壳发散到水中,以达到冷却的目的。但是,采用这种冷却方式大大限制了该泵的运行环境,无法适用于低水位运行和其它非潜水的作业场合,从而不利于产品的安全运行和推广应用。并且在每次的维修或试运行时,增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增加了较多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水电泵,旨在解决传统潜水电泵冷却方式限制了潜水泵的运行环境,无法适用于低水位运行和其它非潜水的作业场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潜水电泵包括上帽、启动器、电缆、机筒、空冷器本体、水冷器本体、底座、泵组件、电机组件、扬水管组;

所述机筒包括外壁和内壁,所述的上帽、机筒及底座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电机组件安装在所述机筒内壁内部,所述泵组件安装在所述机筒底部,该泵组件在顶部与所述电机组件通过联轴器连接,该泵组件在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底座设置有进水室,进水室外设置有过滤笼,所述泵组件输出轴伸入所述进水室,在该泵组件的输出轴上安装叶轮,所述扬水管组件安装在所述进水室外侧;

所述启动器安装在上帽内部并与所述电机组件连接,所述电缆从上帽进入并与所述启动器连接;

所述上帽顶部设置有水冷接口和空冷接口,所述机筒的内壁和外壁之间的空腔内安装有空冷器本体和水冷器本体,空冷器本体与所述空冷接口对接,水冷器本体与所述水冷器本体对接。

进一步,所述空冷器本体的空冷进气口端安装有吸气风扇,所述水冷器本体的水冷进水口端安装有负压吸水泵。

进一步,所述空冷器本体和所述水冷器本体均为螺旋管状结构,该螺旋管状结构设置在所述内壁的外表面。

进一步,螺旋管状的空冷器本体和所述水冷器本体螺旋嵌合安装在一起,空冷器本体内气流方向相对于水冷器本体内水流方向逆向。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组件带动泵组件吸水,并通过扬水管组将水排出,机筒的外壁和内壁之间安装有螺旋状空冷器本体和水冷器本体,低水位运行和其它非潜水的作业场合时可以启动空冷器本体和水冷器本体从外部供冷却器和冷却水,内部的冷却水和冷却空气逆向流动,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潜水电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帽;2、启动器;3、电缆;4、机筒;4-1、外壁;4-2、内壁;5、空冷器本体;6、水冷器本体;7、底座;8、泵组件;9、电机组件;10、扬水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

一种潜水电泵,包括上帽1、启动器2、电缆3、机筒4、空冷器本体5、水冷器本体6、底座7、泵组件8、电机组件9、扬水管组10。

所述机筒包括外壁4-1和内壁4-2,所述的上帽1、机筒4及底座7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电机组件9安装在所述机筒内壁4-2内部,所述泵组件8安装在所述机筒4底部,该泵组件8在顶部与所述电机组件9通过联轴器连接,该泵组件8在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底座设置有进水室,进水室外设置有过滤笼,所述泵组件8输出轴伸入所述进水室,在该泵组件的输出轴上安装叶轮,所述扬水管10组件安装在所述进水室外侧。

所述启动器2安装在上帽1内部并与所述电机组件9连接,所述电缆3从上帽1进入并与所述启动器2连接。

所述上帽1顶部设置有水冷接口和空冷接口,所述机筒的内壁4-2和外壁4-1之间的空腔内安装有空冷器本体5和水冷器本体6,空冷器本体5与所述空冷接口对接,水冷器本体6与所述水冷器本体对接。

进一步,所述空冷器本体5的空冷进气口端安装有吸气风扇,所述水冷器本体6的水冷进水口端安装有负压吸水泵。

进一步,所述空冷器本体5和所述水冷器本体6均为螺旋管状结构,该螺旋管状结构设置在所述内壁的外表面。

进一步,螺旋管状的空冷器本体5和所述水冷器本体6螺旋嵌合安装在一起,空冷器本体5内气流方向相对于水冷器本体6内水流方向逆向。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组件9带动泵组件8吸水,并通过扬水管组10将水排出,机筒4的外壁4-1和内壁4-2之间安装有螺旋状空冷器本体5和水冷器本体6,低水位运行和其它非潜水的作业场合时可以启动空冷器本体5和水冷器本体5从外部供冷却器和冷却水,内部的冷却水和冷却空气逆向流动,冷却效果好。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